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一棵树,中国一栋房,拆迁隔着一条命
2023-07-07Bienestar integral Este reportero se ha enterado de que su ciudad ha logrado resultados notables en la exploración y la práctica de la mitigación innovadora y precisa de la pobreza para lograr un bienestar integral. ¿Puedo preguntarle, secretario Hou, cuáles son las características de su ciudad a este respecto? Hou Xiaochun: Desde el XVIII Congreso del Partido, el Secretario General Xi Jinping ha planteado el esquema estratégico de los "Cuatro Integrales", que enriquece y desarrolla el concepto estratégico de "sociedad moderadamente próspera" de Deng Xiaoping. Para construir una sociedad moderadamente próspera en todos los aspectos, la tarea más ardua es luchar contra la pobreza. El alivio de la pobreza y el desarrollo han avanzado hasta nuestros días, y lo más importante es ser preciso y exacto. El alivio innovador y preciso de la pobreza para lograr un bienestar integral es un tema que debe resolverse en el periodo actual y futuro. Guang'an es la zona de dificultades especiales de la montaña Qinba y la zona montañosa occidental, es también la concepción estratégica de "sociedad acomodada" de la ciudad natal del camarada Deng Xiaoping, la exploración en profundidad de la mitigación precisa de la pobreza de las prácticas innovadoras, se sublimará en un mecanismo sistemático, la innovación para promover la mitigación de la pobreza y el bienestar es de gran importancia, sino también para otras zonas pobres para promover la mitigación de la pobreza, de modo que los frutos del desarrollo de todo el pueblo a compartir. También puede servir de referencia para que otras zonas pobres promuevan la mitigación de la pobreza y compartan los frutos del desarrollo con todo el pueblo.
2023-07-07
认识周娜缘于一个朋友,内蒙的媒体人楚京辉。此君是虔诚的佛教徒,通音律,善书法,是个才子,因此也结交了一些此道中人。
记得是一年前,京辉给我打电话,说他要到北京见一活佛,来自不丹的竹巴活佛,问我在北京否,有没有空。刚好当时我在北京,于是在竹巴活佛的法会上见到周娜。当时她手里拿着一幅精美的油画,准备供养给活佛。佛教题材的画我见过不少,但是大都以国画的形式来表现,至少也是工笔,用油画表现佛教题材,对我来说还是个新鲜事。于是,我记住了一个女画家,一个用另类的艺术语言表达禅理的修行者,或者说一个在艺术中修行的女画家。
再见到周娜,是几个月以后的事情。我受邀参加在库布其沙漠举行的一次星空观测活动,途经呼和浩特,京辉说周娜的画值得一看。经不住劝说,也是出于礼貌,我跟随周娜来到家里。这是我内心受到强烈震撼的一次拜访,就在我看到周娜作品的那一刻起,我的内心彻底被这个看似柔弱的女子征服了——她的作品有一种宁静的力量,凌然超脱于心灵之上。
周娜画布尺寸大都比人还高,比如《手印系列》,一个巨大的手掌以佛手印的形式表现出来,那是多么的有视觉冲击力!尤其是在手印之上,在佛陀的指掌之间,她以彩绘的形式表现一个个宗教故事,或是某种对生命的体悟,表达她的宇宙观、世界观,那又是怎样一种震撼呢?
《说法图》
《鹿王本生》
我曾经也学过画,不过那是少年时的爱好,我曾经系统研究过二战以后的现代派艺术史,不过那是为了追寻文学梦,但是在这里我所见到的,是我少年时对色彩对结构的领悟,看到的是一种独特的艺术符号,将抽象与具象,宏观与微观,时间与空间,虚幻和现实完美融合一起。它属于毕加索,但又属于达·芬奇;它具有达利的超现实色彩,又不像他那么荒诞古怪,就好像一个人做了一个不平凡的梦,让你不知在梦里还是梦外。而这个梦,这种绘画语言,它只属于周娜!
此事之后,我和周娜之间的互动多了起来,渐渐的对她这个人也有了更多了解。比如,她吃素吃了20多年,一边吃素一边修行一边画画。这是平常人很难做到的,标志着她用整个灵魂在绘画,每一幅画都是她灵魂的写真。再比如,她曾经有过美好爱情美好的家,她和爱人志平的感情甚至叫女儿嫉妒。结婚N多年,散步时两个人手牵着手,把女儿闪在一边,经常引发女儿强烈的不满和抗议。再比如,她的家庭突遭不幸,她陷入忧郁状态不可自拔,精神差一点崩溃……。
周娜有写随笔的习惯,那是她灵魂的另一种倾诉。2013年1月9日,对于周娜是个黑暗的日子,她的爱人志平查出肺癌,不久即离世……。周娜在后来的文字里这样叙述:“说说我眼里的疼惜,我的疼惜是眼看着自己的爱人在自己的眼前生命的迹象一点点的消失,慢慢地失去所有的行动能力,身体由温热变得冰冷,而我却只能眼睁睁的看着他离开,无能为力,什么都做不了。”那段时间,她整个人是麻木的。她说:“这样的疼痛你都无法喊叫出来……。”她说:“痛苦的人就像是灵魂被抽离的木偶人,能走动,也会说话,却是不能思考的愚人。”有一次她在十字路口等红灯,恍惚间看见志平站在马路对面,她差一点就冲进滚滚车流。 那个时候,她什么都做不了,连画笔都没有力气拿起来,站在画布前人跟画布一样空白。但是,她的灵魂和躯体又是一个矛盾,她有太多的话要说,她有太多的事要问,于是她挣扎着,用志平在时给她裁好的擦笔用的纸贴在画布上,咬着牙慢慢完成了爱人去世后的第一幅作品《背影》。在这幅画中,一个活佛站在城墙的垛口往外凝望,他的身后和身侧虚空中遍布菩萨。这幅画好似一个梦,又好似现实。她说那就是志平的前世。
《背影》
此后,她进入疯狂的绘画状态,唯一和她灵魂对话的就是绘画。她不停地画,爱人的离世让她彻底体会到生命的无常,人生的短暂。她不停地用自己熟悉的语言追问生命的真相,画技也在这一过程中不断提高,她的作品渐渐上升到哲学层面,慢慢转入灵性状态,她甚至可以画出观想到的宇宙能量漩涡,她的作品《天倪》是她观想后的作品,竟然和2012年11月27日卡西尼号太空船拍摄到的土星北极上空的飓风“玫瑰”极其相似。周娜有一幅珍藏的作品《如意转轮菩萨》,她说:“在画这张画的初期,我作了一个梦。梦里看见如意轮观音,威然端坐穿扮如同画中一般。我用手轻轻地摸了一下他的手,温暖而柔软,我心说:“这是真人……。”梦里的真实和梦醒后的虚幻就这样交织在一起,使她体会到佛法的真谛,同时也联想到自己的遭遇。她在随笔中说:“痛苦是我们每个人不可避免的感受,或早或晚我们每个都要去体会它的味道,可是痛苦的阵痛才可以结出生命的果实,人若不面对自己的无助又怎能找到自己的坚韧。
《天倪》
与虚幻世界的对话,以及对佛法的领悟,使周娜清楚地认识到自性的光辉,开始走向自我觉知,看清了身处的这个真实而虚幻的世界。她说:“画画也是一种修行的方式,在这个过程中,你可以看见自己。”“一天又一天的渡过,一转眼就是一生。画里是境界,画外是世界。”正如佛法所言:“原本无一物,何处染尘埃?”痛苦本不存在,哪里来的痛苦?志平不也是因缘和合的幻像吗?就这样她逐渐摆脱“丧亲症”的苦痛。目前与女儿相依为命,一边画画,一边修行,幸福地生活在一起……。
《思维菩萨》
关于画家周娜的故事,写到这里以童话结尾。之所以如此,是我希望她和她的家人像童话故事里的公主一样快乐。现今社会很多人迷茫,向佛法寻求人生真谛,有些人甚至不惜重金到寺庙请头炷香请佛祖保佑。其实佛祖真的能保佑你吗?佛是智慧,是觉悟的人。佛所教给你的是求诸自己的内心。依据他的教诲,依靠自身的智慧自觉觉他,你才能找到人生的圆满。就像周娜,在画中修行,在画中疗伤,依靠自己而不是外相寻找到生命的意义,这样的人生才会充满无量欢喜!
《三界若空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