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s exercícios militares estão na moda este verão.
2023-07-07A China empresta dinheiro aos EUA, onde é que os EUA o gastam?
2023-07-07吴黎明/文
刚刚进入8月份,一系列牵涉中东地区和平的事件接踵而来,令人眼花缭乱,中东局势似乎到了一个山雨欲来的微妙时刻。
1日,美军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马伦公开承认美国确有攻打伊朗的计划;2日,美国总统奥巴马宣布美军将于8月底结束在伊拉克的战斗任务;3日,黎巴嫩和以色列军队为一棵树发生交火;4日,传闻伊朗总统内贾德“遇袭”;5日,美国继续将伊朗列入支恐名单……
中东局势可谓扑朔迷离、一日多变。然而,这些看起来孤立的事件又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巴以问题、伊拉克问题和伊朗核问题相互纠结。在这些“乱象”之中,人们不难发现:一些国际势力在这里汇聚,以色列与阿拉伯国家、西方与伊朗之间多番角力,美国在中东翻云覆雨。
这些“乱象”之中现阶段比较突出的是美国与伊朗的对峙。安理会6月份就伊核问题通过决议,决定对伊实行第四轮制裁。然而,美国及其盟友先后宣布更严厉的单边制裁,这大大削弱了联合国多边措施的效力。尽管伊朗7月26日表示愿意与“维也纳小组”以及国际原子能机构重启谈判,美国却以“有攻打伊朗的军事行动计划”回应。无论此举是“心理战”、还是“虚晃一枪”,其实际效果无异火上浇油,不利于伊核问题解决和中东局势稳定。而美国继续将伊朗列入“支持恐怖主义组织名单”虽然不出人意外,但只会使美伊鸿沟更深。
随后发生的黎以交火表面上看颇为诡异,但实际上其中潜台词意味深长。德国《明镜周刊》网站分析说,下令开枪的黎巴嫩军官受真主党影响,而伊朗是真主党的支持者。换言之,一些国际势力在通过一棵树显示力量。
与此同时,美国在战略上有进有退,在对伊朗强硬的同时又宣布从伊拉克撤军。在伊拉克安全形势并未根本好转、“基地”组织有复苏迹象的背景下,美国决定撤军不禁让人浮想联翩。《纽约时报》讽刺说,奥巴马宣布要让伊拉克战争“负责任地结束”的当天,武装分子就袭击了伊拉克一个安检站,杀死5名警察。一些媒体问:除了服从于美国中期选举的需要,白宫是不是在考虑要腾出手来对付其他目标,包括伊朗?
奥巴马政府上台后,外交战略有所调整,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公开宣称要多运用“巧实力”。人们看到,美国在中东翻云覆雨,挑起各方矛盾为其利益服务,让“巧实力”这张牌有了新的诠释。
目前,导致黎以交火的那棵树已经被砍除,但人们尚未找到缓解中东紧张局势的钥匙,中东“乱象”依然没有和缓迹象。展望未来,伊朗与西方就核问题的谈判仍未定夺,巴以直接谈判遥遥无期,联合国即将公布黎巴嫩前总理哈里里遇刺案的调查结果,美国军人即将告别幼发拉底河……一系列诱因也许都会导致中东局势再度“变脸”。
中东地区是连接东西方的要地,也是世界能源的重要来源,中东地区的和平与稳定牵涉世界人民的福祉。冲突与战争谁也不愿意看到,美国也罢、伊朗也罢、以色列也罢,运用大智慧,消除恩怨,寻求破局之良策,方是中东之福,世界之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