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红军 | 从武警中将到砚文化推动者
2024-05-08
路透社:美元一路狂飙,全球幸免于难?
2024-05-14大丰新建离开我们已过十周年了。在我们相识相知的十多载,相继发生了很多有趣的故事,但有那么三两事,令我记忆犹新,回忆起来久久不能忘怀。

作者笑阳 右 和朱新建
1.敬仰朱爷的“训戒”
2002年春夏交际的一天,我前往南京石头城看望朱爷(朱新建,业内俗称朱爷)。“小财迷”招呼进屋后,朱爷见我一手拎着一件民国钧瓷大水盂,一手抱着两本大册页,顿时脸色突变,指着大水盂呵斥道:“你是没钱吃饭了么,用这玩意儿来换画,穷到这个地步啦?”当时我一下子愣住了,不知如何是好。朱爷见我有些尴尬,便解释说:“不是我不想给你画画,只是讨厌这种比较麻烦的交易。”朱爷接着又说:“我交朋友喜欢坦诚相待,你这种做法让我情何以堪?你若长期这样,别人也会有反感的,你要以自身的善良与真诚与我交流,我给你画画是没得问题的。但有一点你要牢记,关键是提高自身的能力与素养。”听完朱爷前前后后莫名的训斥和诚挚的告诫,我在回宜兴的路上思考良久。此后,我更加注重自身文化素养的渐修和觉悟,逐渐得到朱爷的赏识,才有了之后与朱爷长达六年的系列访谈,也因此诞生了当时在艺术界引起不小轰动的《大丰谈艺》一书,以及大丰新建全国巡回画展、专题论坛等系列文化交流活动。记得有一次,朱爷诚恳地对我说:“笑阳啊,你倾其所有来收藏我的画作,这是用全部家当同我在博弈呀!”当时我只是傻傻地笑笑。今天,很多道友以为我收藏朱爷的画作已发了“横财”。其实,从朱爷病倒到他的画作达到高峰期,我从未出售过朱爷一字一画,也就无以谈起“得利”了。有人说我“傻”,说朱爷作品高位时抛掉一些,改善改善生活多好。其实很多同行人不理解我的心思,钱可以改善人的基本生活,但难以提高人的精神品质。遥想当年唐太宗将王羲之的《兰亭集序》相伴终生,虽我未能到此地步,但敬仰朱爷画作之心结,倒是愈结愈深,可谓“爱不释手”直至“痴迷”。

2.送儿子“大画”
朱爷是位直率并一向真诚的艺术家,自从我第一次独自登门造访,到举家叩拜,朱爷总会笑呵呵地迎接我们的到来。记得2005那年,趁着暑假,我带上爱人和儿子石越专程去南京拜访朱爷,朱爷很激动。我们刚进客厅坐下,朱爷便上楼到画室拿出一张六尺对开的花鸟画,对我儿子说:“小越,这是你第一次来我家的礼物。”我爱人不由自主地感激道:“这礼物也太贵重了。”朱爷用地道的南京话说:“下次来就没得咯。”回到宜兴,石越的姑父看到这幅朱爷的大画,欲出数万元购买,被我们全家婉言回拒。毕竟钱财有价,而这份情感无价。朱爷就是这样一位洒脱之人,高兴起来,从不吝啬自己的画作。

3.留着卖个“好价钱”
自从我与大丰新建有了一定的感情基础,我也常把陶都宜兴的陶艺家带到南京朱新建寓所谈壶聊艺。记得2005年7月初,我和知名陶艺家吴鸣、无锡和尚画家一空山人一块去拜会朱爷。大家谈到了紫砂壶,记得朱新建当时随口说了一句,制壶的最高境界要做出“泥土的芳香”。
后来,为了证实他之所言,朱爷常来宜兴。每次来我都准备了一些紫砂的泥坯,他便在上面写写、画画、刻刻。等合作的紫砂作品烧好后,按照常规,要分一半给朱爷。我把出窑的作品挑选一些,亲自送到南京朱爷寓所。他看到后很开心,口中念叨:“不错,不错。”我便把带来的紫砂作品全部给他,他左看看,右瞧瞧,随口说:“还是留下一把壶自己平时用用,也就可以了。你把这些东西留着,以后卖个好价钱。”我非常吃惊朱爷的这种做法,别人是多拿一件好开心,朱爷是作品尽量让你留下好快活。从此,我对朱爷敬重与佩服更加深刻,可谓是五体投地,爱朱爷的艺术更是执迷不悟,如痴如醉。


4.我身体棒着呢?
2006年初,朱爷打电话给我,说最近添置了一套独栋别墅,再加装修现在就差钱了。我东拼西凑,甚至贷款一共凑齐五十万元,再加上我姐夫黄一明的三十万元,一共八十万送到朱爷府上,以支助的形式,订购他的画作。此后,朱爷在上海、北京、山东、南京等地举办个人画作巡展,忙得不亦乐乎,声名鹊起,订画者络绎不绝。每次到朱爷家中,我也不好意思提起订购画作之事,反倒是朱爷拉着我的手说:“我现在身体还棒着呢,以后还会画出更多的好画,我们先把别人口袋里的钱挣来,以后再把画出来的精品给你,还可以再给你多画三五张,不是更好么?”朱爷看我不言语,便加重语气说:“多送你十张、二十张的,总好了吧!”其实,就在我和姐夫黄一明订购朱爷画作的同时,我也介绍了宜兴陶艺家葛明祥等购买了朱爷的画作。此后,由于相当一段时间没收到朱爷的画作,葛明祥担心有什么闪失,说要凑凑份子,让我守在南京。半开玩笑地说:“朱爷晚上生下的蛋,第二天一早就能取走。”说实话,我倒是坚信朱爷的身体还棒着呢?谁知天有不测风云,2008年年初,朱爷身体突变,中风住院,我的心也悬了起来。一来挂念朱爷的身体;二来又担忧朱爷欠的那些画作,我又是牵线搭桥人,精神压力可全落在我的肩上呀!
5.有笑阳“一份子”
2008年初的冬天,很冷。朱爷来宜兴参加女作家卢嫈新书《铿锵玫瑰》新闻发布会,那天,上海“小种菜园”陈村等一帮大作家都来了。朱爷匆忙从南京赶至宜兴宾馆,已过中午十二点半。下午两点朱爷打电话给我,邀我一同前往雕塑家周刚的工作室,去看他俩合作的《金瓶梅》系列人物雕塑。那天上午还晴空万里,下午却飘起了雪花,到了周刚的工作室,朱爷迫不及待地在紫砂雕塑上彩绘,我在一旁给他们拍照留念,也就在这时,跟随朱爷一同前来的网名“老鼠”的画家,一个不小心,大衣衣角将一件“西门庆”雕塑带倒,折断一条腿和“小鸡鸡”。当时都不太在意,认为断了就断了,事后才慢慢觉得,这是朱爷生病倒下的前兆。记得下午四点多,朱爷对我说他饿了,我问怎么这么快就饿了,他说到了宜兴只顾着和朋友们说话了,没吃啥东西。不到五点,我们一起回到我主持的八面来风堂,我叫我爱人给朱爷下了一大碗排骨面,他吃完立马又来了精神。到了晚上,从南京陪朱爷一同前来的一家装潢公司老板邀请朱爷和“老鼠”一起去桑拿,我一向不喜欢这些地方,就没跟着去。第二天凌晨六点不到,那位装潢公司老板打来电话,告知朱爷的身体不舒服,让我立马赶去宜兴人民医院。我们陪着朱爷拍完片后,主治医生说:“他的情况非常危险,总动脉血管已经堵塞,必须马上进行急救,需要家属签字。”我当即给朱爷当时的妻子打电话,告诉她这个情况,她委托让我们三人(我、装潢公司老板、“老鼠”)代签,在宜兴开始急救。随后,主治医生说:“必须立马送大医院做大动脉手术。之后,我们与朱爷家人商议,决定把朱爷送往原南京军区总医院进行治疗。昏迷了一星期后,朱爷终于醒来了。三个月后,朱爷在家中身体逐渐康复,得到可以探望的指令,我便与陶艺家周刚、还有我姐夫黄一明,以及我爱人王国芬,一同赶往南京探望朱爷。一进门,朱爷就吃力地跟我们说话,断断续续地听到他在问:“笑阳你最近怎么样啦?八面来风堂现在怎么样了?”我听完不禁鼻子一酸,潸然泪下。这时周刚拿出他所作的一尊雕塑给朱爷看,朱爷问他可以卖多少钱,周刚回说三万一尊好吧!朱爷面对着周刚便说:卖掉以后,这里面一定要有笑阳的一份子,有八面来风堂的一份子。我和我爱人听后,热泪更是止也止不住。朱爷就是这样一位即使自己病重也总能想着别人的人,一腔真正艺术家真挚的情怀。朱爷的这几句朴实言语,深深扎在我们全家人的心里,足以感化、影响我们一家人一辈子。

6.莫谈“感情”两字
朱爷病倒以后,所有的事情都交由家中“小财迷”全权打理。我送去订购画作的五十万,也因为朱爷的病重未能兑现。当时我很焦灼,朱爷欠我的画可以暂时放在一边,但我担心陶艺家葛明祥(当时己患肠癌病危)等亲戚朋友的画作没着落,因为我是“介绍人”,画款大都是我独自亲手送到朱爷手上的,如果没有拿到订购的画作,有些事情就说不清楚了,而我又觉得很对不住这帮好朋友。好在朱爷身体逐渐康复,“小财迷”也积极处理此事。期间,“小财迷”陪朱爷来宜兴疗养,当着大家面拿出一套处理方案:首先付清葛明祥所定的画作,她拿出朱爷的右手画作,一平尺没少甚至多出一张小品交给了病重中的葛明祥。葛明祥在离世前,对这事很欣慰,我也如释重负。可没过多久,医院诊断出朱爷的病难以康复,“小财迷”在处理“旧账”方案也发生了变化,她把“欠画”一事推给了朱爷。一天,朱爷的护工老张给我打来电话说:“朱爷已经给你准备好了他的左手画,什么时候来南京取一下?”我带了些百合、笋干等宜兴土特产,便立即赶往南京。走进朱爷石头城那套老寓所,便看到他已经准备好了所有要给我的“画作”。那天朱爷非常开兴,他将所作的左笔画作一一展开给我看,我看完后忍不住称赞:“画得好啊,你一直是我们心中的书画大师。”朱爷听完傻傻地笑了,像个孩子。临走的时候,我不经意问了朱爷一句:“这个世上,谁与你感情最好呢?”不料朱爷听后脸色大变,握紧拳头猛捶了我胸口好几下,大声喊道:“走!走!出去!”我不得已离开朱爷的寓所。回程的路上,我一直在想为什么朱爷的情绪会突然之间一百八十度大逆转,是不是“感情”二字出了问题。此后,每当我去探望朱爷,所言都非常谨慎,因为他的开心就是我的快乐。我唯一惋惜的就是,朱爷与第二任妻子陈衍复婚移居北京之后,至他离开人世一直未曾相见。这也成为我此生的一件憾事。















石晓良简介:
笔名笑阳,艺名一壶道人,号民间陶夫。1963年生于陶都宜兴,1981年10月从戎,2001年12月军转自主择业。创八面来风堂、开“两地窑”文人陶,自封“堂主”、“总窑主”。初始起步制陶,三言两语撰文,境由心生起笔,纯属好玩藏古。“教授”不过客座,“会长”来自民间。常怀文化梦想,保持本来性情……现为江苏科技大学、苏州市职业大学、江苏理工学院、嘉兴学院、南京旅游职业学院等多所院校客座教授、专家委员会成员。主要著作及编著:《钟长生山水画欣赏》笑阳配诗(河北美术出版社)、《问雨扇画选》笑阳配诗(河北美术出版社)、《八面来风堂·中国画家第一回提名展画集》(河南美术出版社)、《朱新建国画·八面来风堂藏》、《宜兴陶与文人画》系列丛书(香港艺文出版)、《大丰谈艺》(四川美术出版社)等二十余部。相继在北京、上海、济南等多地举办个人壶画群展。
(无锡工艺职业技术学院专职教师 石越图文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