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ppiness Next Stop: Xu Jing'an
2023-07-07Why hot money speculates on Pu'er tea
2023-07-07对于白俄罗斯的首都明斯克来说.13日的空气注定凝重。该市将以 “哀悼曰”的方式祭奠两天前“十月”地铁爆炸中的死难者。然而,更令白俄罗斯神伤的是,这枚炸弹也将该国“安全天堂”的骄傲炸得粉碎。与遭遇“9·11”袭击前的美国一样,白俄罗斯独立21年来从未有平民在类似袭击中丧生。“谁能从破坏我们国家的稳定中获利?谁在背后策划了这一切?”该国总统卢卡申科急于知道答案。但让整个世界都跟着头晕的是,似乎人人都是作答者:白俄当局怀疑有外国势力阴影,反对派指责政府以此渔利,西方则猜测当局阴谋打压反对派。中国反恐专家李伟12日对说,这让这场恐怖袭击变成白俄版的“杀人游戏”——大家都在猜谁是凶手,而真正的凶手努力打消别人的怀疑。但因为参与者都从自己获益最大化的角度乱猜,这次爆炸可能成为永远找不到凶手的无头案。
白俄史上最大恐怖袭击
“当爆炸事件时不时震动俄罗斯、中东乃至欧洲时,白俄罗斯一直颇为自豪地指出,他们的国家是安全天堂。但这一切在ll日发生了改变。”据白俄媒体报道,当地时间18时左右,位于首都明斯克市中心的“十月”地铁站发生爆炸。一名乘客对英国《每日电讯报》描述说:“爆炸声并不大,听上去像开启香槟瓶盖。但随之而来的爆炸波将玻璃震得粉碎,浓烟很快到处弥漫。一些人在尖叫,一些人在痛哭。”
“欧盟观察者”网站12日称,与遭遇“9·11”袭击前的美国一样,白俄独立21年来从未有平民在类似袭击中丧生。这是白俄历史上最大的恐怖袭击事件,也是该国首都首次面临类似威胁。对于白俄当局来说,这是比可怕的经济数据和外国制裁都更为糟糕的消息。德国《时代》周报12日形容“爆炸让明斯克瞬间如同死城,震撼深入骨髓”。
据俄罗斯《观点报》12日报道,白俄官方初步调查结果显示,爆炸物放在地铁站台的长凳下面,并在一辆列车进站停靠时被引爆。爆炸威力相当于5 公斤至7公斤TNT当量,地面被炸出一个直径80厘米的大坑。爆炸物内填有钉子和钢珠,显然是为了增加杀伤力。爆炸发生时正值下班高峰,地铁内有超过300人。截至目前,已有12人在此次事件中丧生,200人受伤。
爆炸让早已习惯社会平静的白俄罗斯“极为震惊”。白俄紧急状态部和救护人员3分钟后就赶到现场,2小时后,总统卢卡申科也来到爆炸地点献花默哀。明斯克市政府宣布13日为哀悼日。白俄女大学生卡达琳娜·阿尔冬斯卡娅对俄《独立报》说: “我每天都要几次经过这个地方,现在这里到处是血迹和建筑残骇。明斯克的空气中充满焦躁。”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副教授基里尔·科克德什评论称,在货币贬值、食品价格大幅上涨之后,爆炸无疑将白俄罗斯这枚螺丝拧得更紧。
白俄总检察院11日晚将这起地铁爆炸案定性为恐怖袭击。12日,内政部公布了男性嫌犯的照片进行通缉,并逮捕3人。法国《新观察家报》认为,爆炸袭击的重要目标是十月广场,因为这里距卢卡申科的总统府和他常举行重要活动的共和国宫音乐厅仅几百米。
“恐怖爆炸发生后,谁是凶手总是人们最急于破解的问题,但明斯克爆炸留下的悬念远大于其他恐怖袭击。因为莫斯科发生爆炸,人们会第一时间想到北高加索反叛武装:纽约或伦敦遭遇袭击,人们会想到‘基地’组织;但在白俄这样一个没有恐怖袭击历史的国家,没有一个清晰的危机源供人指认。”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反恐问题专家李伟12日对记者说。
卢卡申科在爆炸发生后召开紧急会议时表示,这次事件也许是2008年发生的爆炸链条上的一环。据俄国际文传电讯社12日报道,当时一枚自制爆炸装置在卢卡申科参加庆祝活动时爆炸,但没有人员死亡。之后,他要求采集全国所有成年男性指纹也未能查出凶手。俄总统梅德韦杰夫11日在电话中表达了对白俄罗斯的慰问.并在12日派出联邦安全局专家赴明斯克参与调查。
白俄罗斯版“杀人游戏”
“谁能从破坏我们国家的稳定中获利?谁在背后策划了这一切?我不排除是外国势力给我们送上这份礼物,也要分析国内因素。他们不让我们过平静的生活,但他们到底是谁?”在卢卡申科 11日抛出这一连串疑问后,世界舆论给出了五花八门的答案。
美国《洛杉矾时报》12日分析说,卢卡申科是在指责西方资助反对派。去年底的白俄总统大选刚结束,一场“十几年来最大规模”的抗议活动就在首都明斯克爆发。反对派高喊反卢卡申科的口号,试图占领政府大楼。卢卡申科在事后的记者会上不满地说:“说不定哪天早上一觉醒来,我们就发现自己的国家已经大变样了。”这次,他再次将地铁爆炸形容为对白俄的“严峻挑战”。
这样的担心似乎不无道理。美国合众社援引该国参议员约翰·克里的话说,华盛顿没有忘记白俄罗斯这个“欧洲最后的独裁政权”需要民主改革。德国《科隆城市导报》题为“苏丹式的白俄罗斯”的文章称,明斯克看起来是个现代化城市,但其实不是。它就像被卷进时空隧道,卢卡申科就是扭曲时空者。后者连任4届总统,执政超过16年。也许这次爆炸是白俄迈出的第一步。据美国彭博社1t日报道,今年2月卢卞申科在谈到突尼斯和埃及局势时曾说,如果白俄也有人想搞那一套,这里将变成“另一个车臣”。
白俄著名记者米哈利琴科在国家电视台评论地铁爆炸事件时表示,当今世界很多恐怖袭击的深层原因是宗教对立,但白俄没有这种矛盾,依稀可见的是政治对抗的影子。俄政治局势分析中心副主任萨季洛夫称,爆炸针对卢卡申科个人及其政权,因为这会严重损害他的形象,从而拉低其在民众中的支持率。
然而,法国欧洲一台认为,这是卢卡申科打击反对派的阴谋,他将借此大做文章。据国际文传电讯社报道,已感觉事态不妙的反对派政党白俄罗斯人民阵线12日发表声明,呼吁当局不要将此事当成新一轮政治清洗的借口。同时反对派也没忘“反咬一口”。该组织领导人米利基维奇表示,爆炸是那些为己牟利的人所为,他们希望国家处于紧急状态,以让白俄远离西方,并抹黑反对派。
据俄《独立报》报道,还有专家怀疑这是白俄情报机构“自导自演”,以此作为加强对社会、特别是对反对派监督的理由。俄罗斯政治家斯维亚坚科表示,目前白俄面临严重的经济困难,政治局势不稳,此次恐怖袭击还能将民众注意力从对国家经济问题的不满上引开。美国彭博社称,一些在推特和博客上留言的白俄罗斯人甚至觉得这是国内安全部门的内斗,要不然就是还有更复杂的阴谋。
对此,反恐问题专家李伟对分析说,各方都想把住“后恐怖袭击”政治走向的方向盘,使之驶向于己有利的方向。这让这场恐怖袭击变成一种国际政治领域的“杀人游戏”,所有参与者都指认别人是凶手,同时努力排除外界对自己的怀疑。但白俄版“杀人游戏”的特殊之处在于,很可能包括政府、反对派、西方在内的所有游戏参与者都不是真凶,因为一个对社会不满的个体就足以制造这次爆炸。这种从自己获益最大化角度进行的胡乱猜测,有可能让此次爆炸成为永远找不到凶手的无头案。
据俄新社12日报道称,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谴责明斯克地铁爆炸事件,并向遇难者及其家属表示哀悼。他说:“不论出于何种动机,都不构成使用暴力手段的理由。”
从莫斯科去明斯克,像从北京去哈尔滨一样简单
英国《卫报》的一篇评论文章抱怨称,报道白俄罗斯的情况非常困难,因为大家不知道干吗非要去地图上找到这么个国家在哪,也不清楚关注它到底有什么用。这种看不顺眼的不满情绪一直主导若西方对白俄的态度。就像美国news -chief网站所说,西方眼中的“卢卡申科是个脑筋不转弯的苏共式人物”,被美国前总统小布什称为“欧洲最后一个独裁者”,无耻地继续保留克格勃,甚至连名字都不换。
现在,中东的“阿拉伯之春”让西方想起这里。加拿大人权和民主理事会主席奥雷尔·布劳恩等人II日在《国家邮报》上呼吁,世界不应该忘记欧洲东部的这个角落,但俄罗斯是个障碍,虽然普京曾与卢卡申科公开争执,俄电视台也播出爆炸性访谈节目,曝光卢卡申科的暗杀队,但俄罗斯更担心白俄罗斯与西方为伍,同美I 国和欧洲结盟。
北京外国语大学俄语学院教授戴桂菊12日对记者说,在全球政治舞台上,白俄罗斯算不上重要国家,但它是独联体国家中与俄罗斯一体化水平最高的“联盟国家”,从俄罗斯去明斯克,就像从北京去哈尔滨一样简单。目前,白俄罗斯与乌克兰共同构建了俄罗斯抵御北约东扩的屏障,也正因如此,俄罗斯多年来甘愿做白俄的输血者。这是白俄罗斯经济稳定的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