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velado: as 10 obras de arte mais roubadas do mundo
2023-07-07lit. na batida, separamo-nos, cada um feliz à sua maneira (expressão idiomática); fig. rutura (de casamento ou de parceiros de negócios)
2023-07-07
“中国的性价比已不再让我们满意。”
随着中国向产业价值链上游移动,不少时装品牌在本土周边发掘合适的供应商,这些国家逐渐成为新的时装制造业中心。
虽然在中国采购的成本不断增加,但仍然不高,因此决定将生产地点转移到摩洛哥或摩尔多瓦并不完全出于成本考虑。
瞬息万变的消费者行为是时装业需求的主要推动力。要与Inditex(ITX.MC: 行情)旗下的Zara等服装业巨擘抗衡,必须灵活应变。Zara能在数周内就推出与T型台上设计相仿的服饰,其“周边生产”——即在欧洲及周边地区生产的产品数量已占总量的60%。
“在土耳其和突尼斯制造的成本肯定要高于中国制造,但考虑到(中国)薪资水平已经上涨,成本也高不了多少,而且土耳其和突尼斯离意大利要近得多,对于我们来说,这更为方便,能更好地控制质量,”高级内衣品牌La Perla设计师Giovanni Bianchi向记者表示。
去年底,该品牌已将旗下大众品牌Studio La Perla生产线从中国移至土耳其和突尼斯,并将睡衣采购从中国移至葡萄牙。
公司估计,制造同样一件产品,在中国需要的人力成本为10欧元,而在突尼斯或土耳其则需支付15-16欧元,因此从这方面看,中国制造仍是成本最低的。
但这种情况正发生变化。过去五年间,中国全国薪资指数以平均每年15%的速度增长。据法兰西时尚学院–Institut francais de la mode(IFM)估算,2011年中国沿海地区月薪水准已从2005年的240欧元飙升到400欧元。相比之下,目前突尼斯、摩洛哥与摩尔多瓦仅分别是160、152与200欧元。
此外,中国工厂提出更严格的生产条件,这也让时装公司在与中方合作时不得不三思。
法国时装公司Jean-Charles de Castelbajac、Barbara Bui(BBUI.PA: 行情)以及成衣品牌艾格(Etam)(TAM.PA: 行情),近期也将部分生产搬到了离本国更近的地方。
他们表示,中国厂家所要求的订单规模超出了他们愿意承诺的水平,有造成库存积压的风险,最终可能会导致损及品牌形象的折价出售。
“中国的性价比已不再让我们满意。” 负责监管Jean-Charles de Castelbajac生产的Celine Lopes说。该公司近期将生产转到了匈牙利。
Barbara Bui也在2010年把生产搬到了匈牙利、保加利亚、罗马尼亚与土耳其。“在中国制造带来的距离以及语言障碍,让我们始终难以把好质量关。”该公司代理总裁Jean-Michel Lagarde称。
“而与南欧和东欧的制造厂家合作时,我们能更容易地按我们想要的方式来行事。”
艾格目前在中国拥有2万名员工,但上个月已宣布将部分生产转至突尼斯、摩洛哥、葡萄牙、希腊和土耳其。
“这是为了更好的回应市场需求,使商品能更快推向市场。”艾格董事总经理Laurent Milchior表示。
中国厂家“挑三拣四”
Anne-Laure Linget说,中国厂家在薪资、流程与数量上都提出了更高要求,因为在2008/09年的低迷形势下许多工厂关闭,存留下来的那些就有了更强议价能力,开始挑选客户。 Linget是法国一个贸易团体的发言人,该团体代表女士贴身内衣与针织品企业。
“中国公司更喜欢美国的(内衣)订单,因为生产起来没欧洲订单复杂,美国品牌更多采用基础设计,订单量也比欧洲品牌大。”Linget说。“所以,中国工厂与欧洲品牌合作的热情已经下降,提出的条件也多了。”
她还称,有些品牌亦发现,相比中国,东欧、突尼斯与土耳其的制造厂家对参与生产过程的详细环节表达了更多的兴趣。
这种转变,在某种程度上是中国政府政策深思熟虑的结果。亚洲最大经济体中国希望循着价值链上移,转型至需技巧及技术的制造业。
“最新的五年计划中,中国计划只保留那些高附加价值的制造行业,那提升了整个成本。”香港东亚银行首席经济师邓世安表示。
根据Institut Francais de la Mode的研究,亚洲仍是欧洲品牌时装业的制造大国,2012年在制造来源中仍占75%。
研究指出,去年1-9月,由中国制造的订单价值较前一年增加8%至230亿欧元,金额仍远超过摩洛哥等离欧洲较近的新兴制造中心大厂家,同期后者的订单成长10%至17亿欧元。
但研究指出,法国时装和内衣品牌已逐渐对与保加利亚制造商合作产生强烈兴趣,目前超过四分之一的法国内衣是突尼斯和摩洛哥制造。
研究还特别指出乌克兰是个热点,包括Hugo Boss (BOSG_p.DE: 行情)、Quiksilver (ZQK.N: 行情)和FCUK (FCCN.L: 行情)等大品牌均与之合作;而Harrod””s、Zara和C&A则在罗马尼亚寻求制造厂商。白俄罗斯大客户包括Calvin Klein、DKNY和Next (NXT.L: 行情)。而摩尔多瓦则有Dolce & Gabbana、Guess、Armani和Cavalli。
香港工业总会副主席刘展灏估计,过去两年中国的生产成本已上涨20-30%。他表示中国在基本制造业方面仍非常强大,珠江三角洲等地区有庞大的供应链和产业聚落,但竞争正在加剧。
“外国投资者已不再把中国视为唯一的选择,他们还有其他考量。过去他们设立工厂只会想到中国,但现在有四、五种选择……他们做这样的决定时将考虑其他因素,像是接近市场、劳工、供应链。”
因此,工厂可能西移多远呢?“我们已经看到一些企业把工厂设在底特律。”刘展灏表示,“你可以看到,这已经成为一种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