[Disarmament News] China's Military Establishment Completely Transforms from Soviet to U.S. Style
2023-07-07Ten Years of Sword Casting
2023-07-07 新加坡的反对党可能也是世界上唯一不以执政为目标的反对党。他们拉选票时最喜欢给出的理由是,多选几位反对党到国会中去,以便全面监督执政党。
新加坡执政党为何总能打赢选战
人民行动党又赢了。
事实上,新加坡大选的悬念从来就不在于人民行动党会不会赢,而是赢多少的问题。在9月11日的大选中,李显龙和人民行动党获得了一次让国际舆论看走眼的压倒性胜利:接近70%的总得票率,几乎比2011年大选高了10个百分点。
在2011年那次得票率创了新低的大选后,外界舆论倾向于将此视作人民行动党进入半衰期的标志,认为选票优势的逐渐减弱乃至最终变天只是时间问题。而人民行动党这一次胜利的最大意义或许在于,否认了上述所谓大趋势的存在。
在我们的思维定势中,选举政治似乎必然导致政党轮换。但至少从理论上而言,民主选举与一党执政并不矛盾。拿日本自民党来说,从1955年到1993年,自民党曾连续38年保持了一党执政的状态。 而在新加坡,算上此次的胜选,人民行动党则是创下了56年不间断执政的记录。
在民主制度的大框架之下,人民行动党在获得选举合法性的同时,为何总能赢得大选,造成了事实上的一党执政?
这肯定与选举舞弊无关,即使是最苛刻的西方观察家,也不会拿舞弊去指证人民行动党。人民行动党的一贯行为模式是,充分承认选举的合法性,然后用一系列“阳谋”尽量确保自己能打赢选战。
在人民行动党的必胜诀中,最没有戏剧性却最公正的一条应当是“人才战”了。李光耀曾有一句名言,“我们把最好的人才延揽进来,这样能使得反对党找不到杰出的人”。李光耀曾精心计算过本国的人才资源:在1950—1960这10年间,新加坡每年有5万到6万人出生,而其中高智商的只有千分之一,即50—60个。再加上意志、人格这道坎,新加坡每年能产生的潜在的顶尖政治人物也只有寥寥十几名而已,只要人民行动党尽最大努力把这些政治精英延揽到党内,剩给反对党的只有二三流人物了。《联合早报》甚至还就此发过一篇为执政党背书的评论,《反对党缺乏人才进入国会没有作为》。更何况,一流人才也不愿意加入反对党。一位反对党候选人曾说,他加入工人党时曾遭到妻子激烈反对,甚至以离婚来要挟。
如果说“人才战”还算得上光明正大的话,人民行动党其他一些必胜诀就很明显的具有“阳谋”性质了。比如,媒体的一边倒,新加坡的媒体虽不是“党媒”,但在历次大选中基本都是偏向人民行动党的,不仅为之鼓与呼,为执政党一方的候选人提供充分的正面报道机会,而且在反对党候选人出现一些状况时,往往舆论监督的特别起劲。 再比如,制定如突击大选这样的选举规则,虽然新加坡大选时间应当是5年一次,但人民行动党往往会选择对自己最有利的时间窗口提前进行大选,今年的时间就干脆选在建国50周年大庆之后, 让沉浸在爱国情绪的国民为执政党投上一票。不过,人民行动党受争议最大的应该是以下两种阳谋了。
第一,用法律“斩首”反对党的代表人物。这一手法应当算是大律师出身的李光耀首创,他回忆录中曾坦言:“有一件事是非做不可的,那就是跟指责我贪污或滥用职权的人直接对质。对于这样的指责,我向来都是正面迎战,从不闪避。”李光耀曾在法庭上无数次的毁掉了包括邓亮洪、戈麦斯和徐顺全等在内的反对党大佬的政治前途,成为了法庭上的常胜将军,以至于反对党都自嘲称:“每次大选都有一个反对党人士在政治上消失。” 有一位外国评论家这样评论:“在新加坡,通过法律程序迫使一些批评者破产,从而使他们退出政坛。使用诽谤罪起诉来搞倒政敌,是新加坡政界高层惯用的方式。”
2001年,民主党秘书长徐顺全在竞选期间,指责总理吴作栋和资政李光耀隐瞒国会、向印尼前总统苏哈托提供总值170亿新元贷款。很快,吴作栋和李光耀就向法院提起诉讼,指控徐顺全诽谤。法院作出判决,徐须分别向吴和李赔偿20万及30万新元。至2006年,徐顺全因未能付清款项而宣告破产,还因此入狱5周。
曾任职于BBC的新加坡“70后”媒体人李慧敏在新著《成长在李光耀时代》也写到了新加坡独立以来的第一个反对党议员惹耶勒南的经历。惹耶勒南是新加坡有名的律师,但自从加入了反对党之后,经历了多次被李光耀以诽谤为理由起诉的官司,不仅家财耗尽,和徐顺全一样宣告破产,还被指控做假账,伪造工人党账目,结果被判坐牢一个月,并失去了国会议员资格。 李光耀曾公开说过,要惹耶勒南趴着过来,跪着向他求饶。
第二,用组屋(新加坡的福利房)翻新来“捆绑”大选。在选举中,人民行动党在某区胜出,那个这个选区就有资格进行组屋翻新,得票率越高翻新的越早,反之,在失败的选区,则短期内就别想获得这项政府福利了。李光耀一向都喜欢说那种非常具有刺激性的大实话:“如果你有意和政府玩有游戏,你其实是在和自己、自己的家庭和房子的价值玩游戏。”
在外界看来,这是明显带有“利诱”加“恫吓”的选举策略。1996年12月,美国国务院发言人在回答记者提问时,批评了人民行动党将选票与组屋翻新挂钩的做法。第二天,吴作栋总理就召开新闻发布会,对美国的言论作出了强烈反击,认为美国在干涉新加坡内政。吴作栋强调,“这是新加坡全民一心坚决抗拒外国不合理攻击的时刻,如果我们没有坚定的立场, 像新加坡这样的小国将任人摆布,我们的前途将会完蛋”。最后美国竟然服软,发表声明没有干预新加坡选举的意图。
针对反对党利用美国人的质疑来攻击人民行动党,吴作栋在选举大会上公开批评徐顺全是“秦桧”,如果徐顺全继续帮助外国人批评新加坡的话,总有一天也会被新加坡人民称为“油炸徐”。
对于人民行动党这些有争议的选举阳谋,新加坡民众可能是非常淡漠的。背后的关键问题在于,新加坡主流民意对于选举的态度从来就无意于实现政党轮换,让人民行动党下台,而是“利用”选票“敲打”“吓唬”执政党,希望国家多一些反对的声音来制衡监督执政党。反对党得到支持的多寡,往往只是执政党政策在民众心中满意度的晴雨表罢了。新加坡媒体人李慧敏就曾说到,一些朋友平日里热衷于批评执政党,声称在大选中要投票给反对党,可一旦大选真的来了,还是不敢冒变天的风险,乖乖的把票投给了执政党。
最好笑的是,新加坡的反对党可能也是世界上唯一不以执政为目标的反对党。他们拉选票时最喜欢给出的理由是,多选几位反对党到国会中去,以便全面监督执政党。
沐浴在此种“敲打”式的选举政治中,人民行动党的一党执政大业应会长久的延续下去。新加坡选民也辛苦了,一面要敲打执政党以免不把民意当回事,一面又担心敲打过甚一命呜呼。而反对党的存在,就好像一位妻子经常会提醒老公,外面经常有男性向她献殷勤,时刻让老公保持讨好献媚的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