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eng Yonghua, embaixador da China no Japão: a Expo irá reforçar as relações entre a China e o Japão
2023-07-07As proprietárias de marcas de moda feminina recusam-se a exagerar
2023-07-07过去两年,埃及房价上涨势头迅猛,特别是在首都开罗,市区繁华地段的商品房价格已接近每平米1万埃镑(1美元=5.5埃镑),几乎比3年前翻了一番,而且没有缓减迹象。
以首都开罗为例,繁华的穆罕迪辛区每平米约为5000-7000埃镑,租一间200平米的住宅,每月需要4000-5000埃镑;200平米的商务房,每月租金则为5000-8000埃镑。
与世界各国首都横向相比,开罗的绝对房价虽然不高,但埃及国家公务员的平均工资不过500埃镑左右,收入高一些的白领月薪才两三千埃镑,这样的房价,普通百姓无法承担。
由于房价太高,大多数人选择租房,或与父母住在一起,尤其是年轻人。24岁的阿卜杜是名牌大学艾资哈尔大学英语系毕业生,现在国企工作,另外还有一份兼职,每月收入2500埃镑,在同学中算相当不错,但仍买不起房。他只好与另外3个朋友合租一间公寓,月租1600埃镑,4人平摊房租。
随着经济实力的增加,部分年轻人选择国家资助的青年住房项目。这些房子的特点是:距离远、面积小、价格低、有补贴。29岁的马吉德同时做两份工,一个月能挣四五千埃镑。他在开罗西郊的“十月六号城”买了一间62平米的青年公寓,首付7500埃镑,每月仅需月供170埃镑,20年还清,政府的补贴额度为总房价的15%。虽然上班很不方面,来回要三四个小时,但是对于一心想要自己房子的年轻人来说,这是为数不多的选择之一。
埃及靠商贷买房的门槛较高,只有月收入在2500埃镑以上的人才可以申请70平米住宅的抵押贷款;月薪超过4000埃镑的人,才可以申请100平米住宅的抵押贷款。但埃及月收入在2500埃镑以上者仅占总人口的25%。
买不起房也租不起像样房子的人只好住在贫民窟里。这里人口密集,垃圾成堆,疫病流行,但总比露宿街头要好。
贫民窟的极致,便是举世闻名的开罗“死人城”。“死人城”实际上是墓地,古埃及人的习俗是死者一般安葬在住宅附近,活人、死人“不分家”。到今天,因开罗人口拥挤,房价高涨,很多人买不起房子,只好免费住在这里。开罗有六七处“死人城”,里面居住着100多万人。
印度国大党领导的联盟政府在2009年大选连任后表示,要在5年内让居住了数千万人的贫民窟消失,原先的居住者搬到新建的廉价高层住宅,并拥有产权。然而,要实现这个雄心勃勃的目标,政府面对的恐怕不仅仅是住房问题。
据印度政府统计,印度贫民窟人口从1981年的2790万增长到2001年的6180万。孟买超过一半人口居住在临时搭建的窝棚和两三层的简易水泥小房里。由于孟买房价贵得可以排入世界前十,最贵地段价格每平米7000到14000美元,许多白领也不得不栖息于贫民窟里。
大学毕业生德文德拉·坦科就住在这样的贫民窟里。两年前,他在美国投行摩根大通谋得一个职位。“以收入来看,我们算中产阶级,但从居住条件来说,就算不上了。现在房价高得很,工薪阶层和做小生意的都买不起。你努力存钱,却怎么也赶不上房价上涨的速度,”他说。
孟买一家房产公司副主管阿舒图什·利马耶表示,即便是贫民窟,近几年房价也涨得厉害,如号称亚洲最大的贫民窟达拉维贫民窟,最便宜的房子每平米也要6700美元左右,人称“五星级贫民窟”。如今,达拉维贫民窟中心大道两旁已经出现了几家珠宝店、银行和面向中产阶级的餐馆。
作为竞选承诺,孟买所属的马哈拉施特拉邦政府计划建造320万套房子,其中100万套面向贫民窟居民,剩下的提供给无房家庭。但由政府机构牵头建设的廉价房进度缓慢。去年马邦房地产开发局仅建设了1239套公寓。
据政府数据,自1977年开始,孟买共建设了20万套此类公寓,然而很多本应分配给穷人的房子却被转手卖掉。孟买高级法院已建议政府设立独立监管机构进行调查和管理。
此外,改造贫民窟还牵涉到许多人的就业问题。全国各地的无地农民涌入孟买,在贫民窟里从事制衣、皮革、陶器、玩具和回收垃圾等产业,每年交易规模高达6.5亿美元。
裁缝阿夫塔?汗是贫民窟小业主的典型代表。他20年前从北方邦来到这里,几乎身无分文。但现在,他已经雇了几十个年轻人,都是他的老乡,每天缝制150件童装。他们吃饭、睡觉和工作的地方是达拉维贫民窟里一座小楼的二层,只能通过梯子和绳子上下。学徒每天挣200卢比——是北方邦农村薪水的4倍。
对于他们这样的小生意者,贫民窟改造工程对他们打击巨大,激起不少抗议。“若政府真想解决贫民窟问题,就不仅需要解决住房和基础设施问题,更重要的是要给这些穷人提供工作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