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基斯坦驻穗总领事:恐怖主义不会影响到我们参加大运会
2023-07-07「健康教母」马悦凌的「吸金大FA」
2023-07-07乱世豪门:卡扎菲家族
不管西方如何看待卡扎菲及其家族,但不得不承認,他們一家的公眾形象是完全與西方接軌的。那麼,卡扎菲七個兒子和一個女兒,曾獲取並分享了怎樣的權力與榮譽?
老大:低調的電信業大亨
?卡紮菲的大兒子名叫穆罕默德,是卡紮菲家族最鮮為人知的一個人物。1969年9月,卡紮菲即將與髮妻法蒂赫離婚。可就在這時,他們的長子穆罕默德出生了。或許是因為前妻兒子的身份,穆罕默德從小就謹言慎行。
儘管對外低調內斂,而且註定無望繼承卡紮菲的權力遺產,穆罕默德得到的經濟上的實惠也不少,目前他是利比亞電信業的掌門人——利比亞郵電總公司主席,面控制著國家通訊業。同時他還擁有一家同可口可樂公司結盟的大型飲品公司40%的股份。此外,穆罕默德還擔任利比亞奧會主席。
老二:預定的接班人
在卡扎菲的眾多子女中,最受矚目的,永遠是這個兒子賽義夫。雖然沒有正式的官方頭銜,但他卻在利比亞擁有非凡的影響力。儘管他公開批評過父親,但卻被視為是卡扎菲最有希望的接班人。
賽義夫,在阿拉伯語里,這是「伊斯蘭之劍」的意思, 他是卡扎菲和第二任妻子的長子,在卡扎菲的子女中排行老二。1995年,賽義夫在的黎波里的法塔赫大學取得建築與工程學學位,並由此獲得「工程師賽義夫」的美稱。不過,他的父親並不對他的建築才能表示讚賞,還曾責備他把酒店、清真寺和旅館的建築風格雜糅在同一座建築里。
5年後,這個剃著光頭、有點花花公子樣子的高個子年輕人,在奧地利維也納獲得國際商學院管理學位。就是在那時,他跟後來的奧地利極右派領導人約爾德·海德爾成了好朋友。
賽義夫稱他自己是最值得信賴的外交大使,是意志堅定的改革派,並一直致力於改善利比亞和西方國家的關係。
2000年,他在一次與菲律賓極端主義分子談判中成功說服他們釋放挾持的人質,由此奠定了他在政壇的基礎。賽義夫還代表利比亞也參與了對1988年和1989年洛克比空難中遇害的法國飛行員家庭進行賠償的談判,並達成了賠償協議。
自幼受到西方教育的賽義夫也擅長和西方媒體打交道。2002年,他曾告訴媒體,「我們的頭號政策:第一是民主,第二是民主,第三還是民主。」
然而,隨著這次動蕩的升級,賽義夫強硬的另一面也被人們所認識。
「我們將戰至最後一秒,戰至最後一顆子彈。」面對當下利比亞突如其來的局勢,他在一次演講中說,「利比亞不是埃及,也不是突尼西亞。」
老三:疯狂的足球玩家
三兒子薩阿迪今年37歲,酷愛足球的他目前是利比亞足協主席,也曾是意甲前職業足球運動員。
從孩提時代起,薩阿迪就與足球結下了不解之緣,見了足球就忘記了一切。他自認為有過人的「足球天賦」,說自己擅長踢左前鋒和中鋒的位置。後來,薩阿迪被選送進國家隊,成了利比亞的國腳。隨後,他又「空降」義大利,先後效力於佩魯賈等多支甲級球隊。當然,薩阿迪出名並不是因為球技有多麼超群,而是因為他是卡扎菲的兒子。
儘管薩阿迪的水平在很多專家看來還夠不上「職業標準」,但為了圓足球夢,他不惜花重金聘請阿根廷前足球教練比拉爾多、短跑名將本·約翰遜等人當顧問和教練。
但鮮為人知的是,薩阿迪還是一支安全部隊的指揮官。
老四:拥有利比亚最高军衔
老四穆塔西姆-比拉畢業於的黎波里法塔赫醫學院,後來在埃及軍事學院接受過訓練。據說,他喜歡獨處、善於思考,處事穩重。原本可以成為一名職業醫生的他,最終選擇入伍,成為一位職業軍人,軍銜與他父親一樣是上校。自2007年以來,一直領導著利比亞國家安全委員會。
2009年9月25日,穆塔西姆駕駛著一輛「保時捷」。他因為在經過香榭麗舍大街時超速並企圖闖紅燈,被巡邏的警察發現。警察隨即駕駛警車展開追逐。最終,警察在25日凌晨2時左右追上了穆塔西姆的車,便命令他下車接受訊問。但就在此時,另外兩輛汽車迅速趕到,裡面坐的都是穆塔西姆的保鏢。他們下了車,試圖阻止警察向穆塔西姆問話。一場口角隨即展開。據悉,一名警官被保鏢多次推搡擊打,導致受輕傷。
眼看事情越鬧越大,穆塔西姆的兩名保鏢因為行為過激被「請」進了附近的警察站。穆塔西姆因為享有外交豁免權而免於拘捕。不過,為把手下「保」出來,在6時30分左右,穆塔西姆又趕到警察站,與警方交涉。利比亞駐法國外交使團也派出代表,在稍晚些時候趕到警察站,向法國警方正式道歉。兩名保鏢隨即被釋放。
老五:公认的坏孩子
五兒子漢尼拔34歲,目前供職於一家石油出口公司。漢尼拔曾在專管石油出口的利比亞國家海上運輸公司任職。他是非不斷,多次被爆涉足暴力事件。2005年,他在巴黎被指控毆打懷有身孕的女友;2008年在日內瓦被捕,原因是涉嫌襲擊兩名僕人。
利比亞政府2009年12月25日指責瑞士警方去年逮捕利比亞領導人卡扎菲之子漢尼巴爾·卡扎菲時過度使用武力。
漢尼巴爾·卡扎菲夫婦2008年在瑞士日內瓦涉嫌毆打兩名傭人,遭當地警方逮捕。
利比亞外交部25日在網站上發表一份含有27項關於漢尼巴爾·卡扎菲遭逮捕時受到不公正待遇的清單。按利比亞方面說法,瑞士警方在逮捕行動中打破一扇門,用槍指著漢尼巴爾·卡扎菲,20名全副武裝者將他帶走。漢尼巴爾·卡扎菲還與另一人被關在同一間牢房內,身體受到傷害。瑞士尚未對利比亞的指責作出回應。
老六:禁衛軍首領
在卡扎菲的7個兒子中,哈米斯·卡扎菲應該是最神秘的一個,也是最具「軍事實力」的一個。履歷顯示,年輕的哈米斯在利比亞局勢動蕩之前一直在讀書。早年從利比亞的黎波里軍事學院畢業獲得學士學位後,哈米斯便被送往俄羅斯,先後在伏龍芝軍事學院以及俄羅斯最高軍事學府俄聯邦武裝力量總參謀部軍事學院留學,最終成為軍事學博士。
2010年4月,戎馬出身的哈米斯來到西班牙,進入馬德里IE企管學院攻讀國際工商管理學位。但這次留學只持續了一年。2011年3月,IE學院將哈米斯開除,理由是「參與攻擊利比亞民眾」。良好的教育讓哈米斯看上去溫文爾雅,而且沒有傳出過任何緋聞,也不像其他兄弟那樣流連於各式舞會與交際場所。但IE學院給出的開除理由,卻讓人們嗅到了哈米斯身上的一絲「血腥」。
1986年4月15日,美國對利比亞突然實施轟炸,3歲的哈米斯在巴伯阿季札軍營被炸彈碎片擊中頭部。也許正是此次受傷使哈米斯的心裡種下了對「帝國主義」的天然仇恨,長大後長年軍事訓練的磨礪更使他的性格和手段變得越來越強硬,成為利比亞反對派口中「嗜血的哈米斯」。
2011年2月,哈米斯前往美國參加由美國國務院批准組織的一次商業實習活動。該活動原定為期4周,但局勢的惡化使哈米斯無心繼續,中途返回利比亞,挑起利比亞軍隊第32旅的指揮重擔。從此,第32旅的活動不斷出現在西方報道中,有人說目睹第32旅與反政府武裝激戰,有人說這支部隊與平民發生了嚴重衝突,還有人說在第32旅面前,任何反叛分子都難以逃脫被殺的厄運。這些報道真假難辨,但在西方人眼中,「嗜血的哈米斯」無疑成為政府軍最富有指揮才能的指揮官,他指揮的第32旅成了西方聯軍的眼中釘和利比亞反政府武裝的死對頭。
獨女阿伊莎:中東貝·布托
此時此刻,和哥哥們的焦灼神情不一樣,將頭髮染成金色的阿伊莎看上去相當美艷動人。
當她的哥哥賽義夫在高呼口號,「我們將戰至最後一秒之時」,阿伊莎則在前線依然保持迷人的微笑。「我會堅守在這裡,」她表示。表面上看似優雅的她,實則和父親一樣固執倔強。
作為卡扎菲的獨女,阿伊莎從小就深得全家族的寵愛。相比起七位兄弟的行事風格,她在舉止上顯得更加溫文爾雅。加之長相酷似美國超模辛迪·克勞馥,阿伊莎被阿拉伯媒體譽為「北非的辛迪·克勞馥」。
天生麗質,加以家族不遺餘力地為其塑造對外的美好形象,阿伊莎作為阿拉伯世界名媛的代表,總是會成為時尚八卦雜誌的焦點。和約旦王后拉尼婭一樣,她永遠不缺少新聞。就在今年1月,還有一些小報放出消息,盛傳阿伊莎和義大利總統西爾維奧·貝盧斯科尼有曖昧關係。不過,最後證實,這只是義大利一間報館嘩眾取寵的小道消息而已。
當然,更讓媒體們感興趣的,是阿伊莎酷似父親卡扎菲的行事風格。雖然是女兒,但是阿伊莎和父親一樣,以持強硬立場著稱。「支持聖戰」、「反對投降」是她經常掛在嘴邊的口號。
她作為卡扎菲的特使,與當時的伊拉克總統薩達姆·海珊進行秘密會談。談及這次訪問,阿伊莎不無得意:「我覺得這次出訪就像從一間屋子到另一間屋子那麼簡單。」
不過,萬人迷「辛迪·克勞馥」的華麗時代已經終結,卡扎菲面臨政治生涯最大的一場危機,其女兒也變成了「北非的貝·布托」,一個不得不與家族盛衰共命運的女人。
老八:沒名氣的賽義夫·阿拉伯
被炸死的賽義夫·阿拉伯是卡扎菲最沒有名氣的一個兒子,現年29歲,在卡扎菲兒女中最小。據說他住在德國慕尼黑,是一名學生,尚未完成學業。
賽義夫·阿拉伯是卡扎菲最默默無聞的兒子。據英國《每日電訊報》報道,2008年賽義夫·阿拉伯的法拉利跑車因為廢氣排放問題被德國警方扣留。媒體報道說,他現在正在慕尼黑求學。
利比亞政府發言人穆薩·易卜拉欣說,北約戰機炸死了卡扎菲的小兒子和3個孫子,但卡扎菲躲過一劫。
易卜拉欣說,一架北約戰機投下的至少一枚炸彈擊中了29歲的賽義夫·阿拉伯·卡扎菲在的黎波里的住所,當時卡扎菲和夫人正在那裡。
他說,賽義夫·阿拉伯曾在德國一所大學學習,但尚未完成學業。易卜拉欣說,賽義夫·阿拉伯當時「正在跟父母和侄子侄女及其他客人聊天,他沒犯罪,卻無緣無故被炸死」。
養女哈娜:1歲半即夭折
卡扎菲還有一位養女哈娜。不幸的是,在1986年美國發動的一次斬首行動中被炸死。當時美國以利比亞支持恐怖主義為理由對利比亞發動了空襲行動,卡扎菲幸免於難,但當時只有一歲半的哈娜被炸身亡。至今,卡扎菲的住所還留下燒得發黑的框架,作為美國轟炸利比亞的罪證,供外國代表團參觀。不過也有消息稱這個所謂的養女是死後才被卡扎菲「收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