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下一站:徐景安
2023-07-07热钱为什么狂炒普洱茶
2023-07-07
文字:黄静琳
导语:
说服自己相信,每个老朋友的离去,只是去远行。
一个可爱的老头,眼镜夹在鼻头上,说话啰嗦,随身的包里永远能掏出3本以上的美食书。
他能在自己的小厨房里,像个魔术师一样,无声无息变出一桌华丽丽的燕鲍翅大餐。
他提着个装满调料的旧塑料袋,天南海北地飞。因为每天都有许多人,通过不同的手段找到他,等着吃他做的一餐豪华私房菜。
爱吃,会吃,研究,并且孜孜不倦。
国内民间美食界的代表人物。
土哥,一路走好。
PART1
回忆切片
A
快手操刀
第一次去土哥家吃饭,见他每隔一会从厨房变出一盘大菜,耳边却听不到任何煎炒烹炸的声响。一切进行如此无声无息,令一席人都对他的小厨房充满了好奇。
待到好不容易把头探进去偷看时,才发现里面只是刚刚够一个人转身的袖珍小厨房。一个双头煤气灶,还有一个简易的单头小灶。三火齐下,上面的汤煲、沙锅之类全都烧着东西。而包括鱼、虾和青菜之类绝大部分菜,都是土哥用一只小小的平底锅做出来的。
及至一碟虾酱通菜上桌,碧绿脆生,既有颜色又有口感。在酒楼带着鼓风机的大灶上颠几下勺出锅可以想象,用小平底锅悄无声息地把青菜炒到如此水准,对土哥厨艺的钦佩,正是从那盘青菜开始。
B
平淡是真
土哥每次应邀去为国内名流政要烹制家宴,全部家当只是一只破塑料袋,然后就匆匆去赶飞机。
塑料袋里是各种形状的瓶瓶罐罐,土哥在这些用过的小瓶子里,装着自己从全世界淘来的宝贝调料,虽然一样一点点,可能就是几桌大宴的重要灵魂材料。
他曾单枪匹马去做30个人的宴席,也不过花了半天时间。一般6个人以内的饭菜,他轻轻松松2个小时就能搞定,鸡鸭鱼肉鱼翅鲍鱼炒菜主食一应俱全。
一只小瓶里,倒出一些难辨踪迹的粉末颗粒。包含日本东南亚香港国内多重调料,无宗无派。土哥做菜可以在瞬间化平淡为神奇,常常依赖的正是这些原创的神秘武器。
C
师从典籍
土哥五十多岁开始迷恋厨艺,短短几年时间,厨艺出神入化。他的秘诀只有一个,嘴上吃喝之余不忘钻研,家中相关典籍汗牛充栋。会吃懂吃,还能引经据典。
土哥迷恋的书籍,大都可以归为传统饮食文化门类。家中藏书几百册,随身永远携带2至3本,各种时间、跳跃式阅读,可以同时看几本书。
“老祖宗把什么都研究透了,看看这些书,什么问题都能找到答案”,土哥总把这句话挂在嘴上。他会时不时跑进卧室里,找一本书出来。然后一边戴老花镜,一边告诉你,那个什么鲍鱼那个某某鱼翅的做法,这书里都讲的清清楚楚。
土哥买起餐饮书籍来,可谓挥金如土,家里也有一个博杂的资料库。《随园食单》、《调鼎集》是土哥藏书中极力推崇的两本烹饪古籍。翻开看时,看到其中很多页别着书签,书上圈圈点点,竟然都是做的笔记。
PART2
土哥推荐的书
l 朱振藩《食味万千》
土哥之所以喜欢这套书,因为其既有文化方面的深度,知识涉猎面又极广。朱振藩深好文史,酷爱书法,喜读兵书,同时醉心于美酒佳肴,本身就是一个很丰富的人。
能写出好的餐饮文章的人,须有足够的文化修养,自幼良好的家境,品味过的美食高低跨度要大,且有足够的闲情来研究。许多人写美食,但大都流于表面情趣,不如朱振藩的有深度。
l 《调鼎集》
清人根据散失在民间的资料,整理而成的民间美食大菜谱,是中国三千年美食的一个大总结,是真正中国饮食文化的精华。
土哥语录
l 老祖宗太厉害了。很多菜的做法现在已经失传了,还有很多人在盲目的自己研究,其实翻翻这些古书,会发现,老祖宗什么都懂,早就都替我们总结出来了。
l 最近我又去给。。。做饭了,那些人吃了我做的饭,都喜欢。
l 最近我又找了一本。。。书,里面关于。。。写的特别好。(一定是关于美食方面的)
l 建议你去看一本。。。书,里面关于。。。的部分很有意思。(永远是关于美食方面的)
l 什么时候你来我家啊,我做东西给你吃。。。(遗憾,再也吃不到土哥做的美食了)
土哥生平
土哥,本名李新民,祖籍河北,是老红军李尔重之子。 家中排行老三,因出生武汉,原名李汉生,此后李尔重为一女三子分别改名利民、为民、新民、亲民,希望子女“做有利于人民的事;为人民服务;当好新中国人民的一员;永远与人民相亲近”,遂用李新民此名至今。
上世纪80年代末,李新民曾任深圳上林苑酒店经理。
2007年9月3日开始,李新民担任在香港上市的中策集团有限公司执行董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