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ravillosas citas de los delegados en las sesiones de 2014 de la Asamblea Popular Nacional y la Conferencia Consultiva Política del Pueblo Chino
2023-07-07Nota de prensa: Lagunas
2023-07-07本网讯 2014 年3 月8 日,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在
两会新闻中心举行记者会,邀请外交部部长王毅就中国外交
政策和对外关系回答中外记者提问。
王毅:大家上午好。很高兴和各位记者见面。首先我代
表外交部感谢各位对中国外交的关心和理解,感谢大家为报
道中国付出的努力。
今天是“三八”妇女节,我借此机会向在场以及在镜头
背后的所有女士们致以节日的祝福。
今天早晨,我们得到了一个非常令人忧虑的消息,一架
马来西亚民航班机在飞往中国的途中失去了联系,我们都很
揪心,但愿每一个人都能平安。外交部以及有关的驻外使领
馆已经启动了应急机制,我们正在全力了解具体情况,一旦
有消息会及时向大家发布。现在我愿意回答大家的问题。
《人民日报》记者:2013 年是中国新一届政府的外交开
局之年。作为外长,这一年的外交工作给您留下最深刻的印
象是什么? 2014 年中国外交怎样进行?
王毅:去年中国外交最鲜明的特点是主动进取。
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顺应人民群众的愿望和
国际社会的期待,开展了一系列有声有色的外交活动。
有一组数据和大家分享。习近平主席、李克强总理密集
出访了22 个国家,接待了65 位外国元首和政府首脑访华,
同300 多位外国政要进行会见交流,与各国达成了约800 项
合作协议。
还有一组事实要告诉大家。一年来,我们有力地维护了
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推进了与主要大国的关系,提出了“一
带一路”等一系列重大合作倡议,在叙利亚、伊朗等热点问
题的政治解决方面发挥了建设性作用。我们还首次派出了成
建制的安全部队赴马里维和,首次在实战状态下派军舰为叙
利亚化学武器的运送提供护航。
2013年的中国外交展示出更宽阔视野、
更积极作为,不仅是成功的开局之年,也是
创新之年、丰收之年。
2014 年,中国外交将继续积极进取,
重点从两个方向作出努力:
一是要更加积极主动地服务于国内全面
深化改革。我们将加强同世界各国尤其是周
边国家的友好关系,为国内改革发展营造更
为良好的外部环境。我们将大力开展经济外
交,深化与各国互利合作,为国内经济转型
升级提供更为良好的条件。我们还将全力推
进海外民生工程,为维护中国不断对外延伸
的正当权益提供更坚实的保障。
第二个方向是更加积极主动地发挥负责
任大国作用。我们将在国际交往中主持公道,
伸张正义,践行平等,尤其是维护和促进广
大发展中国家的正当权益,推动国际秩序向
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我们还将积
极参与国际和地区事务,为解决各种全球性
问题和地区热点问题提出更多中国方案,发
挥更大中国作用。
香港凤凰卫视记者:过去一年中国外交
不断推出新的理念和新的举措,明显地感觉
到中国外交的风格正在转变。作为外长,您
是怎样解读的?
王毅:这些年来,国际社会普遍关心发
展起来的中国如何处理同外部世界的关系。
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致力于外交
理论和实践的创新,在保持外交政策连续性、
稳定性的基础上,相继提出了一系列重大的、
新的理念和举措。
比如构建新型大国关系,就是要打破大
国之间往往冲突、对抗的历史宿命,走出一
条合作共赢、惠及各方的当代新路。这体现
了我们处理大国关系的新思维,也体现了中
国对国际社会的责任和担当。
比如提出“亲、诚、惠、容”的周边外
交理念,就是为了进一步展示中国对邻国的
诚意和善意,愿意同周边国家一道打造命运
共同体。这是中国周边睦邻政策的新发展,
也展现了中国开放和包容的胸襟。
再比如,树立正确的义利观,就是要在
同发展中国家打交道的时候,坚持道义为先,
更好地重视和照顾他们的需求。这传承了中
国对外交往的优秀品格,也是社会主义制度
的本质属性,成为中国外交一面重要的
旗帜。
这些新的理念和举措向世界传递的
信息是:中国不仅自己坚持走和平发展
道路,也希望其他国家共同走和平发展
道路。中国梦既是中国人民的,也与世
界各国人民的梦想紧密相连,休戚相关。
俄塔社记者:习近平主席上个月专程
出席了索契冬奥会开幕式,连续第二年把俄
罗斯作为首访国。您如何评价当前的中俄关
系? 2014 年中俄关系发展和合作的重点是
什么?
王毅:提到索契冬奥会,我首先要向俄
罗斯朋友们表示祝贺,你们举办了一届令人
难忘、精彩的冬季奥运会。
当前的中俄关系正处于历史上最好阶
段。双方高度信任,相互坚定支持,各领域
合作不断深化,两国元首间建立起的深厚友
谊对中俄关系发挥着重要的引领作用。
说到今年的中俄关系,我认为核心就是
要使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继续保持高
水平运行,不断增进政治互信,深化战略合
作,在这个基础上有几件重要的任务要落实。
一是要全力打造务实合作的“升级版”,尤
其要推动大项目合作取得新突破。二是要办
好青年友好交流年系列活动,巩固和深化中
俄关系的社会基础。三是要共同维护二战胜
利成果和战后国际秩序,筹备好2015 年庆
祝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
利70 周年活动。
新华社记者:今年中国将主办亚信峰会
和APEC 领导人非正式会议这两场重要国
际会议。您能否介绍一下?您对两场会议有
何期待?
王毅:今年中国外交的一大特点是“主
场外交”,我们将分别在上海和北京举办两
场大型的国际会议。5 月在上海举办的是亚
洲相互协作与信任措施会议(亚信)峰会,
这是亚洲一个十分重要的安全合作论坛。
11 月在北京举办的是亚太经合组织(APEC)
领导人非正式会议,是探讨亚太经贸合作的
一个主要平台。这两大会议一个聚焦安全,
一个聚焦经济,都是今年中国外交的重头戏。
作为东道主,我们将发挥主场优势,提出中国主张,汇聚亚洲智慧,同大家一道,为
这两大机制的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对亚信峰会,我们希望倡导共同安全、合
作安全和综合安全,形成新的亚洲安全观,共
同建设和平、稳定、合作的新亚洲。
关于APEC 会议,我们希望围绕亚太伙伴
关系这一主题,在推进亚太经济一体化、制定
互联互通蓝图以及促进经济创新发展三个方面
取得新成果,尤其是就启动亚太自贸区进程实
现新的突破。
美国全国广播公司记者:中美关系是世界
上最为重要的双边关系。在过去的一年中,您
认为中美关系发展得怎么样?您认为今年两国
关系的发展会遇到怎样的挑战?两国将如何构
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双方将怎么本着构建新
型大国关系的精神,以更加透明、更加协作、
共同承担责任的方式维护亚太的和平与稳定?
王毅:2013 年中美关系的最大亮点就是习
近平主席和奥巴马总统在安纳伯格庄园实现历
史性会晤,双方就构建新型大国关系达成共识。
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核心是不冲突不对抗、相
互尊重、合作共赢,这是双方共同确定的努力
方向,是两国向世界发出的一个积极的战略预
期,也是两国对国际社会作出的郑重承诺。
中美关系极为重要,也极其复杂。今年是
中美建交35 周年。35 年的发展趋势是中美对
话与合作越来越深入,合作的需求远远大于分
歧。35 年的经验教训集中到一点,就是要相互
尊重。
如果把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比作建造一
座大厦,那么相互尊重就是这座大厦的地基。
只要中美双方真正做到尊重彼此的主权和领土
完整,尊重彼此的社会制度和发展道路,尊重
彼此的核心利益和重大关切,这个地基就一定
能打得牢,就能抵御风吹雨打,真正建成一座
合作共赢的宏伟大厦,不仅惠及中美,也会造
福世界。
我们愿意同美国一起共同维护亚太地区的
和平与稳定,在这一地区实现良性互动。我们
认为,亚太地区应该成为中美构建新型大国关
系的试验田,而不是相互争斗的博弈场。
新加坡《联合早报》记者:中国的周边形
势非常受到关注。有人认为,中国的周边问题
很多,还有人认为,近来中国在处理与周边邻国争议问题上越来越强硬。请问您怎么看待这
样的观点?
王毅:你提了一个有点尖锐但确实是大家
关心的问题。我首先要告诉你的是,中国的周
边形势总体是好的,也是稳定的。
去年中国首次召开了周边外交工作座谈
会,明确周边是中国外交的首要,而且形成了
一整套更加友善和包容的睦邻外交理念,提出
了一系列旨在互利双赢的重大合作倡议,这充
分体现了中国对周边国家的高度重视。
中国与邻国打交道已经几千年了,我们历
来秉持以和为贵,以诚待人,人敬一尺,我还
一丈。今天的周边外交,我们将更积极地践行
“亲、诚、惠、容”的理念,让周边国家和人
民更多分享中国改革开放的红利,更好地理解
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决心。当然,我们
也愿意倾听周边国家的声音,回应大家对中国
周边政策的疑问。
对于我们同一些国家存在的领土和海洋权
益争议,我们愿意在尊重历史事实和国际法的
基础上,坚持通过平等协商谈判,以和平的方
式妥善处理,这一点今后也不会改变。我们绝
不会以大压小,但也绝不接受以小取闹。在涉
及领土和主权的问题上,中国的立场坚定而明
确:不是我们的,一分不要;该是我们的,寸
土必保。
中央电视台记者:最近这段时间,乌克兰
一直是国际关注的焦点。我们注意到,您一直
在和一些国家的外长通电话讨论乌克兰问题。
中方如何看待乌克兰局势?您觉得乌克兰危机
应该如何解决?
王毅:我首先要告诉大家的是,中国在乌
克兰问题上秉持公正和客观的态度,我们已经
多次阐明了我们的立场。
乌克兰的局势发展到今天,事出有因,令
人遗憾,同时也折射出这个问题背后的复杂历
史经纬和利害冲突。越是复杂的问题,越需要
慎重对待。
中方呼吁,从维护乌克兰各族人民的根本
利益考虑,从维护地区和平稳定的大局出发,
当务之急是保持冷静克制,避免局势进一步紧
张升级,要通过对话协商把乌克兰问题纳入政
治解决的轨道。中方正在继续与有关各方进行
沟通,我们愿意为乌克兰问题的政治解决发挥
建设性作用。
法国《巴黎竞赛画报》记者:本月底,
习近平主席将访问欧洲,他将带去怎样的信
息?他还将访问欧盟机构,这背后有什么考
虑?
王毅:欧洲在今年中国外交议程中排在
优先位置。习主席将于3 月下旬对欧洲进行
访问。这是中国为推进大国关系所采取的又
一次重大外交行动,必将开辟中欧关系新的
历史篇章。
中欧关系的关键词是“合作”,作为当
今世界两大力量、两大文明和两大市场,我
们之间的合作理应是全方位和战略性的。尤
其是在中国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启动全面深
化改革的进程当中,欧洲是我们极具潜力和
空间的战略合作伙伴。
习主席的这次历史性访问,将会推动双
方就各自的发展战略进行深度对接。双方将
重点在科技创新、节能环保、新型城镇化、
互联互通、人文交流等一系列重要领域加强
互利合作。我们还希望推动中欧投资协定谈
判,并且着眼于今后的中欧自贸安排。当然,
我们也愿意同欧洲加强国际事务中的战略沟
通,共同推进国际关系民主化和多极化进程。
我想这句话大家都会赞成:中欧合作,
世界将更安全、更均衡、更美好。
中国国际广播电台记者:前不久,您对
阿富汗进行了一次旋风式的访问,媒体给予
高度关注。今年,美国和北约将从阿富汗撤
军,您如何看待未来阿富汗局势的走向?中
国将会在阿富汗重建和解过程中发挥怎样的
作用?
王毅:今年是阿富汗的关键一年,阿富
汗将经历政治、安全和经济的三重过渡。当
然,过渡首先要靠阿富汗人民自己,同时也
离不开国际社会的关心和帮助。
中国是阿富汗的最大邻国,阿富汗的和
平稳定与中国西部安全息息相关。我们希望
看到一个团结、稳定、发展和友善的阿富汗。
我们愿意同国际社会一道,积极支持阿富汗
政治和解,支持阿富汗和平重建,支持阿富
汗更多参与地区合作。同时我们还愿意同包
括阿富汗在内的周边邻国一道,坚决打击一
切恐怖主义。
今年8 月,中国将首次举办伊斯坦布尔
进程阿富汗问题外长会。我们将向这一机制
的14 个成员国和28 个支持方发出邀请。
我希望这次会议能够凝聚更多各方共识,一
起努力支持阿富汗顺利实现三重过渡,从而
把阿富汗带向持久和平。
日本《朝日新闻》记者:我想问的是中日关系。李克强总理在这次政府工作报告中也提到了历史问题,他说要维护二战胜利成果和战后国际秩序,绝不允许开历史倒车。现在中日关系很困难,外界也有一些担心的声音。您认为如何才能走出中日关系目前的僵局?有人把当前的中日关系比作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德国和英国的关系,您对此怎么看?
王毅:李克强总理的讲话代表了中国人
民的心声,体现了中国维护和平的责任,我
们完全拥护。
中日是近邻,本应和睦相处,目前的局
面是我们不愿意看到的,也不符合中日两国
人民的利益。
1972 年中日两国实现邦交正常化的时
候,双方曾就妥善处理历史、台湾以及钓鱼
岛等问题达成了重要的谅解和共识,构成了
中日复交的前提,也打下了两国重归友好的
基础。但是近来日本领导人的一系列言行背
叛了中日复交的精神,破坏了中日关系的根
基,中国人民当然不会、也不可能答应。
在历史和领土这两个原则问题上,没有
妥协的余地。如果日本某些人执意要为当年
的侵略历史翻案,我相信国际社会以及世界
上一切爱好和平的人士也都绝不会容忍和姑
息。
至于有人将现在的中日关系与一战前
的英德关系相提并论,我想强调的是,
2014 不是1914,2014 更不是1894。
与其拿一战前的德国做文章,不如以二
战后的德国作榜样。只有认真清算过去,
不再出尔反尔,才能走出僵局,开辟未
来。只有真正坚持和平道路,不再说一
套做一套,才能获得邻国和世界的信任。
希望日本的领导人能够懂得这些基本的
道理,能够尊重人类良知和国际公理的
底线。
《中国日报》记者:过去一年中国和拉
美地区国家互动频繁,今年中国—拉共体论
坛将正式成立。您能否介绍一下今年中国对
于进一步发展中国和拉美地区国家关系有何期待?
王毅:如果用一句话来形容中国同拉美和
加勒比国家关系,我想最贴切的就是“海内存
知己,天涯若比邻”。今年中拉关系又面临“更
上一层楼”的历史机遇。
一是习近平主席将应邀赴巴西出席金砖国
家领导人会晤,并将访问一些拉美国家。二是
最近拉共体峰会一致通过了建立中国—拉共体
论坛的特别声明。我们将争取年内正式启动这
一论坛,并召开首届部长级会议。这将是中拉
关系史上一次重大突破。
我对今年的中拉关系充满期待。另外,我
想中国的球迷们也对今年的巴西世界杯充满期
待。
韩国广播公司记者:现在朝鲜半岛的局势
很紧张,中国如何看待朝鲜半岛的局势?六方
会谈重启还有希望吗?中国是六方会谈的主席
国,中国将为重启会谈采取哪些具体的措施?
王毅:朝鲜半岛就在中国的家门口。在半
岛问题上,我们始终有一条“红线”,就是绝
不允许生战生乱。我想这也完全符合半岛南北
双方,以及本地区各国的共同利益。
如何来处理当前的半岛问题?如果要打一
个比喻的话,就是要做好三件事,“爬坡、过坎、
走正道”。
首先要爬无核化这个“坡”。核问题是目
前的症结所在,只有实现了无核化,半岛才有
真正和持久的和平。不管这个坡多长、多陡,
我们都要锲而不舍,坚持到底。
二是要迈过缺乏互信这
道“坎”。有关各方,尤其
是朝美双方严重缺乏互信,
这是挡在我们面前的一道坎。
这道坎导致半岛局势持续紧
张,六方会谈几度中断。所
以我们希望各方能够保持克
制,释放善意,一点一滴地
积累互信。
三是要走对话解决这条
“正道”。对抗只能带来紧张,
战争更会造成灾难,所以平
等对话、协商谈判才是正道。
六方会谈是目前唯一能够被
各方所接受的对话机制,作
为主席国,我们希望能够尽
早复谈,谈比不谈好,早谈
比晚谈好。
南非电视台记者:近年来,中国在非洲很
活跃,但是外界对于中国和非洲之间的交往有
一些不一样的评价,尤其是西方。您怎么看?
王毅:我想中非关系可以用三句话来概括:
首先,中非是同甘共苦的好兄弟。在中国
还没有摆脱贫困的时候,我们就勒紧裤带支援
非洲兄弟的民族独立与解放运动。非洲的兄弟
们则把新中国抬进了联合国。
其次,中非是平等合作的好朋友。中国对
非合作从不居高临下,从不干涉内政,也从不
开空头支票。我告诉你一个数字,迄今中国为
非洲已经援建了1000 多个成套项目,没有附
加过任何政治条件。仅这一基本事实就可以使
任何针对中国的不实之词苍白无力。
第三,中非还是共同发展的好伙伴。今年
1 月我访问非洲的时候,很多非洲朋友当面告
诉我,非洲这些年经济持续增长的一个重要原
因,就是中国对非合作的拉动,并且还带动了
其他国家纷纷加大对非洲的投入。
今年是周恩来总理首访非洲50 周年,中
非友谊代代相传。习近平主席去年成功访非。
李克强总理今年也将踏上非洲的土地,这将是
中国新一届政府总理首次访非。中非合作正在
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
中新社记者:您在上任外长之初就到外交
部领事保护中心考察,强调外交官要随时倾听
民众心声,维护民众利益。您还表示要提高中
国护照的含金量。请问外交部下一步将如何维
护中国公民和法人在海外的合法权益和安全?
王毅:外交为民是中国外交的一贯宗旨。
我和我的同事们经常收到民众的来信,一位河
南女士的来信让我非常感动,我想跟大家披露
一下。她的丈夫远赴海外打工,但却不幸蒙冤
入狱。后来经过使馆据理力争,终于无罪释放,
回家跟家人团聚。这位女士在信中写道:“是
你们拯救了这个破碎的家,你们是我们最亲的
人”。老百姓把我们当做最亲的人,是外交人
员的最高荣誉。
现在中国每年出境人数达到近1 亿人次,
中国在海外的企业也已经有2 万多家,保护中
国在海外公民和机构的正当权益是我们义不容
辞的职责。不知大家注意到没有,中国公民到
国外打开手机,收到的第一条短信就是外交部
的,告诉大家各种注意事项以及使领馆的联系
电话。我们每年要处理几万起领事保护案件,
小到补办证件、联系亲友,大到解救被绑架的
人质,开展大规模的撤侨活动等。只要同胞们
有需要,不管再困难、再危险,我们的外交官
都会出现在大家面前,竭尽所能提供帮助。
新的一年,我们将继续全力打造海外民生
工程,大力提高领事保护与服务水平。我想预
先告诉大家一个消息,外交部将在年内建成“领
事保护与服务全球应急呼叫中心”,这是一个
24 小时的电话热线。今后,我们的同胞不管走
到世界哪个角落,一旦遇到危难,就能在第一
时间与祖国取得联系,听到祖国的声音。
外交只有植根人民、造福人民,才能立于
不败之地。我们愿意为每一位怀揣梦想走出国
门的同胞遮风挡雨,成为大家可以依靠的坚强
后盾。
哈萨克通讯社记者:习近平总书记去年访
问哈萨克斯坦时提出了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
之后又提出了建设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两项
倡议在国际上被称为中国外交的新概念。中方
推出这样的倡议出于什么考虑?将如何推进?
王毅:丝绸之路是中国人2000 年前率先走
出来的,但这条路是属于全世界的。丝绸之路
精神的核心是和平、友好、开放和包容,这已
成为人类文明的共同财富。
正像这位记者所说,丝绸之路经济带是习
近平主席在访问哈萨克斯坦的时候提出来的。
后来在印度尼西亚,习主席又提出21 世纪海上
丝绸之路。
这一陆一海两大倡议是以中国进一步对外
开放,特别是加快向西开放为契机,为古老的
丝绸之路精神注入新的时代内涵,与各国一道,
为亚洲的整体振兴插上两只强劲的翅膀。
“一带一路”的主线是经济合作和人文交
流,优先是互联互通和贸易投资便利化,方式
是平等协商、循序渐进。目的更清楚,就是合
作共赢,打造利益共同体。
“一带一路”的大门是敞开的,与本地区
现存的各种机制与设想并行不悖。我们欢迎本
地区以及有意愿的国家都积极参与进来,共同
探讨,共同建设,共同受益。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记者:您刚才回答了方
方面面的问题,可以感受到外交工作是十分繁
重的。您能不能谈一下过去一年,您个人工作
23 24
3 月8 日王毅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举
行的中外记者会上答记者问
的感受?
王毅:作为第一次外长记者会,我知道免不了
要回答这个问题。我想告诉各位的是,作为中国外交
队伍中的一员,能够在我们民族走向复兴的重要时期
从事外交工作,我和我的同事们一样,深感责任重大、
使命光荣。
我们外交人员要切实履行忠诚、使命、奉献这
一核心价值观。我们的工作是要面对问题、解决问题。
我们的职责是为民族担当、为国家争光、为人民服务。
要办好新时期的中国外交,我们首先要有底气。
底气来自于祖国的强盛。今天的中国正在加快实现
“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祖国和人民是我们的坚
实后盾,和平发展是我们的坚定方针。我们完全有信
心、有能力,为民族复兴营造更为良好的外部环境。
我们还要有骨气。骨气来自于民族的自豪。近
代以来的百年屈辱史已经一去不复返了。我们对国家
的主权和民族尊严抱有强烈的情感,我们对世界事务
有自己的判断。我们坚持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
策,维护国家利益,捍卫国际公理,这是中国外交人
员的风骨,也是中国外交得道多助的一个基础。
我们同时还要大气。大气来自于文明的自信。
中华文明五千年生生不息,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具有海
纳百川的胸襟。今天我们推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更
要从博大精深的文明积淀中汲取养分和力量,向世人
展示我们中国人的从容、自信、开放和进取。
记者会历时1 小时35 分钟,500 多名中外记者
参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