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itações do Congresso Nacional do Povo e da Conferência Consultiva Política do Povo Chinês
2023-07-07Liu Qian: Sonho frequentemente com fracassos mágicos
2023-07-07
2010年3月4日,中国前外交部长李肇星以发言人身分主持人大第11届2次会议记者会。在众多的中国官员中,李肇星算得上是一位“明星”,不论在什么场合,只要李肇星一出现,就会成为记者追访的目标。因为他讲的话既幽默又犀利,总能成为新闻“卖点”。在追逐李肇星的记者中,外国记者甚至比中国记者还多。一名外国记者说:“李肇星是全世界的‘外交明星’,以前他在国际舞台上大放异彩,现在他在两会上重放光芒。”
作为外交官,李肇星见证并参与了中国与世界的种种风云变幻,并被媒体誉为“铁嘴钢牙”。
那么,这位“铁嘴外交官”是怎样炼成的呢?
出身农家爱读书
在青岛胶南一中校长办公室的尹主任看来,校友李肇星当外交部长后热衷与民众互动一点也不奇怪,“他回到我们学校时就还是像学生一样,穿戴很朴素,和学校老师谈话也特别谦虚,没有一点架子。”
1940年10月,李肇星出生于山东省胶南县大珠山脚下的王家村,自幼家庭生活贫苦。小时候,因为王家村没有学校,李肇星是在姥姥家所在的瓦屋村读完小学的,他热爱学习在王家村和瓦屋村都很出名。此后,他在胶南一中度过了5年的中学时光。
据李肇星的高中同桌、青岛市海西职业学校校长沈乐亭回忆,读书时因为吃不饱,李肇星的母亲经常会挎着个小篮子,踱着小脚,步行 5里路来到学校,给他送点小玉米面饼子什么的,“我们就跟着一起吃。”虽然生活条件艰苦,但中学时期的李肇星依然利用一切时间学习,外语和中文的表现尤其突出。县城里的图书馆是中学时代的李肇星经常光顾的地方。“本来图书馆是给干部开的,不对学生开放,但肇星的好学精神感动了图书馆那个叫王晶的阿姨。”
诗人走上外交路
高考时,李肇星没有如愿进入一心向往的中文系就读,“意外”地被第二志愿北京大学西语系录取,成就了他今天的职业外交家之路。对于这个结果,无论是他的中学老师还是大学同学,都直呼“没想到”,在他们看来,从事文学工作才应该是李肇星最可能的选择。
中国社科院外文研究所莎士比亚研究专家郑土生是李肇星大学时的同窗好友,他向《时代人物周报》回忆说,李肇星当年确实曾流露过将来“要写东西写诗,当作家”的意思,大学毕业论文也与外语和文学相关,题为《狄更斯的美国杂记》。
从事外交工作的这些年中从小就热爱文学的李肇星没有荒废了写作,一直坚持在业余时间创作,因此赢得了“诗人部长”的美誉。1984年,在非洲国家莱索托工作时,李肇星为全国的少年读者写了一本散文集《彩色的土地———肯尼亚游记》。后来,李肇星又陆续出版了两本诗集《青春中国》和《李肇星诗选》。李肇星还与“莎翁研究专家”郑土生等人一起主编了《莎士比亚戏剧故事全集》,并亲自改写了其中的一章———《麦克佩斯故事》。他认为这不是他的主业,所以署名“肇星”。
英语口才超级棒
提到李肇星的口才,人们大概都会想到1999年中国驻南斯拉夫使馆被炸后他与美国政客和媒体的唇枪舌剑。时任驻美大使的李肇星,展现出的咄咄逼人和强硬态度让美国人很受震动。而在李肇星高三时的数学老师蒋树勋眼中,他的这个得意门生外语口才要比中文口才更好。“读书时我们觉得他说话不是很流畅的,他外语口才比中文口才更好。”蒋树勋老师笑呵呵地说。
李肇星的英语口语运用自如,这在外交部是出了名的。在外交部工作初期,他曾被派到北京外国语学院师从著名英语专家许国璋,那段学习经历使他的外语水平有了进一步提高。
言语犀利的李肇星被国外媒体归为“鹰派”,他的同事、外交部新闻发言人刘建超显然对这个称呼不甚认同,他说,“我们的外交不能用鹰派或者鸽派来反映,我们要坚决维护我们中国的利益,在国际事务中主张正义,这是我们外交的根本目的和宗旨所在。” 铁
血柔肠李肇星
熟悉李肇星的人,大抵都会认同他是个“性情中人”的评价。在外交部公众见面会现场,面对近乎追星似的拥挤,李肇星始终面带微笑,频频挥手致意,还专门与年长的参观者单独合影留念。这位从胶南田野里走出的外交官,身上洋溢着山东人的豪爽和侠骨柔肠。
富贵不忘本
到外交部工作后,每逢春节或元旦,李肇星都要给老师和学生时代的好友寄贺年卡或打电话拜年。而家乡的老师或同学来北京,只要没出差,他肯定要挤时间和他们聚一聚。2002年适逢母校胶南一中50周年校庆,当时已是外交部副部长兼部党组书记的李肇星,除发了贺电外,还专门为母校写了一首校歌《美丽的胶南一中》,并请作曲家谱了曲。
蒋树勋老师至今还记得,有一次,自己的“学生”在周末早晨回学校看望他,在轻轻敲门后见没有反应,就跑到操场上和小孩一起打球。“我当时吃完早饭出去送垃圾,问他怎么不进屋,他说刚才怕打扰老师休息,就在这里等着。”那时的李肇星已经是外交部新闻司司长,“他特别尊敬老师。”蒋树勋说。
满怀报国志
刘建超用“感情非常丰富”来形容李肇星,“我觉得他以满腔的热忱和对祖国的这种热爱,来从事他所从事的工作。”
同窗好友郑土生回忆,读大学时,一个星期天他和李肇星一起去爬长城,“当时我们就谈到,咱们国家有灿烂的文明,长城就是明证,现在我们国家确实需要强大起来,我们要努力学习,将来报效祖国。”当时是上世纪60年代,正值经济困难时期。40余年过去了,与李肇星爬长城时的畅想,郑土生教授至今记忆犹新。
家庭好男人
李肇星和夫人秦小梅是北大读书时的同班同学。1964年,一起分到外交部后,李肇星在新闻司,秦小梅在国际司,两人经常一起出差。在出身于外交世家的秦小梅眼中,虽然李肇星不会干家务,但却是一个好丈夫。在与外交官丈夫走南闯北的过程中,他们经常“彼此鼓励,彼此帮助”。
在外交部,部长与夫人一起手拉着手散步的画面曾经被传为美谈。当时别人以为前面走着的两个人是一对年轻人,走近一看,居然是部长夫妻俩。
关于婚姻,秦小梅曾对记者这样谈过:“爱情之树如果想永远枝繁叶茂,就必须不断注入新鲜的血液,并且将爱情转化成亲情。有了这种扎根血液的亲情,无论有什么样的风吹雨打,都无法割断它。”
他们的儿子李禾禾现在在美国一家大型计算机公司工作,早在2000年5月,当李禾禾还在美国宾西法尼亚大学留学时,身为父亲的李肇星就曾以一首诗表达对儿子的嘱托:别忘了你是谁/你是朋友的朋友/你是亲人的亲人/你是祖国的儿子/这是一切的根。
李肇星40余年写下200多首诗
李肇星在外交部工作的40多年时间里,写过200多首诗,他走过的许多国家,都留下了记录他的足迹和心路历程的作品,而他的全部诗作都始终如一地贯穿着对祖国的忠诚和热爱。
《青春中国》则是他那颗赤子心的鲜明写照,在诗中,李外长把祖国比作一位朝气蓬勃、纯真可爱的青年人,他以诚实的劳动营造自我,他平等地在全世界寻找朋友。诗中写道:“万千佳丽中/唯有你不施脂粉/一片纯情/光采照人……你是青春,百十山岳间/唯你天开地阔/平等中寻觅挚友/以诚实营造自我……你是中国!”
李肇星发表的部分诗作
“石头城”塔什干
你的名字叫石头,
贵在天然,
不论雷击电打,
经得起沧桑磨练。
你像石头,
内涵浩繁,
凝聚了千年泥沙,
挑战世纪冰川。
你是石头,
坦荡地与邻山并肩,
相互遮避风雨,
同向化日光天。
斯德哥尔摩简报
不爱文人的浮华,
喜欢工匠的平实。
挑战传统的刻板,
崇尚创新的美丽。
十四座小岛为家,
算作十四行小诗。
管淡红叫深蓝,
用炸药浓缩和平的真谛。
隆重纪念初航船沉,
幽默地炫耀海盗伟绩。
小干部的衙府坦然高耸,
大干部骄傲地节衣缩食。
打了上千年糊涂仗,
呵护着一百年昂贵中立。
外交部长李肇星经典语录
之一
李肇星嘲扁 省级干部贪污不归我管
李肇星在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期间接受媒体访问表示,陈shui扁只不过是台湾省级的一个干部,“你能不能提点工作上的问题”,贪污问题属内政,“我是是外交部长,这样好吗?”
之二
2006年全国两会上,有台湾记者问李肇星,“如果有机会当面对陈shui扁讲话,你最想和他讲什么?”李肇星立即非常气愤地回答:“我凭什么当面对他讲话,他是谁?”这一机智的回答,把记者们逗乐了。
又有记者追问:“日本媒体传您即将引退的消息是否属实?”李肇星不改其“剽悍”作风,反问记者:“你信日本人的,还是信我的?如果信他的,不用来问我。”面对李外长犀利的词锋,提问的记者只好连忙说“我信你的,我信你的。”
之三
06年人大会议开幕式结束后,在工作人员的陪同下,外交部部长李肇星大步流星走出会场。早已等在外面的记者将李肇星团团围住。虽然寸步难行,李肇星依然满面笑容。
一个新西兰记者用英文问道:中国军费上升,会不会对邻居造成影响?
李肇星反问道:“请问你知道新西兰的军费是多少吗?”
得到否定的回答后,李肇星解释说,中国的人均军费非常低,比新西兰要低。中国一向推行睦邻友好政策,和邻国关系都很好。他举例说,中国国土面积是日本的26倍,人口大约是日本的10倍,可是军费预算仅有日本的大约三分之二。
2010年全国两会李肇星妙语连珠
“三T”问题:别杞人忧天
所谓“三T”问题,一般指:存在于中西方之间的贸易问题、台湾问题和涉藏问题。
李肇星在回答如何应对这一问题时说,中国是一个有着悠久文化历史传统的国家,在很早很早以前,有一个人老是担心“天要塌下来”,所以睡不好觉也吃不好饭,顾虑重重,这就是中国的成语“杞人忧天”的来源。“我个人认为,你说三个‘T’ 的问题,不值得担忧,也没有任何理由担忧。”
西方领导人百忙中见da赖:无法理解
谈及da赖喇嘛问题,李肇星说:“西方个别领导人尽管工作很忙,自己国家的人民有那么多事要干,但是他们还是抽出时间去见da赖喇嘛,我们无法理解,中国人民听到这些消息也非常气愤。”
推荐六世da赖喇嘛诗作
如何看清da赖喇嘛的谎言?李肇星向记者建言:“我推荐你读几首诗,西藏一个著名的爱情诗人叫仓央嘉措,他是六世da赖喇嘛。在一首诗中,他非常深刻地指出,有些谎言往往看起来是非常艳丽的、闻起来是香气喷喷的,所以千万要注意。”
谈售武:兄弟拥抱,有人递匕首
谈及个别国家向台湾出口先进武器,李肇星表示:“这就相当于弟兄两个人正在拥抱的时候,有人给其中一方递上一把匕首,用心何在?”
为上海世博会“当志愿者”
谈及上海世博会,李肇星笑言:“我现在主动当志愿者了,我也可以告诉你台湾馆的位置是在园区,它的旁边是世博园艺中心,它的西侧是世博轴,东侧是尼泊尔馆,南侧临中国国家馆,省区市馆,香港馆和澳门馆。”
喜欢讨论复杂问题
面对外国记者自称“复杂”的有关经济刺激计划、互联网开放的问题,李肇星直言:“谢谢你提出的复杂问题,我就喜欢和朋友们一起讨论复杂问题,如果问题都这么简单,还需要像你这样资深的记者来参与讨论吗?”
李肇星简历
第十一届全国人大外事委员会主任委员。
1940年10月生,山东省人,1964年毕业于北京大学;1964年至1967年在北京外国语学院研究生班进修;1967年至1968年中国人民外交学会科员;1968年至1970年在山西离石、江西上高等地的干校和广州军区牛田洋农场劳动锻炼;1970年至1977年任中国驻肯尼亚共和国大使馆职员、随员;1977年至1983年任外交部新闻司科员、副处长;1983年至1985年任中国驻莱索托王国大使馆一秘;1985年至1990年任外交部新闻司副司长、司长,外交部发言人;1990年至1993年任外交部部长助理;1993年至1995年任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特命全权大使;1995年至1998年任外交部副部长;1998年至2001年任中国驻美利坚合众国特命全权大使;2001年至2003年任外交部副部长;2003年至2007年4月任外交部部长。2008年3月任第十一届全国人大外事委员会主任委员。2009年11月13日,李肇星当选为中国翻译协会会长。
是十六届中共中央委员,第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
素有“诗人外交家”之称,出版有诗歌散文集《青春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