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钟泰:香港应借十二五开局筹划“后十大”基建
2023-07-07香港保险业三剑客:一切源于坚持
2023-07-07 反腐话题年年提,但反腐的方式和渠道却变得多种多样,尤其是网络、微博、手机等新兴媒体也渐为反腐倡廉的一个不容忽视的渠道。他们的势头强劲,效果颇佳。专家表示,反腐败的网络治理模式需要从政府部门渐渐走到社会、民众之中。
网络反腐战绩累累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廉政研究所副所长、副教授杜治洲日前撰文称,近8年来中国内地有25个省(或自治区、直辖市)出现过网络反腐事件,共计118起。2008年至今,每年网络反腐事件都在10起以上,2009年为14起,而2011年尤其突出,达到近50起。
2011年,微博反腐尤其耀眼。据媒体统计显示,除个人在微博上揭露身边腐败行为外,党政机关、公安司法机关也纷纷加入微博反腐队伍。
杜治洲认为,我国网络反腐呈现出越来越强劲的发展势头,网民的参与权和监督权得到了越来越充分的体现,反腐败机构应该更加关注和推进网络反腐。他指出,由于网络反腐关注的领域几乎涉及各个行业和领域,排在前三位的领域分别是干部的生活作风、三公消费和贪污受贿,这表明网民对于官员的日常行为关注较多,对官员的言行举止和生活作风问题较为敏感。
中央首肯网络反腐
“我们处在数字化时代,网络、微博、手机等新兴媒体是老百姓参与反腐倡廉的一个不容忽视的渠道。”1月16日,中央纪委廉政理论研究中心副主任孙志勇做客人民网谈当前反腐倡廉形势时说,这些年,中纪委监察部收到的大量案件举报线索,有不少来自于网络这个重要途径。中纪委的有关部门对网友提供的线索进行了核查,发现了一些腐败问题和不正之风,收到了好的效果。
中央对于互联网、微博等新兴媒体的积极性作用是肯定的。孙志勇说,“所以,今年的中纪委全会报告中,强调了互联网、微博博客等新兴媒体在反腐倡廉建设中的积极作用,提出要加强反腐倡廉网络舆情的收集、研判、处置工作,发展健康向上的网络文化,发挥广大网友在惩治和预防腐败中的积极作用。”
目前,监察部网站已实现了全国举报网站的统一联网,使网上举报成为接受群众信访举报的重要渠道。
有专家指出,互联网监督提供了防止腐败扩散的一种氛围,渠道畅通,网络反腐的参与主体空前广泛,本身也是对公民自身的一种反腐教育。
网络反腐:引导+管理
尽管2011年网络反腐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但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博士刘力锐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认为,在某些方面还可以更进一步开发网络反腐的潜力,应加强对网络举报人的保护力度,提高网络反腐信息的生命力,形成网络反腐与制度反腐的无缝对接。
“反腐败的网络治理模式需要从政府部门的‘独奏’向政府部门、社会、网友的‘协奏’转变,需要民间反腐与政府部门反腐的无缝对接,实现公民私人行为和国家公共权力的相互促进。无论是单一的官方反腐还是单独的民间反腐都难以取得成功,民间反腐需要借助官方反腐机构的权威及机制查处腐败分子;而官方反腐机构则要借助民间反腐力量扩大信息来源,提高打击腐败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刘力锐说。
据记者统计,截至目前,仅在某一商业网站微博上开通的以“反腐”为主题的微博就超过500个。但这么多微博对反腐败起了多大贡献,并不好衡量。
“微博反腐必须增强法律意识,因为可能会侵犯别人的合法权益,有时甚至会导致自己的行为是非法或是违法的。”
网络反腐本身是一把双刃剑,其确实具有积极作用,但同时可能危及公民、集体的权益和国家安全。为此,为了避免网络反腐的消极面,有关方面应采取积极措施,努力将网络反腐纳入法治轨道。
第十七届中央纪委第七次全体会议强调,要健全网上舆论引导机制,发挥互联网等新兴媒体在促进反腐倡廉建设中的积极作用。有专家分析指出,这是中央对互联网等新监督手段的关注和积极面对。我国在重视网络反腐的同时,也需要对其进行引导和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