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ux "premières" dans la visite de Xi Jinping au Japon
2023-07-07中国的银行国际化是一个过程,这个过程是中国
经济融入全球化的过程。而中国经济全球化过程的另
一个必然结果,就是中国金融业的全球化。
2009年跌宕起伏。金融危机破坏力席 卷全球,中国政府经济刺激政策效果成效显 著。中国企业海外经营和投资进入了一个新 的时代,中国的商业银行推进国际化步伐, 他们应该采取何种路径与模式?这也许是银 行家们思考的问题,我们听听全球最大的银 行掌门人,工商银行董事长姜建清的想法与 思考。 记者:工行这几年全球化发展的步伐很 快,为什么工行会在这个时机启动全球化进 程?中国的银行在全球化竞争中应采用何种 模式? 姜建清:目前中国企业开始全球化了。 当他们在采购、销售全球化的时候,还不一 定需要我们的跟随服务,因为可以在本土提 供服务。可当他的投资、生产全球化的时 候,就需要中国的银行进行延伸服务了。只 有这样才能维系优势,才能巩固在中国的业 务,而不至于使最优秀的客户最后都成为国 外银行的客户了。所以中国的银行国际化是 一个过程,这个过程是中国经济融入全球化 的过程。而中国经济全球化过程的另一个必 然结果,就是中国金融业的全球化。 近年来,随着中国企业“走出去”步伐 的加快,中国机电产品和中国建筑国际施工 的质量、技术和实力也在国际上获得了广泛 的认可,其中有一些在中国已经过剩的产能 在许多国家甚至是急需的商品,中国产品的 出口、产能输出和大型涉外承包的市场潜力 极大,也为中国商业银行的国际化发展提供 了良好的契机。为此,应当推进中国金融业 |
与企业携手走出去,运用好购并贷款、搭桥 贷款和买方信贷等金融手段,增强中国企业 的国际市场竞争力。第二就是银行全球化过程中间有很多 路径可走。有人以为在外国开一些分行就是 全球化,这实际上是最容易的,你可以开很 多的分行。但是作为一个真正的国际化的银 行,这个分行应该是本土化的。只有本土 化,你才能在那里逐步发展壮大。所以本土 化发展是我们给海外机构设定的一个非常重 要的目标。我们不希望过十年、二十年我们 的海外机构还像一个离岸银行一样,跟当地 社会、社区没有多大的关系,融入不了当地 社会,这样的银行是失败的。只有坚持“落 地”发展的模式,中国银行业的国际化才是 一个比较高的起点和比较清晰的目标。 对于工商银行来说,正是基于这样的考 虑,我们在海外的发展比较多地运用了收购 兼并的方式。十年来我们差不多有8~9次的购 并,从在香港收购友联银行开始,其后有华 比富通银行、澳门诚兴银行、印度尼西亚的 哈利姆银行、加拿大的东亚银行、南非标准 银行,一直到最近收购泰国的ACL银行。这 种购并其实是一种经验积累的过程,是一个 渐进国际化的过程。我们是在不断地积累购 并的经验,培养我们的团队,事实证明这种 方式是非常成功的。我们没有一起购并是失 败的,我们每个海外机构都盈利,说明我们 国际化的发展是在积极稳妥、持续不断地推 进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