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u Xun's "master" is gone.
2023-07-07Happiness Dialogue No. 2 Happy Guangdong: The Marching Call for China's New Reforms
2023-07-07蓝毗尼中华寺迎来新方丈
从尼泊尔往西南方向行走,到达与印度交界的地方,我们就到了目的地——蓝毗尼。蓝毗尼是梵文“可爱”的意思,中华寺就坐落在“可爱”的迷人风景中。
2011年3月29日,来自中国以及世界各地的诸山长老、高僧大德、护法居士,以及尼泊尔当地居民数千余人齐聚此地,隆重举行印顺大和尚荣膺中华寺方丈晋院升座法会暨上客堂奠基庆典活动。
上午9时,升座法会在佛教乐声中拉开帷幕,中华寺监院带寺内众僧拈香三拜,引领印顺大和尚与众人入寺。寺院山门前,藏传佛教代表雍和宫住持胡雪峰向印顺大和尚敬献哈达,
南传佛教总主持祜巴龙庄勐活佛向印顺大和尚献钵,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妙江法师、纯一法师、正慈法师代表汉传佛教分别向印顺大和尚送上如意、拂尘、锡杖……。
印顺大和尚躬身行礼,卓杖唱偈,大喝一声“进!”山门訇然洞开,钟鼓齐鸣,花雨缤纷。中华寺前任方丈怀善大和尚走上前来为其挂珠。印顺大和尚循序拈香参拜弥勒殿、韦陀殿,宣说法语。
印顺大和尚进入法堂,中国佛教协会会长传印长老为印顺大和尚送座,并寄语:“一佛出世,千佛护持,印顺升座,道场增辉。”升座法会达到高潮。升座法会圆满结束之后,在中华寺西院举行了上客堂奠基典礼。中外嘉宾和信众挥锹铲土为上客堂建设工程奠基。
[补白] 方丈升座庆典程序
(各殿堂说法法语可以灵活应用)
一、鸣钟三下,接板集众
二、诸师大众两序云集,披衣持具到山门口夹道等候
三、方丈到山门时,钟鼓齐鸣,为首者(即监院)向方丈问讯云:恭请方丈,慈悲!慈悲!
四、方丈到山门前说法:四海尊崇第一山,洪波白云任往还。今日指点回家路,万姓同登般若船。(卓杖云)净地何须扫,空门不用关。
五、弥勒殿说法:大肚皮里纳乾坤,接张待李喜融融。抛却无边烦恼障,祥和永驻普陀宫。
六、韦驮菩萨前说法:金刚正眼烁大千,凌然浩气炳威严。永镇山门绝非虞,法运昌隆亿万年。
七、大雄宝殿:
方丈到大殿门前,持具站立,维那鸣引磬一下,钟鼓停止,送位老和尚迎上去将方丈具接过来,方丈进大殿,送位老和尚站拜垫东边,方丈站拜垫西边,两人对面一举,送位老和尚将具放在拜垫上,两人齐向佛一问讯,又对面合掌,送位老和尚退出大殿,方丈合掌说法:……说毕礼佛三拜。
八、祖师殿说法:巍巍祖师堂,历历祖师心。我今虔顶礼,效法祖师行。
九、伽蓝殿说法:护法安僧赖铁肩,端为众生守福田。二六时中无别念,海众安和学圣贤。
十、地藏殿说法:
十一、观音阁说法:法身清净若虚空,应现随机各不同。稽首大悲观自在,反闻闻性证圆通。
十二、钟鼓齐鸣到法堂:
方丈持具向送座老和尚一问讯,送座老和尚接具后同方丈上法座(方丈站东边)二人对面一举,送座老和尚将具放在法座中心,二人对面问讯,并祝愿云:恭祝和尚 道躬清吉 福慧增长 绍隆佛种 利乐有情
方丈答云:依教奉行 将此身心奉尘刹土 是则名为报佛恩
送座老和尚复位站在西首 维那师起腔唱炉香赞
方丈下座拈香三拜随即升座 侍者跟上分立两旁
僧值师出位问讯 展具 唱香云盖三遍三拜
方丈就座 香云盖三秉拂
方丈拈香云:
此一瓣香:先天地而有 超日月之光 爇向炉中 专申供养十方常住三宝 西天东土历代祖师 天下宏宗演教诸大善知识 伏愿慈光注照 佛日增辉 fa轮常转 山门清净 海众安和
此一瓣香:根盘三际 叶茂十方 爇向炉中 诚心祝愿:世界和平 祖国统一 国运昌隆 人民安乐
此一瓣香:戒定薰修 力用具足 爇向炉中 祝愿光临法会的诸山长老 各位领导 各位来宾 同参大众 护法居士 身体健康 万事如意
此一瓣香:收来微尘 普熏法界 专申供养本寺开山祖师 历代中兴老和尚 慈光摄照 法力护持之恩 再申供养本人剃度恩师上某下某老和尚 授法恩师上某下某老和尚 教养厚德以 酬法浮之恩 本寺前辈耆旧长老愿报成就之德
大众一起向上排班 展具 顶礼方丈三拜 方丈下座三拜
维那唱:法筵龙象众志 当知第一义 谛观法王法 法王法如是
十三、侍者送方丈入丈室
回向:升座功德殊胜行……
方丈卓杖云:入先德之堂 登祖师之座 宣佛陀之教 证菩提之道
十四、维那向在会的法师 居士致谢……
诸山长老 法师 请到天王殿门口合影(法会圆满成功)
(资料来源:慧海佛教资源库)
佛祖诞生在这里的婆罗双树下
今天的蓝毗尼是个不大的村庄,是森林中的王国,风光宜人的旅游胜地。然而在3000年前,这里是古代天臂国善觉王夫人兰毗尼的花园。传说公元633年,尼泊尔阴历正月的望日,北天竺迦毗罗卫国净饭王的妻子玛雅黛维,在回娘家的路上来到蓝毗尼花园,在一株巨大的娑罗双树下休息时生下了悉达多·乔达摩,即佛祖释迦牟尼。至今,这里还有一座玛雅黛维女神庙(也称摩诃摩耶夫人庙),庙旁数十米的方形水池,明澈如镜,相传是女神沐浴和释迦牟尼幼年时代洗澡的地方,池边长着一棵树干粗大的娑罗双树……。
据佛经记载,佛祖在29岁之前过着无忧无虑的王子生活,29岁时突然被人世间生、老、病、死等诸多苦恼困扰,遂舍弃荣华富贵出家苦修。35岁在菩提树下悟道,开创佛教弘法40余年,后来在拘尸那迦城示现涅槃。
当时佛教在印度有着广泛的影响力,不断有仰慕者到蓝毗尼朝圣。印度孔雀王朝阿育王就是一位虔诚的佛教徒。公元前251年,也就是佛陀涅槃二百多年后,阿育王与其戒师优婆掘多等来蓝毗尼巡拜佛迹,建石柱纪念。石柱上刻有阿育王的敕文,内容是:「天爱喜见王即阿育王于灌顶即位的第20年,亲自来蓝毗尼恭敬礼拜」。证实此处确为佛陀诞生之地,并敕令于此雕凿竖立巨大石柱,用石栏围护。据考古研究;最初建成的阿育王石柱总高约13米,埋入地下2米多,柱顶近3米,中间柱身7米多,周长2米多。柱顶由三部分组成,最下部与柱身连接处为圆柱体,四周雕有条状花瓣;中间为正方体,四周也雕有花纹;顶部雕有一匹马。
公元403年,中国高僧法显到蓝毗尼朝圣,当时的蓝毗尼周围多是荒地。《法显传》云:“城东(舍卫城)五十里有王园,园名论民。夫人入池洗浴,出池北岸二十步,举手攀树枝东向生太子。太子堕地行七步,二龙王浴太子。身浴处遂作井,及上洗浴池,今众僧常取饮之。”
公元636年,中国高僧玄奘法师来到蓝毗尼圣地。他当时在蓝毗尼见过娑罗双树和摩耶夫人沐浴过的水池,更重要的是他还见过阿育王石柱以及石柱上所刻文字,只是石柱的顶部断了一部分。《大唐西域记》第六卷记载道:“至腊伐尼林,有释种浴池,清澄皎镜,杂华弥漫。其北二十四五步,有无忧花树,今已枯悴,菩萨诞灵之处。”
公元十二三世纪,曾有一些藏传佛教徒来蓝毗尼朝圣。当时尼泊尔西部国王RipuMalla率大臣等也来到蓝毗尼朝礼。他们也见过阿育王石柱、佛陀诞生处的无忧树和摩耶夫人沐浴过的水池。但此时的蓝毗尼,印度教的色彩已很浓厚。
十五个国家在这里建庙
1896年,德国著名考古学家费约赫尔发现了阿育王石柱,并经多位专家考证,证实蓝毗尼就是佛祖的诞生地。在蓝毗尼园内有摩耶夫人庙,内有释迦太子诞生浮雕,人物轮廓尚可辨认。此后,蓝毗尼被联合国教文组织定为世界重要历史文化遗产。
联合国开发署和尼泊尔国王多次协商,重新竖起阿育王石柱,1970年和尼国政府一起成立了蓝毗尼开发委员会,其总部设在联合国,分部设在加德满都。其会员国以亚洲国家为主。1984年“世佛联会议”在科伦坡举行,尼泊尔前国王秘书、世佛联副主席、尼国佛教复兴会会长洛克达山先生提请中国帮助复兴蓝毗尼圣地。同年12月,联合国开发署驻华代表专程访问中国佛教协会,请求中国参加开发蓝毗尼国际委员会。
中国在历史上佛教盛行,大德高僧辈出。为报答佛恩,弘扬佛法,1986年在加德满都召开的15届世佛联大会上,班禅大师代表中国承诺在蓝毗尼建立一座中国寺院。其后赵朴初会长定名为“中华寺”。1996年12月1日是发现阿育王石柱一百周年纪念日,中华寺在蓝毗尼举行奠基仪式。中华寺既有皇家宫殿的富丽堂皇,又有中国梵刹清净道场风貌。2000年5月,中华寺的建造者、高僧怀善法师升座中华寺首任方丈……。
蓝毗尼寺庙院区分东院、西院。西寺院区内为大乘佛教,以摩耶夫人祠北侧的长明火为起点,沿池塘西岸的土路一直到僧人国际冥思中心为止。往北,一条土路转向西边,通往Drubgyud Choling Gompa,该寺是由来自新加坡和尼泊尔的佛教徒于2001年共同修建的。寺内墙上的图案十分精美。一条小路朝南通往式样独特的Manang Samaj Gompa,它是由尼泊尔北部的佛教徒建造的灵骨塔。再往西就是蓝毗尼最豪华壮观的中华寺。这个寺院与北京紫禁城神似,大门两边排列着儒家圣人塑像,将中国文化元素巧妙地溶进佛教建筑中。路北侧的韩国韩国寺比他大一倍,即使如此,也难以遮掩他的王者气象。
在这里,面积最大的是韩国、日本、缅甸、泰国、德国,是中华寺的两倍。每座都独具风格,佛教流派在建筑上争奇斗妍。中华寺佛寺北侧是越南PhatQuocTu寺,这个佛塔状的寺庙非常美丽,房顶的龙形图案生机勃勃。附近有一片新修的佛塔和寺院,它们是奥地利的Geden国际基金会资助修建的。蒙古国和不丹政府也有计划在此修建寺院。继续向北,那里有另一片大乘佛教寺院。德国度母基金会修建的GreatDrigungKagyud莲花佛塔,相当豪华,大殿的穹顶上有佛教壁画。德国寺后面是由日本巢居基金会修建的藏式寺院巢居寺。隔壁是法国佛教徒修建的LinhSon寺。
小乘佛教寺院都在东寺院区。路况较差,不如西寺院区繁华,许多寺院是木质的。泰国皇家佛寺距离池塘北侧很近,是一个由白色大理石建成的泰式寺院,很有气势。旁边的MahamayaVishwaShanti佛寺则朴素得多,它是由日本佛教徒和印度Mahabodhi协会共同修建的。向南转个弯儿就到了缅甸金佛寺,它是这里最古老的建筑之一,里面有三座殿,其中令人印象最深的是房顶为一个玉米穗形状的塔的那一座。不远处是一个缅甸南部风格的镀金大佛塔,设计灵感来源于仰光的大金塔。佛塔后面是朴素的Gautami尼姑庵,整个寺院区只有这一家尼姑庵。路对面是小乘佛教徒的僧人国际冥想中心。沿着小路再往南就到了斯里兰卡佛寺。从这里向南步行片刻就能回到长明火处,中途经过刻有藏文的钟楼。
补白:印顺大和尚语录
☆ 你对这种环境有一种很熟悉、很亲切的感觉,你甚至对整个的经文又有一个完全重新的一个理解和认识,它把原本深奥的、高不可测的甚至一些是我们没有办法去领悟的东西,一下子接近了。它原来就是我们的生命,就是我们的生活,是我们每个人本来具足的一种智慧,它就是我们本来一种正常生活的状态和方式,让我们一下子就对佛陀那种敬意、那种亲近、那种欢喜、那种自在的心一下就升起来了。
☆当时中国政府想让我们建一个有中国标志的一个建筑,给它起个名叫“中华寺”,就交给尼泊尔政府让他们来管就好了。没想到尼泊尔政府说,不行。你们要我们自己来管,因为当时我们没有想到让自己来管,没想到派人来管理,所以说当时住房(包括厨房)很多生活的配套设施没有跟上去。
☆我升座以后,我们尽快地能够把僧寮和客房都能够赶快建起来,给我们所有到尼泊尔中华寺,所有到尼泊尔朝圣的人有一个身心的家园,希望他们可以静静地在这里,能够悟入佛的世界,能够和佛陀融入一起,得大智慧,得大解脱,得大自在。
☆跟着我们的僧寮、客房建好之后,我们准备在这传一坛戒,我们在佛陀的故乡,把我们汉传佛教的三坛大戒搬到这里来传一次,不光让中国人可以在这儿受戒,也让世界各地人都可以来这里受汉传佛教的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