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ng-Hung Chen, o chinês americano mais rico com uma relação de amor e ódio
2023-07-07O que é que mais preocupa as pessoas no Congresso Nacional do Povo de 2012?
2023-07-07收藏资讯
☆ 年画成为藏界“潜力股”
随着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录入,年画遂成为被藏界日渐看好的“潜力股”。 身价扶摇直上,在拍卖会上,年画《寿星图》身价达到7万元,《三星图》达到12万元。
☆ 龙年瓷器成收藏新宠
existir2011年的保利春拍中,三件带有“皇家气息”的拍品成交额高达1.67亿元,其中“清乾隆御制宝石蓝地洋彩莲花如意万代尊”拍出了7015万元的高价。随后,在2011apelido Nian10月香港苏富比“玫茵堂珍藏重要中国御瓷选萃之二”秋拍中,一件“明永乐青花如意垂肩折枝花果纹梅瓶”,竟以1.6866亿港元成交,刷新了明代瓷器拍卖的最高纪录。
天价频传,吸引了更多藏家为瓷器驻足。俗话说“乱世藏金,盛世藏瓷”,随着中国经济发展的迅猛势头,瓷器这一中国独创的艺术品的价值也水涨船高,保持着每年20%的涨幅。因此,藏界的目光渐渐转移到当代名家瓷器上,推动了当代名家瓷器近年来价格稳步上涨。一些瓷器价格平均年涨幅达30%,还有一些名家作品的价格甚至一年上涨了3倍。当代瓷器的发展,也更进一步的拉近了藏家和瓷器的距离。
☆ 海南一男子收藏一上吨重不知名“沉木”
许先生说,他在2005年时,听说有人在万宁海边的沙土里发现了一块大木头,他去看了以后,当即就决定收藏。许先生说,这块上吨重的木头,材质坚硬,有明显的香味,不知是何树种。一位广东的收藏家看过这块树干后说,从树木的纹理等细节看,不像是海南本地的木材。也有可能是海上漂至万宁沿海,最后埋进泥沙之中,树干断裂可能有百年以上。
☆ 一民间收藏爱好者专藏罕见钱币
前段时间,1953年发行的3元面额人民币使各种“古怪”的钱币重新成为收藏界讨论的话题。诸暨一位叫周建国的藏友手头便有不少稀有钱币:1980年的角币、1949年的百元面额纸币、民国时期的金圆券、墨西哥鹰洋……不一而足。20多年前,因偶然的机缘,他开始涉猎钱币收藏,如今已收集了市面上鲜见的纸币百余张和硬币百来枚。
☆ 辽宁沈阳有人投资100万元买壬辰龙票
近日,据邮商透露,由于龙年题材一直是邮票市场的主旋律,加上二轮大版龙票(2000年发行的龙票)价格翻至5600元,有些人笃定地认为,今年龙票也会走升值路线,甚至不惜投资百万资金购买壬辰龙票。
☆ 藏石收藏热催生“奇石鉴定师”行业
记者最近在采访中了解到,与“相马”人相似,在我们的身边悄然兴起了另类“伯乐”“相石”人。这些人对观赏石有深入的研究,经常活跃于观赏石市场中,或帮助客户判定石头的等级标准,或受人之托寻找良石。随着观赏石收藏不断升温,“相石”群体还在不断扩大,并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成为了一个独特的文化经济现象。
☆ 济南人张湜收藏各类锔器
由于瓷器易碎弃之可惜,先民们发明了“金刚钻”、“锔弓”、“锔钉”,锔匠也随之成为一种职业。济南人张湜近十余年来致力于锔器的收藏研究,收藏了不同历史时期的各类锔器500多件。他说,锔器的裂纹产生于使用中的不慎,所以锔器是无法复制、不可再生的,现实中没有两件完全相同的锔器,从这个角度说,每件锔器都堪称孤品。民国初期有人将紫砂壶撑裂后锔上铜锔、银锔甚至金锔把玩。济南某古玩商称台湾有人定期到他摊位收购各类锔器,包括锔补工具如金刚钻、小锤子、锔弓等等,甚至锔匠当年用的整副挑担,一概高价收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