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美美事件」:美女炫富引發的悲劇
2023-07-07崇尚洋品牌:中國人骨子裡的自卑
2023-07-07美國提高舉債上限,並沒有消除市場的擔憂。國際評級機構標準普爾公司當地時間5日宣佈,將美國AAA級長期主權債務評級下調一級至AA+,這是美國首次喪失3A主權信用評級。而在4日,道瓊斯指數重挫512點,創下自2008年金融危機以來最大單日下跌點數。專家認為,美國債務危機仍在“發酵”,信用評級存在再次被下調的可能,市場對美國經濟的擔憂情緒濃郁,中國的宏觀經濟形勢可能因此受到負面影響,建議進一步擴容內需市場,積極推進人民幣國際化戰略。
美國尷尬:違約風險解除 信用警鐘敲響
美國在“最後一刻”避免了美國歷史上首次違約,但並沒有從根本上消除美國債務風險。
8月5日,國際評級機構標準普爾公司宣佈,將美國AAA級長期主權債務評級下調一級至AA+,評級前景展望為“負面”。另外兩大評級機構穆迪和惠譽國際雖然在奧巴馬簽署提高債務上限法案後,均確認保持美國信用等級為最高級,但同時都把評級前景定為負面。
標普表示,政治風險與不斷上升的債務負擔是下調評級的主要原因。維持評級前景展望“負面”,意味著在未來12個月到18個月內仍有下調的可能。
復旦大學經濟學系教授孫力堅認為:“美國信用評級被下調是意料之中的事情,美國兩黨此前關於提高債務上限的爭執造成市場擔憂加深。雖然兩黨已達成妥協,但提高舉債上限並不能從根本上解決美國經濟的發展問題,以舊債還新債是不可持續的經濟發展模式,未來債務風險不可消除。”
廣東金融學院代院長陸磊認為:“股市的暴跌顯示出市場的徹底失望情緒。美國提高債務上限,可以在短期內救急,但會進一步加大市場對美國經濟的擔憂。美國連原有14.29萬億美元的債務規模都無力償還,現在提高債務上限,投資者是否增持、市場對美國經濟是否看好,存在很多變數。因此,標普下調美國主權信用評級是必然動作,是全球對美國經濟失望的反映。”
美債危機:美國債務蒸發,中國外儲不安
我國外匯儲備已超過3.2萬億美元,其中約有三分之二以美元資產形式持有,並且大部分是美國國債。美國長期債務評級下降,將使我國外匯儲備面臨巨大的縮水風險,資產直接“蒸發”。
在國際上,美國可以通過操縱貨幣轉嫁債務危機。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國際經濟與貿易學院教授劉園分析認為,美國一方面可以利用貨幣貶值稀釋債務,另一方面又可通過債務貨幣化製造通脹,從而轉嫁債務成本,使國家債務國際化。作為貨幣發行國,美國可以通過增發貨幣來履行對外償付義務或稀釋對外債務負擔,即通過儲備貨幣貶值變相違約其外債償付義務。僅2002年到2006年間,美國利用貨幣貶值使其對外債務“蒸發”了3.58萬億美元,因此全球都得當心美國轉嫁債務的風險。
專家認為,美國信用評級下降會造成市場上減持美國國債的行為增多,進而導致美國國債價格下滑。孫力堅表示:“持有美國國債數量越多,受到的損失越大。另外,市場本來就有流動性偏好,加之美國信用評級下調,違約風險提高,投資者將更加偏好相對靈活的短期債券,想要拋出長期債券很難在市場上找到有意願的買家。作為美國國債的長期大量持有者,我國將面臨很大的外儲保值增值難題。”
面對美國的債務危機,中國如何確保自身的外匯儲備安全呢?劉園認為,從近期看,中美事實上處於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的利益共同體之中,充分運用政治、經濟等多種手段,爭取“大債主”應有的利益和保證,是較為現實的選擇。專家普遍認為,長遠來看,在國際上,改革國際貨幣體制、廢除美元的一家獨大;在國內,改變現有分配模式,讓人民真正分享經濟繁榮帶來的成果,實現“藏富於民”,逐步實現人民幣自由兌換,才是解決中國外匯儲備保值增值這一問題的根本出路。
中國思路:經濟發展增壓 內需市場擴容
專家認為,美國信用評級被下調,很有可能加大對外施壓力度,增加我國經濟發展的壓力。我國要關注其異動,採取積極措施進一步擴容內需市場,化解國際經濟形勢的不利影響。
陸磊認為:“美國近期經濟表現低迷,無論是GDP增速還是失業水準都沒有明顯好轉。要恢復金融危機前的強勁增長勢頭幾乎沒有可能。奧巴馬政府下一步要繼續通過擴張性的經濟政策,實行財政赤字來刺激經濟,難度是非常大的。因為即便可以再次上調債務上限,發行國債,但受到長期主權債務評級下降影響,投資者購買美債的意願將有所降低。”
值得關注的是,美國國內經濟發展受阻,很有可能加大對外施壓力度,增加我國經濟發展的壓力。孫力堅提醒說:“美國可能會要求中國進一步開放市場,對人民幣升值繼續施壓。為保護本國經濟,美國貿易保護主義或將有所抬頭,通過增加稅收、貿易壁壘等手段對中國出口進行干預,對中國出口企業進行打壓。”
“如果海外市場長期表現不佳,很多民營企業可能會選擇退出實體經濟,轉而進入虛擬經濟,推高資本價格,進而吸引更多資本流入,將造成資產泡沫,為我國宏觀經濟帶來不穩定因素。”孫力堅說。
在人民幣升值的大背景下,專家建議加大力度培育內需市場,推動經濟結構轉型。陸磊認為,美國信用評級被下調,國際上對中國的投資環境將更加看好,更多的外國投資將湧向中國,有利於人民幣國際化的推進。
“對於人民幣升值問題要立足長遠,積極看待。即使美元升值、人民幣貶值,也無助於訂單上升,因為全球經濟低迷,歐洲主權債務危機、美國債務危機都預示著未來全球總需求疲軟。我國出口占國民經濟比重過高,同時消費對經濟的拉動作用還不夠,需要進一步調整經濟結構,擴大國內消費市場。特別是在當前通脹高企的背景下,國家層面應該著力提高國內居民購買力,關注內需市場的發展。”陸磊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