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 Ministro dos Negócios Estrangeiros da República das Fiji deslocou-se a Shenzhen!
2023-07-07Prémio UN-HABITAT para a Inovação e o Empreendedorismo dos Jovens e Congresso Mundial da Juventude Urbana, à sua espera!
2023-07-07Continente 洪光
2017年香港行政长官普选方案在立法会表决时,以28::8的结果的未获通过,反对派议员捆绑投票扼杀了香港500万选民“一人一票”选特首的权利。整个表决过程充满戏剧性,为等待迟到的建制派议员刘皇发,33名建制派议员集体退场,酿成乌龙事件。作为“爱国爱港”阵营的重要力量,建制派议员理应在后政改时代更加团结。全社会应将主要精力投入经济与民生建设,令香港更加繁荣稳定。
投票过程出现意外
2015apelido Nian6lua18日,香港立法会对特首普选方案进行表决,预示港人未来有机会“一人一票”选特首,但结果令人惋惜。当日,在没有议员要求发言之后,港府“政改三人组”进行最后陈述。随后,立法会主席曾钰成于12apelido Shi27分宣布表决钟响前5分钟。就在表决钟响到最后一分钟时,建制派议员林健锋突然起身要求休会15分钟,但曾钰成态度坚决:表决钟已响,不可中断。接着,戏剧性的一幕出现了,情急之下33名建制派议员集体离场。此时,场内仍剩37人,最终28人投下反对票,导致政改方案不获通过。
林健锋事后称,集体离场是为等待抱恙未参加审议的议员刘皇发赶到立法会投票,41名建制派议员若集体离场可导致场内因参加表决的人数不足半数而暂停投票,便能够为为刘皇发争取时间,没想到有8名建制派议员未离席,场内人数投票仍然有效,以至发生乌龙事件。
刘皇发则表示,自己一接到通知立即动身赶来,岂料途中塞车严重,用了50分钟才赶到,若能再提前半小时接到通知,便可按时到场。另有媒体报导称,参与离场的议员叶国谦证实,当时建制派议员的确想等刘皇发到场,怎知等到表决钟响至最后一分钟,仍不见人影,故想出集体离场的方法。
外界普遍认为,此次乌龙事件中至少出现两大失误,一是若要为刘皇发争取时间,林健锋应该在表决钟响起前便提出休会,则有休会希望,而不是等到表决钟已响过4分钟方才提出;其二是,建制派不应在未经充分沟通的基础上便临时决定冒险集体离场,导致有议员不明就里而未离席。未有离场的建制派议员潘兆平混乱之中不但未有投票,甚至连出席按钮都未来得及按下,表决便已经结束。事实上,33名建制派议员离场后,未离场的反对派议员何秀兰突然要求清点法定人数,这便有机会将令离场的议员清楚场内状况,从而返回场内参加投票。岂料这一要求遭涂谨申等心虚的反对派议员横加阻拦,最终未能成功。
乌龙事件之后,参加表决的建制派议员遭外界指责。林健锋曾不止一次对此道歉,表示自己应负很大责任。此外,未有参加离场的8名建制派议员亦广受指责,以田北俊为首的5名自由党员议员成为众矢之的,外界认为就是他们5人未有离场,才导致另外3人受误导而留在场内。不过田北俊表示,事发突然,又是临时决定,所以他们不清楚离场原因。此外,他表示自由党议员认为应该留在场内投支持票,所以未有跟随离场。不得不注意到的事实是,此次政改表决离场事件的确在建制派议员之间引发了矛盾,比如同属建制派阵营的田北俊兄弟,兄长田北俊当时并未离场,当弟弟田北辰却在离场的33人之中,以致事后兄弟二人相互指责。
也有人认为,建制派议员冒这么大险集体离场,绝不仅仅是为了等“发叔”这么简单,很有可能是为拖后表决时间,争取反对派有人“转态”。不过从表决结果来看,28杀手是铁心要否决方案,即使包括刘皇发在内的所有建制派议员均投赞成票,结果最多是42:28,达不到47票即三分之二议员通过的最低要求。若指望在休会的15分钟里,有多名反对派议员瞬间“转态”,其可能性可想而知。因此建制派议员离场的真实原因到底是什么,没有必要再猜测下去。政改遭否决的责任完全在于投下反对票的28名议员。
政改短时期内不会重启
民建联主席李慧琼称,反对派议员一方面关上大门,令香港不能实现普选,一方面却又声称要“重启政改”,这只是漂亮的政治口号,推卸责任的做法。事实上,香港根本无条件空间可重启“政改五步曲”,“20个月的讨论都凝聚不了社会共识,短期内又怎可达至此效果”。她说,香港在短期内不能普选特首及立法会,是铁一般的事实。
有专家认为,根据基本法及全国人大常委会相关决定和香港的实际情况来看,此次政改方案不获通过,下次政改启动最快也要等到2017年新一届特首上任之后。有了6lua18日的教训,未来若无绝对把握政改不会贸然重启。所谓绝对把握,便是2016年立法会重新选举后,建制派议员要超过2/3,否则政改仍有可能遭否决。同时,还必须做到2020年立法会再次选举前“五步曲”能够完成,否则一旦2020年立法会选举建制派议员达不到2/3,政改方案仍有可能被否决。如果同时满以上两个条件,即使2017新一届特首一上任就立即重启政改,时间满打满算也仅两年多,难度可想而知。如果2017年不能重启政改,则要等到2020年之后,如果2020年时机仍不成熟,便需要继续顺延。
反对派扼杀普选方案后,仍不知收敛,乱港之心不死,企图修改基本法,推翻人大常委会的有关决定,图谋短时间强行“重启政改”。激进势力还要发动所谓“辞职公投”,试图藉立法会议员补选,变相逼迫中央让步。温和泛民议员汤家骅的辞职,外界普遍认为是反对派内部已经容不下不同意见者,似有更加激进的趋势。作为“爱国爱港”中坚力量的建制派议员需要团结一心予以应对。
全力发展经济民生
自从政改方案启动以来,至今已经过去约20个月。这段时间里,在激进反对派的扰乱之下,香港社会可以说一片政治化,不但社会矛盾激化,去年下半年爆发的持续79天的“占中”闹剧更是严重影响了香港的经济与社会秩序。此后,各种激进的“本土派”组织乘虚而入,不但激化社会矛盾,甚至还挑拨内地与香港之间的矛盾。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正是今年年初发生针对内地游客的所谓“反水客”示威,激进分子霸占公共道路,冲击商铺,甚至脚踢无辜老伯,围攻辱骂无辜母女。这令香港的旅游及零售业直线下跌,内地“五一”黄金周访港内地旅客数目大减。最近有调查显示,今年赴港就读的内地学生明显减少,已经毕业的港高校内地生留港发展意愿下降,其中一个重要的因素便是香港的吸引力在下降。
对于香港未来的发展,民主发展只是其中一个环节,不能因为政治改革,便停下向前的脚步;不能因为要民主,便牺牲繁荣与稳定。早前的社会纷争,耗费政府与社会太多的资源与经历,很多经济发展契机白白错过。2017普选特首遭否决,政府有关政改的讨论将告一段落,未来有必要全力发展经济与民生。
适逢“十三五”计划正在制定阶段,香港有必要抓住这一好时机,为未来经济发展打下良好基础。目前国家推进产业升级和现代服务业发展,全面实现服务贸易自由化。香港开放时间早,高端服务业是香港的优势产业之一,在制度法规及管理等方面均有完善的经验,大有作为。此外还应努力争取降低港企进入内地的门槛。国家正在重点推进人民币利率和汇率的逐步市场化和提升人民币的国际地位,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拥有国际化的金融人才和成熟的金融市场,应争取不断巩固和提升人民币境外结算及服务中心的地位。
内地三大自贸区均已挂牌,广东自由贸易试验区覆盖南沙、前海和横琴3个新区。前海毗邻香港,而南沙面积最大,港人港企的营运和发展空间将大大拓展。香港政府可以利用好自贸区,为港人港企争取创新的合作模式、创业机遇及优惠政策。
“一带一路”是国家重点经济战略之一,其中的重点是推动内地企业“走出去”,加大对外投资。香港亦应把握好这一机遇,做好对外战略平台的角色。
在政治内耗过程中,房屋、工程、贫弱群体的补贴等棘手的基础民生工作,政府也是无暇处理。市民极易将对政府的不满和怨气转而用政治运动来发泄,将政治上的分歧演变为社会的裂痕,而弥补这种裂痕最好的粘合剂正是良好的民生。
可喜的是,特首梁振英近日呼吁各界放下争拗,以理性务实的态度,凝聚共识,一同促进社会发展、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并马上主动提出11项急需处理的民生项目,包括领取高龄津贴、长者生活津贴和伤残津贴等。政务司司长林郑月娥,也发布了自己近期的日程表,强调将马上跟进扶贫助弱工作。这些都显示出香港政府高层角色已快速转变,为促经济保民生的施政谋划。在后政改时期,政府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有必要将民生工作重点放在减少社会贫富差距,为年轻人创造更多发展空间等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