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difficult claims of a disabled person
2023-07-07London Olympics welcome Chinese elements
2023-07-07中国佛教协会名誉会长、当代佛教界德高望重的本焕长老,于2012年4月2日凌晨在深圳弘法寺安详示寂,世寿一百零六岁。天地含悲,祗树凋落。他是当代中国佛教著名高僧、佛门泰斗、禅门尊宿,1907年生于湖北武汉新洲,亲历晚清、民国和新中国,是见证三个朝代的世纪老人。
本焕长老,俗姓张,名志山,祖籍湖北省武汉市新洲区李集西张湾村。是南禅临济法派第四十四代传人。曾任广州光孝寺、深圳弘法寺、南雄莲开净寺、韶关丹霞山别传寺、南雄大雄禅寺、武汉新洲报恩寺、浠水县斗方寺、湖北黄梅县四祖寺等方丈主持。为中国佛教协会咨议委员会主席、湖北省佛教协会名誉会长、深圳市佛教协会会长、韶关市佛教协会名誉会长。曾当选为广东省政协委员、深圳市政协二届委员和广仁化县东省广仁化县政协副主席。
本焕长老出家80余年,有着不平凡的人生经历,有过非常坎坷的修行生涯。他矢志不移,信仰弥坚、解行相应、为法忘躯、庄严国土、利乐有情,始终践行“不为自己求安乐,但愿众生得离苦”的修行准则,高树法幢,弘法利生,他为发展中国佛教事业,为构建和谐社会作出了重大贡献,受到了党和政府的高度评价,是中国佛教界爱国爱教的光辉典范,是党和政府肝胆相照的亲密朋友,是深受海内外佛教信众无比崇敬与爱戴的禅门尊宿。
本焕长老一生匡扶道风不遗余力,爱国爱教无怨无悔,弘法利生永不疲倦,救度含灵无量无边。修行80余载,布道20余国,皈依弟子200余万人,法嗣弟子近千人,广衍南宗,花开天下,甘露法雨遍洒环球,辉煌德业普泽四海,实乃当之无愧之佛门泰斗,名副其实之人间菩萨。
佛家特别崇尚上报四恩—-报国家恩、报众生恩、报父母恩、报佛恩,作为一名有修行的出家人,本焕长老始终不忘佛陀的这一慈训。我们这期专栏将从本焕长老的身平、语录、功德、长寿秘诀、以及毕生的夙愿等全方位地介绍,让全世界众多的人们崇尚弘扬佛法、慈悲济世、广化众生、造福社会。
一、本焕长老生平大事记
◆1907年9月21日,本焕长老出生于湖北省武汉市新洲区西张湾村一户姓张的农民家中。家境贫寒,惟具慧根,勤奋好学,年仅12岁就读完了四书五经。后到武昌当印刷徒工,不久又到新洲仓子埠当杂货店学徒。因当时政府腐败,外侮内患,社会动荡,民不聊生。本焕长老深感世事无常,渐萌脱俗之念。常到仓子埠报恩寺,听传圣老法师讲经说法,随立志潜心向佛,追求人生真谛。
◆1930年1月15日,本焕长老二十岁,胜缘成熟,毅然割爱出家,投报恩寺礼传圣老法师披剃出家,赐法名本幻。从此过着芒鞋布衣,刻苦修行的生涯。
◆1930年4月8日,传圣法师念其专心苦修,为令其早成正果,破例送他到武昌宝通寺礼持松大和尚圆受具戒。从此清静自修,广利在情。
◆1930年7月,本焕长老为深入修行,前往江苏省扬州高旻寺参拜来果老和尚为依止师。
◆1934年,本焕长老参加打八个禅七后,又连续打五个生死七,九十一个日日夜夜,禅坐静思坚持不倒单。为防止倒单,他仿效古人“头悬梁”的办法,用绳子一头套于下巴,一头系在梁上,苦修禅法,深得来果老和尚赞许,相续以任维那、后堂等职,成为高旻寺最年轻的执事。
◆1937年1月,本焕长老发愿赴山西五台山文殊菩萨道场参学精进。从扬州经武汉乘火车至河北定县,从定县到五台山下,全长300余公里,他坚持三步一拜,栉风沐雨,日行三华里,历时四个半月到达五台山,继而又三步一拜朝完五个台顶,行程400余华里,历时三个多月,双脚起肿,膝盖上跪出层层厚茧,但心中充满欢喜。后于五台山碧山寺(又名广济茅蓬)落脚修行。
◆1939年4月8日,本焕老和尚三十二岁,在碧山寺与寿冶、法度、因修、净如等师兄弟,同时接广慧老和尚的法,继承临济法派,续佛慧命。在这年,担任碧山寺的监院,管理寺务。
◆1941年,抗日战争时期,五台山已是八路军抗日游击区,本焕老和尚坚决拥护八路军救国救民的抗日方针,支持八路军的抗日活动。有一次,八路军里有一个营长在执行任务时,被日军发现紧追不舍,情况十分紧急,本焕老和尚果断的将该营长藏于寺内,自己不顾生命安危,与日军周旋,巧妙的支走了日军,事后得到了八路军的赞扬。
◆1942年10月-1945年7月,本焕长老在五台山栖贤寺闭关3年,阅读大藏经等100余卷并连续放焰口一千台,超度抗日阵亡将士。
◆1946年,本焕长老至山西萌县净土寺结夏安居,在这时又刺舌根血为墨,先后抄写完了《楞严经》10卷,《地藏经》3卷和《普贤行愿品》等19卷经文,共20余万字血经,夜间连续放焰口百台。至今保存一卷5952字的《大方广佛华严经普贤菩萨行愿品》,并奉为日课,现虽已百岁有四,仍坚持朝晚必读数遍,令人敬仰。
◆1947年3月,为保护现存于五台山藏宝楼中的珍贵文物—华严经字塔,本焕长老在五台山苦修10年后离开碧山寺,经北京、天津,将华严经字塔送上海碧山寺下院,交与寿冶、法度两位师兄手中保存。
◆1948年1月,本焕长老因母病危,由上海回湖北新洲报恩寺。一方面侍母汤药,一方面在报恩寺放一百台焰口,为母亲消灾延寿。母亲去世后,就在母亲坟旁搭一灵堂,燃臂为烛,日夜诵《地藏菩萨本愿经》,守孝49天。
◆1948年7月,本焕长老应中国近代高僧虚云老和尚邀请来到广东省的韶关南华寺,南华寺是六祖慧能弘扬“南宗禅法”的道场,向有“祖庭”之称。本焕长老接法于虚云宗下,成为临济宗第44代传人。虚云老和尚将“本幻”改为“本焕”。
◆1949年4月8日,本焕长老升任南华寺方丈,时年111岁高龄的虚云老和尚由云门寺步行百里来为之送座。
◆1958年7月,本焕长老不幸蒙冤入狱,由此却令他避开了“文革”的浩劫,而在狱中他仍然能坚持不懈地修持。如昔憨山大师岭南充军,虽脱却袈裟,禅心依然未减,诚为修行者的楷模。
◆1980年3月,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本焕长老的冤案得到彻底平反,终于告别铁窗重归山门。此时本焕长老已是73岁的古稀高龄。
◆1980年,仁化县政府礼请本焕长老到该县丹霞山恢复别传寺。别传寺创建于明末(1663年),兴于清初,毁于民国。本焕长老来到丹霞山后,面对一片残垣断壁,佛像被毁,名刹荒废,不禁黯然泪下。经过四年的苦心劳作,募化人民币900余万元重修殿堂5000余平方米,还修复了澹归墓、浮屠塔等重要文物。1984年4月8日别传寺举行了落成暨佛像开光典礼。
◆1986年3月和10月,中国佛教协会赵朴初会长和时任广东省省长叶选平分别在视察别传寺时,高度赞扬了本焕长老重修别传寺之功德。
◆1986年12月,本焕长老八十岁,奉中国佛教协会和广东省宗教局礼请为广州光孝寺首任方丈,并担重修光孝寺之重任。
◆1989年12月举行了重修光孝寺奠基仪式,省委郭荣昌副书记、省政协陈子彬副主席、省佛协云峰会长亲自陪同本焕长老一起挥锹动土,奠基树碑。本焕长老为光孝寺的修复工作倾注了大量的心血和精力,驻锡光孝寺10年,收回房地产面积3.1万多平方米,重建、扩建寺庙建筑面积1.5万平方米,总投资800余万元。经过10年的艰苦努力,光孝寺已经光复重建成为一座佛教名刹。
◆1996年,本焕长老于光孝寺完成山门、千佛殿、回廊工程后,于1996年4月8日退居。
◆1983年,本焕长老亲自到深圳选定在梧桐山建立弘法寺。
◆1985年7月1日,弘法寺大雄宝殿举行了奠基典礼。
◆1990年,为了使特区内这座唯一的佛教道场早日建成开放,本焕长老亲任修建办主任,同时从韶关丹霞山别传寺选派13名法师到弘法寺,从此弘法寺点燃了佛祖的传灯,晨钟暮鼓,法音梵呗,传播人间。
◆1992年6月18日,弘法寺举行了佛像开光,方丈升座典礼,本焕长老被选定为弘法寺的开山方丈,并正式对外开放,成为深圳特区内唯一的佛教活动场所。在本焕长老的领导下,经过短短的六、七年时间建设,已募化筹资4100多万元,完成建筑面积1.4万多平方米,弘法寺已建设成为深圳特区内一座规模宏大的佛教丛林,佛教对外宣传的重要窗口。
◆1988年,本焕长老82岁,在湖北新洲重修报恩寺,此寺原址在仓子埠集,现重建于道观湖畔。1994年建好,筹资1000多万元,完成建筑面积约6000多平方米重修的报恩寺,今昔对比显得更加雄伟壮观,成为江夏名刹。
◆1994年9月21日,本焕长老回到祖庭欢度87岁生日。同时,举行了佛像开光、方丈升座、水陆法会。前来祝贺、参观、敬香的人士,成千上万,一时轰动新洲城乡。
◆1995年12月,本焕长老88岁,重建四祖正觉禅寺。正觉禅寺由禅宗四祖道信禅师创建于唐武德七年,距今一千四百多年的悠久历史,虽几经修复,但仍毁于清末。如今仅存四祖殿一间和几株古柏树。蒙各级政府支持,各方人士相助,重建正觉禅寺,于1995年12月动工,至2000年6月止,仅四年多的时间,建成殿堂、僧寮等建筑面积约一万三千余平方米,营建造价4500多万元。为弘扬四祖宗风,本焕长老于1999年12月创办《正觉》刊物。弘扬佛教文化,奉献社会,造福人间。
◆1996年11月,本焕长老89岁,重建广东南雄莲开净寺尼众道场。他一生建了好几座道场,唯见诸多尼众披度无处安身修道,悲心切切,遂发愿重建莲开净寺。于1996年11月8日大雄宝殿动土开工,至1999年12月全面落成,完成建筑面积约7000多平方米,营建造价2500多万元。
◆1999年3月,本焕长老93岁,在广东城郊珠玑古巷开山新建大雄禅寺,占地面积约45563平方米。现已建成大雄宝殿、头山门、钟鼓楼、客堂和功德堂等建筑。大雄禅寺建好后,将成为南粤最大的丛林之一。
本焕长老重视将中国佛教文化传播海外信徒,十余年来曾访问欧美和东南亚诸多国家和地区。
◆1993年7月至1999年7月二次到香港访问宝莲寺和志莲净苑,同觉光法师、永惺法师、剑钊法师、智慧法师等交流两地佛教文化发展情况,加强了友谊。还在志莲净苑讲“禅宗用功之道”的开示。
◆1993年7月,出访澳大利亚,曾教授墨尔本居士林全体信众禅修的具体方法。
◆1995年4月,出访泰国,受泰国国王接待。
◆1995年5月,接受台湾悟净寺辉禅法师和大觉寺真道、道明法师邀请出访台湾,参观了中台寺、灵泉寺各大老业林。在台访问期间还在大觉寺传临济法派於惟觉大师。后又在灵泉寺传授禅规,现编成《禅堂开示》,成为业林学禅规范。
◆1996年6月,出访德国、法国、卢森堡、比利时、荷兰、意大利、丹麦、梵蒂冈等国家,每到之处,都得到信众的热烈欢迎。
◆1998年8月出访日本。本焕长老一生都在行善四方,慈悲济世,他在待人接物上不分地位,也无论富贵贫贱都一律平等对待,所以,每天登门拜访的善男信女络绎不绝,特别是佛诞日、节假日的人数更多,每年的初一到十五,信众达到10万之多。本焕长老常以慈悲饶益众生,热心社会公益,九十年代以来,他率弘法寺僧众多次参加支援全国各地灾区的捐款捐物活动,支持“希望工程”和残疾人的社会福利事业。
◆1998年8月长江流域水灾,本焕长老亲自带头为三峡区捐款10万元,率领弟子募捐总计70余万元。为福建福安修建了一座焕兴小学。为湖北新洲李集修建了一座焕新小学。为湖北新洲李集修建了一座健民医院。人力资助湖北黄梅“益民隧道”和广州妇女儿童中心。数十年来为社会建学校、建医院、扶贫济困、修桥补路捐资1000多万元。
◆2003年非典期间,本焕长老向国家民政部捐款130万元。
◆2003年5月,本焕长老发心由弘法寺向深圳社会福利院12名急需心脏手术的残疾儿童捐助32万元。
◆2005年5月,本焕长老主持弘法寺举行募捐活动,分别向河北廊坊孤儿院捐赠善款10万元;为深圳重病患者丛飞募捐善款5万多元;为广东五华县白血病患者江榆募捐善款11万元。
◆2005年7月,本焕长老代表弘法寺经罗湖区民政局向广东灾区捐款50万元,自己本人同时捐款2万元。
◆2005年10月,本焕长老99岁寿辰当天,向深圳市青少年发展基金会捐款10万元,用作资助99名贫困学生完成学业。
◆2005年11月,在本焕长老的带领下,弘法寺向灾区、贫困区捐赠善款40万元,棉被1000条。
◆2005年12月,本焕长老代表弘法寺向将于2006年4月在杭州举办的“世界佛教论坛”献礼的佛教交响乐《神州和乐》创作、演出捐款100万元。
◆2006年6月,本焕长老主持弘法寺为深圳大学患白血病的大学生赖辉通募捐善款6万多元。
◆2006年11月,本焕长老在百岁寿诞之际,向深圳青少年发展基金会捐款50万元,用于帮助深圳300名贫困学生。
◆2007年1月,本焕长老主持举行“慧灯长明”捐赠仪式在深圳弘法寺正式启动。
◆2012年4月2日,本焕长老于凌晨零点36分在深圳弘法寺安详示寂,世寿一百零六岁。
二、本焕长老语录
2010年10月28日,当代佛门泰斗、弘法寺开山祖师本焕长老迎来了他104岁的寿辰。在这个被老人家戏称为“四岁生日”的特殊日子到来之际,笑容可掬的本焕长老说:
有人称我为佛门泰斗,全中国就这一个。也有人讲,哎呀,本焕有多了不起?其实没什么了不起!我还是一个小和尚,还是一个4岁的小Baby,我不能把自己放得太高,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嘛!
我早晨4:18起床,中午12点钟休息,1∶48起床,晚上9点钟睡觉,然后再睡到第二天早晨4∶18起床,这就是一天的生活,坚持几十年了。一方面大家(指印顺)一天到晚照应我,一方面我自己也可以照应自己!不错了,不错了。医生说我身体很好,说我要活到150岁!
你们年轻人妄想多,想了还要做,做了以后还要成!什么都想要,怎么可能放得下?各人有各人的因缘,各人有各人的福德因果。
自己虽是一个出家人,但首先是一个公民,国家的兴衰,人民的疾苦,不管大小,都有一份责任。
对于佛教的信仰来说,最重要的是慈悲。
三、本焕长老的健康之道
1、“一百岁的小和尚”道出健康之道—— 好心情
我们请他谈老年人的健康,本老打趣地说,我是个小和尚,一百岁的小和尚,那敢谈老年人的身心健康。他用睿智的佛教语言,潜意识地告诉我们,人活着就要好好地保持身心健康,特别是心理的健康,好心情才是健康的基石。好一个“一百岁的小和尚”,这正是好心情的表现。本老每天都要接访众多的信众,无论高官还是普通百姓,他都用好心情对待之,详和、欢快、愉悦,在他的方丈室总是笑声不断。与本老交谈总能从中受到启发,吸收教益,得到愉快,获得定力,裨益匪浅!
科学表明,保持心理平衡,就掌握了保健的金钥匙。心理平衡要用“好心情”来养护。本老在八十多年的佛门生涯中,精进修行,心胸开阔,性格随和,诸恶不作,众善奉行,结善缘,行善事,自然造就了“好心情”,自然保持了心理平衡,自然造就了健康长寿!
2、“跑香跑出的功夫”昭示健康之道二—— 饭后定量、定时运动
俗话说:“饭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本老在晚饭后,只要天气好,他总要在法堂前的场地上遛弯儿。我们陪老人家吃过晚饭,他拉着侍者走到法堂前,抬腿遛起弯儿来了,本老步履躩如,我们尾随其后,几乎跟不上,只好在一傍欣赏了。当本老按照他自定的遛弯的运动量结束后,坐在法堂前宽敞的平台上,知道我们还要讨教健康问题,不等问出就主动地说:“这是跑香跑出的功夫,终生受益……紧接着像一个教授讲完课后总结道:生活有规律很利健康,吃饭后遛弯儿要定时间、定运动量、定强度。寺庙的饮食起居是有规律的,但不是每个人都自觉遵循规律,坚持吃饭后散步的。这就要给自己来个“三定”(即定时间、定运动量、定运动强度),最低得限定一个量,多少则以身体舒适为度。
科学表明,生物钟会对定时运动产生记忆,在规定的时段加以运动,如吃饭后遛弯儿,每天在相对固定的时间、固定的距离,达到一定的运动强度,有规律地运动,就对身体健康有好处。
3、“吃得香,睡得好”揭示健康之道三—— 合理膳食,按时入睡
我们在与本老共进膳食时发现,百岁老人每天的摄入量适中,多以溜食为主,一周为一个膳食单元,二天饮食结构调整一次,主食米饭,配以蔬菜、适量蛋白质(豆制品);每天下午4时左右,吃一定量的水果之类。
本老每天早晨4点起床,洗漱后,打坐念经(念自己刺血书写的《普贤行愿品》数十年如一日!),7点吃早餐,上午9点半左右吃木瓜煮白果之类,11点半吃午餐,饭后少许运动就午休,下午14点起床,开始饮茶接访信众,或写字结缘,与来访者交谈,处理寺务等工作,17点半吃晚饭后遛弯20分钟左右,在法堂前小坐一会,就进方丈室,接访或处理寺务……晚上10点左右入睡。
据侍者介绍,本老入睡快,睡眠质量好。吃得香,睡得好是因为他心情好,运动适当。这几个方面综合协调发展,也许就是本老健康之道吧!
四、本焕长老的宏大夙愿:
建立弘法寺,构筑人们的道德家园
The power of example is infinite. Hongfa Temple has morning bells and evening drums, morning and evening recitations, and regularly holds large-scale "Buddha's Seventh Day", "Zen Seventh Day", "Life and Death Seventh Day", "Guanyin's Birthday", "Buddha's Birthday", "Huayan Dharma Assembly", "Land and Water Dharma Assembly" and other Dharma assemblies based on the ancestor's teachings throughout the year. Buddha's Birthday", "Buddha's Birthday", "Huayan Dharma Assembly", "Land and Water Dharma Assembly", etc., and holds "Buddhist Summer Camp", "Buddhist Summer Camp", "Buddhist Summer Camp", "Buddhist Summer Camp", "Buddhist Summer Camp", "Buddhist Summer Camp", "Buddhist Summer Camp" and "Buddhist Summer Camp". "Buddhist Summer Camp", "Buddhist Winter Camp", "Dharma Tour", "One-Day Zen", "Bakwan Fasting The "Summer Camp of Buddhist Studies", "Winter Camp of Buddhist Studies", "Dharma Journey", "One Day Zen", "Buguan Fasting", "Mountain Worshipping" and other preaching and cultivation ceremonies have attracted the fates and led the masses in extensive cultivation.
如今,弘法寺殿宇清净,佛像庄严,梵音缭绕,十方信众,络绎朝礼;长老法师行持精严,法音宣流,感召无量众生,普化两岸四地……
Reminiscent of the year, just built the city of Shenzhen, a busy construction site in full swing. Shenzhen's eastern suburbs have a so-called "green lungs" of Wutong Mountain, although the bamboo and lush forests, grass and trees, beautiful scenery, but not today's towering temples, incense, the landscape of the tourists, only on the first or fifteenth day of the year, near some of the believers in goodwill to go to this place to burn incense and kowtow, far from satisfying the spiritual beliefs of the building in the middle of the It is far from satisfying the spiritual needs of the people in the urban areas which are under construction.
Buddhist followers from Hong Kong, Macao, Taiwan and foreign tourists traveling to Shenzhen feel that such a beautiful star city seems to lack something of spiritual support. The leaders of Shenzhen City have had the foresight to think deeply about how to satisfy the growing demand for cultural life while meeting the growing demand for material life. The population of the rapidly developing city is expanding rapidly and is scattered, and it is very difficult to determine the bottom line of morality if there is no faith to support a large number of people, which is very scary in the long run. Builders are worried, investors are also worried, many people to the government suggested to the National Buddhist Association, Guangdong Buddhist Association suggested: in Shenzhen to build a Buddhist jungle is very urgent. The construction of Buddhist culture should be compatible with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Shenzhen.
Wutong Mountain in Sha Tau Kok north, belongs to the eastern suburbs of Shenzhen, is a remote ridge mountain group, the mountains hold the lake, four seasons, evergreen, beautiful, immortal lake, blue water ripples, and daylight interplay, the scenery is excellent, fascinating.
本焕长老在这里开始修建一座佛教丛林,已经起好寺名叫“普贤寺”,赵朴初大居士认为“普贤菩萨的信仰”在华南不很普遍,后经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正果大师改寺名为“弘法寺”。此工程于1985年正式动工,当时,深圳市政府为此投资人民币560万元,首先修了一条从市区通向寺址的宽敞的水泥大道,接着按设计图纸,全面拉开了建设序幕,陆续建成天王殿、大雄宝殿、法堂、钟鼓楼等,本焕长老面对建设中的寺院发出宏愿:“我们要坚持正信,积十方功德,为佛增辉。要使佛教文化与社会主义思想、政治、经济、文化相适应,为经济特区建设服务。构筑人们的道德家园,从我做起!”
今日的梧桐山麓、深圳仙湖植物园内,已经耸立起高高的弘发寺。它背靠陡峭叠翠的山崖,前临涟漪万顷的仙湖。坐东南朝西北,依山拾级而建,建筑面积三万余平方米。1990年8月31日对公众开放,现已成为深圳地区香火最为鼎盛、规模影响最大的佛教寺庙。雄伟的大殿、秀雅的卧佛殿、质朴的禅堂、俊巧的山门殿,斗拱飞檐,层层叠叠。水连寺,寺含山;绿树黄瓦交相辉映在蓝天白云下。晨风里,鸟话花香梵音起;夕阳下,青山无语问禅家。俨然是一座充满着希望的梵刹!(责任编辑:湖山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