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香茗话“五同” 真诚交流谋发展
2023-10-25孙克利艺术简介
2023-10-30本网讯(刘和平 王琦利)妙手十指,绣千古于神奇,针线溢魅力,蕴美好憧憬于绣品。位于中国四大名绣(蜀绣、苏绣、粤绣、湘绣)之首的蜀绣,代表着川渝地区的刺绣技巧方法风格。其针法特点为,晕针、参针、沙针、散套针、滚针、锦文针等见长。刺绣过程讲究紧密柔和,车拧到家,针脚整齐,以其精致细腻的针法和鲜明的色彩而闻名。丝绸和丝绸制品为蜀绣的主要原料,

四川省乐至县一位从事20余年的刺绣工作的绣娘——陈红英,近年来,以她精湛的工匠技艺,脱颖而出,一跃成为蜀绣界中的一支“独秀”。热爱刺绣的陈红英,师从四川蜀绣大师曾祥芬,后又继续深造于苏绣大师陈小华门下。学得两位大师真传的陈红英,非常勤奋刻苦,学习钻研刺绣手工艺一发不可收拾,如今的她,不仅针法娴熟老道,而且擅长刺绣出各类人物、花鸟、山水、动物等作品。2020年12月经四川省乐至县人民政府审批,陈红英绣坊为第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古蜀绣庄。

绣品陈毅元帅
2023年10月20日在资阳市科协、组织部等部门组织的“第十届资阳市乡村振兴乡土人才创新业大赛”上,陈红英荣获大赛“金牌”和奖金。在她的介绍中,了解到蜀绣有1000多种针法,通常所用的100种,基本常用的12种。其刺绣到成品流程为:选稿、勾稿、上绷、配线、刺绣、框裱。近年来,在乡村振兴,拉动就业创富的进程中,陈红英从2011年至2012年先后培训了800来位绣娘。下步她将采取“组织+培训带动+绣娘参与”的模式,计划带领1000多名会员发展刺绣业,预计年销售80万件,预期效益1500余万元,在坚持开发保护、传承转化、融合发展的思路下,争取把乐至刺绣作为助农增收的重要产业,推动非遗项目产业化发展,聚力打造“中国桑都”文化品牌,开发出民俗文化、真人刺绣、挂件玩具、旗袍、儿童服饰、家装摆件、伴手礼、八大系列、300多种深受当代人喜欢的新绣品。为此,陈红英采取“协会+合作社+绣娘”的模式,引导25个乡镇开展刺绣合作社发展,实现留守农村妇女家门口就业机会。

绣品老虎

绣品猫咪
2023年10月乐至蜀绣被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厅列为“第八届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非遗体验基地”名单中。同月,作为四川省手工编织协会会员的陈红英(乐至县南塔街道)成为受到中共四川省委宣传部“关于四川省第三届乡村文化振兴魅力竞演大赛通报表扬”的百名文化能人中的一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