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春:結婚後は「金持ちの高貴なアイドル」になりたい。
2023-07-07中国海軍は "出航 "すべきだ。
2023-07-07美,永远是人类追寻的话题,同时也只有对生活充满热爱的人儿才能发现美的真谛。詹晓南,著名舞蹈《千手观音》的执行编导之一,用他渊博的文化修养、深厚的艺术沉淀,缔造出精彩的美丽盛宴呈现在大众面前。5月23日,《亚洲新闻周刊》记者专访了这位艺术界的传奇之子——詹晓南。
第一眼看到詹晓南的时候,就感觉到他的洒脱不羁,同时又很讲究生活品位。在他的办公室里,一张照片引起了记者的注意,那是胡锦涛总书记与他的合影。我们的话题就从这张照片谈起……
記者 ユアン・ユアン
《千手观音》演出成功,受到胡总书记接见
ニューズウィーク・アジア您能回忆一下当时胡总书记接见您的情景吗?
詹晓南:这要归功于《千手观音》的演出成功。2005年是中国残疾人事业和艺术发展的历史性转折点。“春晚”一夜之间让国人对残疾人有一种感动,对残疾人的事业有一个新的认识。
春节之后的2月23日是中共中央元宵晚会,接到邀请函,我带领残疾人艺术团赴人民大会堂做汇报演出,当时的文化部长孙家正同志传给我一个条子,是写在晚会邀请函上的:“邰丽华同志,晚会结束时,胡锦涛总书记要见你。文化部长孙家正”。就这样,在晚会结束后9点多钟,胡总书记在贵宾厅亲自接见了邰丽华和我。胡总书记勉励邰丽华说:“你们的舞蹈不但表现了艺术美而且表达了心灵美,祝贺你和你的伙伴在春节晚会上的成功,希望今后在更多的舞台上看到你们的身影”。当时我也向胡总书记汇报了创作的过程。当然主创的核心人物是张继钢老师,我们是执行编导……。
每一个聋哑人都有一个精神所在,那就是坚强
ニューズウィーク・アジア当时帮聋哑人排练,肯定遇到不少困难吧?比如沟通,肯定是个大问题。
詹晓南:困难相当多,当时负责排练是我,给聋哑人排练不是一般的困难,你说他听不懂,节奏他也不知道,所以我们只能采取跺地的方法,这是一个切入点,否则你怎么做都没有用。
ニューズウィーク・アジア这个总共排练了多久?
詹晓南:前后大概六个月的时间。
ニューズウィーク・アジア每天大概多少个小时?
詹晓南:差不多有16个小时。
ニューズウィーク・アジア高强度。
詹晓南:对,高强度。因为有8个小时是我们进行排练,还有8个小时是张继钢老师要过来雕琢,每个细节都要雕琢。然后觉得这个还不够,马上要想到如何雕琢它。所以他们每天要跳16个小时,每天要跳到180遍。一遍是6分钟,100遍就是600分钟。如果说只谈一个舞蹈的创作过程,这些意义都不大。关键就是每一个聋哑人都有一个精神所在,那就是坚强!他要做的比任何人都要好,甚至比正常人都要好。他们的就业机会很少,不像正常人。正常人有很多就业机会,但是残疾人在社会上的空间是很窄的,他们把这个机会当作人生中的事业机遇来对待。从深层次讲,他们代表着千千万万残疾人。我跟他们说:“你们21位聋哑人所创造的《千手观音》,是为你们的伙伴做贡献”。
ニューズウィーク・アジア听说您做完《千手观音》后,还出了一本关于《千手观音》的书?
詹晓南:对,书名叫《千手观音幕后的故事》,是由深圳市海天出版社出版发行的。当时上千个记者都来报道《千手观音》,我就想那都是一时的,我的目的要给参加演出的21个孩子留下具有历史意义的纪念。当他们变成父亲、母亲、老人的时候,他们可以自豪地向他们的孩子展示自己的骄傲。于是我花了3个月时间,把我每天的日志修改成书。
“艺术就是为大众服务的,你的成就来自于大众。”
ニューズウィーク・アジア我刚才看过您的艺术简历,您1987年考上北京舞蹈学院编导系,到今年有20多年了,再加上您从小学跳舞,从事这门艺术快30年了,这么多年一定有自己独到的艺术感悟和思考吧?
詹晓南:我今年51岁,从我十几岁开始学习舞蹈,后来又读华南师范、读舞蹈学院编导系、出国深造,到目前为止从事艺术工作差不多30余年。这些年我领悟,一个文艺工作者更多的是他的经验,从群众文化当中得到的经验,因为艺术就是为大众服务的,你的成就来自于大众。历史的演变、进化产生了人类,有了人类就有了人类情感,然后慢慢转换为一种方式表达。例如唱歌、舞蹈。从一开始就是人类沟通、表达情感的工具。所以一个文艺工作者应该有广阔性、大众性的符号。你认知的人越多,大众传播的就越强。另外,作为一个艺术家还应该有社会责任感。作为一个社会元素,你有义务去牺牲自己,求得大同,在从事艺术的群体当中,应该有大局意识。这也是一个文艺工作者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在生活中我们还是要宣扬主流,宣扬和谐,宣扬对国家的情感和对人类的关爱。人都是有情感的,艺术家必须要具备这种素质,你才能和所有的群体进行沟通。当然好的作品还应该有沉淀,有更多自我的修饰。
在艺术的创新摸索中飞翔
ニューズウィーク・アジア《千手观音》成功之后,您又参加了哪些大型创作?
詹晓南:2005年中央电视台4套栏目要求我做中秋晚会的艺术总监。当时片子是在湖北拍的,那个导演也是很唯美的,他看了《千手观音》后感觉比较唯美,就找到我。一见面我们一拍即合。当时那期做的很诗意化,因为我是江南人,所以有江南书生感。我觉得中秋应该是书生气非常浓的,有点诗情画意,有点小资的感觉,还有点三四十年代的怀旧风格。但是表现形式又很现代!这样三个元素一组合就确定了中秋元素的风格。和春晚绝对不一样,春晚是百花齐放,浓墨重彩,我们的是书法、是水墨画。那期节目获得了第39届美国奥斯卡电视白金奖。
后来我又和电视剧《梅艳芳菲》剧组策划一个“梅艳芳菲”的选秀活动,后来又和深圳广电集团策划了全球功夫之星选拔等,都是在不断地创新摸索。电视晚会对导演的综合能力有着很大的提升,它不仅仅考虑的是一个舞台,它还考虑到画面。电视聚百家之长,扬百家之事,让更多的艺术、人生溶为一体,共同展示。它的平台很大,所以又促使自己不断地去学习。
ニューズウィーク・アジア您最近好象在搞一个儿童的选秀活动?
詹晓南:2006年,我和与香港舞蹈团艺术总监胡嘉禄、北京音乐家卞留念合力创作了大型现代舞剧《手拉手——爱不需要语言》,当时在香港影响力挺大。全球功夫之星选拔期间,我又和少林寺结下不结之缘,从而成就了功夫舞台剧《快乐少林》的创作,然后是大型客家原创舞剧《大围屋——雪娘》。《快乐少林》的创作过程也很艰难,这个也是一个特殊群体。因为他们是没有世俗的,他们对世俗的观点是零,他抛弃了所有世俗的东西,所以你跟他交流也很难,但是我们做到了!再就是我们目前做的“童星秀场”。为什么要做一档儿童节目呢?因为儿童是祖国的未来。我们童年的时候没有这样好的机会。现在儿童非常的幸福,除了家庭良好的条件外,还有优秀老师的培养,所以从小多才多艺、聪明伶俐。但是,现在千万家培训中心培养出的孩子没有一个表现的舞台。作为一个文艺工作者,我想给他们塑造一个展示艺术才华的舞台,让他们学而有用,学而有展,通过舞台的德智体美劳展示自我才华,影响更多的孩子。现在这个节目已经接近尾声,7月10号首播,主题是“我们向上”。8月到9月的主题是“天才冲冲冲”,每个月份我们都会有个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