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新闻周刊 https://www.yzzks.com/zh_cn/ 本刊以中文、日文、韩文、英文等4种文字发行,并在亚洲46个国家政府注册。 Fri, 17 May 2024 03:14:54 +0000 zh-CN hourly 1 http:///wp-content/plugins/matomo/app/index.php?idSite=1&module=CoreHome&action=index&period=day&date=yesterday#?period=day&date=yesterday&category=Dashboard_Dashboard&subcategory=1 https://www.yzzks.com/wp-content/uploads/2023/06/favicon.ico 亚洲新闻周刊 https://www.yzzks.com/zh_cn/ 32 32 从山东菏泽走出的七位大富豪,坐拥身价283亿,一80后女老板上榜 https://www.yzzks.com/latest-news/11284/ Fri, 17 May 2024 03:14:47 +0000 https://www.yzzks.com/?p=11284 我们结合了胡润研究院最新发布的第25期《胡润百富榜》 […]

The post 从山东菏泽走出的七位大富豪,坐拥身价283亿,一80后女老板上榜 appeared first on 亚洲新闻周刊.

]]>

素有“牡丹之都”美誉的菏泽市地处鲁西南,坐落于鲁苏豫皖四省交界地带,是连接山东与华中地区的重要门户。菏泽自古便是人杰地灵之所,在历史上曾走出过无数名士奇才。在商界,菏泽同样人才辈出,尤其是改革开放以后,有一批怀揣着梦想的有志青年开始尝试走出家门寻找新的机遇,他们用自己的智慧和汗水,在全国各地、各行各业当中,创造出了一个又一个属于菏泽人的商业传奇故事。

我们结合了胡润研究院最新发布的第25期《胡润百富榜》中的数据以及A股市场中的相关资料后,发掘出了7位在外打拼且身价过亿的菏泽籍企业家(不含菏泽本土企业家),共同组成了本次的“2024年山东菏泽七大富豪(外地篇)”。这七人共计拥有财富283亿元,在身价来源方面,七人无一例外都是通过自主创业或参与创业从而实现财富自由,个个都算得上是白手起家的模范人物。接下来,BOSS研究社便带领大家一起,领略一下这七位从菏泽走出的商业大咖们的风采。

财富统计规则:我们优先采纳《胡润百富榜》中的数据;对于未上榜企业家,我们采取(企业最新市值*持股比例+历年应得净利润分红+历史累计减持获利数额)的方式进行财富计算。未上市企业暂不讨论。


No.7 迪森股份创始人——常厚春

常厚春1962年出生,系菏泽市单县人,现居广州。由于早年父母工作变动的缘故,常厚春从小跟随父母在宁夏和四川等地生活,从西安科技大学毕业后,常厚春被分配到宁夏大学任教,成为了一名大学老师。1991年,29岁的常厚春放下自己的“铁饭碗”只身南下广州闯荡,1993年,常厚春创办迪森股份,成为国内最早从事燃油气环保锅炉生产的企业之一,并带领团队成功研制出了国内首台环保清洁的中央热水机组。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如今,迪森股份已经成长为一家国内领先的清洁能源综合服务商。常厚春先生及其家族成员目前的身价约为6亿元。


No.6 威派格董事长——李纪玺

李纪玺1972年出生于菏泽市曹县,现居上海,本科毕业于山东大学。走出校园后的李纪玺曾辗转于济南、青岛、北京的多家企业打工,2002年,不甘现状的李纪玺和几个朋友一起,在北京开办了一家代理销售机械设备的小公司,并从中赚到了自己的第一桶金。

随着工业化进程和城市发展的深入推进,水污染日益凸显,商业嗅觉敏锐的李纪玺从中捕捉到了新的商机,2007年,他在北京创办威派格,从此一头扎进水务处理行业。2011年,为了获得更大的发展机会,李纪玺带领威派格移师上海,从此开始了企业发展历史上的新篇章。如今,威派格在他的带领下,已经发展成为一家国内领先的综合水务处理服务提供商。李纪玺先生及其家族成员目前拥有的财富约为24亿元。


No.5 合众思壮创始人——郭信平

郭信平1965年出生于菏泽市,现居北京。他小时候的偶像是钱学森老先生,因此郭信平从小就立志长大后要当一名航天科学家,在后来的高考中,他如愿考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并相继拿到了自己的学士和硕士学位。完成学业后的郭信平留校任教,成为了北航通信与电子系统专业的教师。1992年,郭信平为航空部开发出了一款导航软件,并且拿到了高达50万元的丰厚报酬,在当时绝对算得上是一笔巨款。郭信平也从此时开始体会到了赚钱的快乐,不久后,他辞去稳定的教师工作,投身商海。

90年代中期,郭信平通过代理销售美国GPS系统供应商Garmin公司旗下的导航产品,赚得盆满钵满。1998年,郭信平创办合众思壮,开始自主研发导航设备,经过多年的创新和发展,合众思壮现已成为一家达到国际一流水平的卫星导航设备制造商。从2013年起,郭信平开始频频减持自己手中的合众思壮股票,累计套现高达18亿元,目前,他已经退出了合众思壮的管理层,但仍持有合众思壮约22.21%的股份,继续贵为公司第一大股东。郭信平先生目前的身价约为30亿元。


No.4 引力传媒董事长——罗衍记

罗衍记1973年出生在菏泽市郓城县,现居北京。他曾是山东省林业厅的一名公职人员,后来又相继在山东妇女干部学院和山东世博商务公司工作过一段时间。2002年,罗衍记在省城济南创办山东引力媒体广告有限公司,虽然没能掀起什么太大的风浪,但却为他积累了广告传媒行业丰富的经验和人脉资源。

2005年,罗衍记前往首都北京,卷土重来创办引力传媒,通过承接福特蒙迪欧、福克斯、圣元集团等品牌的全案全媒介业务作为起步,逐步在广告传媒领域站稳了脚跟。经过多年行业深耕,现如今,引力传媒已经壮大为国内电视及互联网媒体广告领域的标杆企业。罗衍记先生及其家族成员目前的身价约为32亿元。


No.3 劲嘉股份董事长——乔鲁予

乔鲁予1956年出生于菏泽,现居深圳。他是这七人中最年长者,乔鲁予学历不高,念完高中后,由于正值当时国内高考停摆,无学可上的乔鲁予远赴贵州,在铜仁机械厂里做工。80年代初,他被调回老家菏泽,在菏泽卷烟厂里负责设备维护的工作。93年,乔鲁予辞职下海前往深圳创业,开办了一家名为“好而雅”的公司,做起了包装生意。

当时,市面上的香烟由于没有防伪标识,导致假烟横行,让乔鲁予意识到了商机所在。1996年,他创办劲嘉股份,并在业内率先推出了香烟镭射防伪技术,劲嘉股份从此声名大噪,并以此为契机,迅速壮大为一家国内领先的大型综合包装产业集团。乔鲁予先生目前的身价约为41亿元。


No.2 三人行传媒集团实控人——崔蕾

她是在校大学生创业成功的典范,同时也是菏泽走出的80后新生代企业家中的优秀代表。崔蕾1981年出生于菏泽市东明县,目前常居在陕西西安。崔蕾在长安大学读书时,结识了来自安徽芜湖的穷小子钱俊冬,并成为了情侣,大三那年,崔蕾和钱俊冬携手创办三人行,并逐步将其打造成为了一家国内领先的数字营销服务供应商。

2020年,三人行在上交所挂牌上市,成为陕西全省第一家由在校大学生创办的上市公司。在三人行集团发展步入正轨之后,崔蕾选择了退居幕后,目前,她已不再担任三人行传媒集团任何董高监职务,但继续贵为公司的实控人。崔蕾女士和丈夫钱俊冬一起,以60亿元的身价位居本次《胡润百富榜》第1008名,系本年度新上榜企业家。


No.1 昊海生科实控人——蒋伟

蒋伟1964年出生于菏泽市巨野县,现居上海。他为人极其低调,几乎从不在公众视野里露面,以至于我们找遍全网连其本人的一张照片都难寻踪迹,只知道他早年离开家乡前往江苏打拼。蒋伟的妻子游捷是一位医学专家,在生物材料技术方面有着很多重大研究成果,一直希望能够创办企业将这些成果实现产业落地。

为了支持妻子创业,2007年,蒋伟拿出全部积蓄,与游捷以及另外几名合伙人一同在上海创办昊海生科,如今,昊海生科已经成为一家国际一流的医用生物材料供应商。虽然蒋伟目前并未在公司内任职,但他却是昊海生科的第一大股东和实际控制人。蒋伟先生和妻子游捷以90亿元的身价位居本次《胡润百富榜》第669名,财富较去年同期增长了30亿元,全国排名上升381位。

版权声明: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涉及版权问题,敬请原作者联系我们。

The post 从山东菏泽走出的七位大富豪,坐拥身价283亿,一80后女老板上榜 appeared first on 亚洲新闻周刊.

]]>
新华社:手机网络升级,5G异网漫游时代来临 https://www.yzzks.com/latest-news/11278/ Fri, 17 May 2024 03:00:24 +0000 https://www.yzzks.com/?p=11278 据新华社记者张辛欣、张晓洁5月17日报道,在浙江宁波 […]

The post 新华社:手机网络升级,5G异网漫游时代来临 appeared first on 亚洲新闻周刊.

]]>
据新华社记者张辛欣、张晓洁5月17日报道,在浙江宁波举行的2024世界电信和信息社会日大会上,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广电联合宣布,启动5G异网漫游商用推广,让边远地区畅游5G“不掉队”。

什么是5G异网漫游?通俗地讲,就是不换卡、不换号,当我们所用的运营商没有5G网络覆盖时,手机可以自动切换,使用其他运营商的5G网络。

在一些边远地区、农村地区,基站铺设没那么密,会出现覆盖面不够、信号弱的现象。5G异网漫游,对加快5G网络覆盖,特别是提高边远地区、农村地区的网络覆盖水平意义重大。

让超过8亿的5G用户都能畅享高速的移动通信网络,并不寻常。 首先就是“一盘棋”。实现5G异网漫游,靠的是网络共享,讲究的是运营商以及产业链的合作。我国幅员辽阔,不论是建设基站还是运维网络,都不可能靠单打独斗。

在工业和信息化部的统筹指导下,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广电不断推进网络的共建共享。四个“大块头”形成合力,才能不断降低建设成本、提升效率、优化服务,让用户享受到更多便利。

其次要有技术的突破。比如,“5G核心网漫游”这种方式,不仅要求运营商部署独立的5G移动核心网,还要实现网间互通,完成跨网移动性管理、安全管理等。 在无国际先例和可用标准的前提下,4家运营商与产业链上下游通力合作,创新制定5G异网漫游技术方案,先后完成实验室测试、外场测试和现网试点。

去年5月,5G异网漫游在新疆试商用,验证了商用可行性。接下来,相关省份将制定具体推进计划,加快推广落地。

不管是“漫游”到哪家运营商,都要有一定的基站覆盖规模。实现5G异网漫游,还要靠完备的网络基础作为支撑。

多年来,我国坚持适度超前的原则,持续加快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截至今年一季度,累计建成5G基站364.7万个,为加快5G网络覆盖和异网漫游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对一个14亿多人口的大国来说,把网建好、把网用好,每一步都不简单。

如今,10.92亿人的网民规模,超过50万亿元的数字经济体量,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大量创新,都靠持之以恒地加快网络发展作为支撑。

启动“信号升格”专项行动,推广5G异网漫游,移动通信网络正向“更快”和“更广”突破。人们期待,网络更通畅,为生活带来更多便利,为经济发展创造更多可能性。

The post 新华社:手机网络升级,5G异网漫游时代来临 appeared first on 亚洲新闻周刊.

]]>
黄奇帆对最新经济形势的通盘思考 https://www.yzzks.com/latest-news/11274/ Thu, 16 May 2024 02:49:54 +0000 https://www.yzzks.com/?p=11274 作者:黄奇帆 来源:第18届中国投资年会·年度峰会 […]

The post 黄奇帆对最新经济形势的通盘思考 appeared first on 亚洲新闻周刊.

]]>

作者:黄奇帆

来源:第18届中国投资年会·年度峰会

5月8日上午,国家创新与发展战略研究会学术委员会常务副主席、原重庆市市长黄奇帆,在第18届中国投资年会·年度峰会上,以“新格局下中国开放的新特征、新趋势”为题分享了自己的最新观点。

黄奇帆表示,这十年来,中国对外开放的经济趋势是令人兴奋的,其成果和效果远超过去几十年。

国家开放的经济成果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国家产品在全世界的出口结构;

二是国家制造业制造产品的方式对全世界的影响;

三是国家是否吸引了全世界的资本投资。

从出口结构来讲,中国出口产品在近十年发生了基础性、根本性、结构性的变化,

从2010年劳动密集型占比超过70%,变化为2023年高附加值产品超过90%。

曾经“用10亿件衬衫去换一架波音飞机进口”的时代已经过去,

这样的出口产品结构的变化是中国开放当中最令人瞩目的成果。

从生产方式而言,“只长个头不长肉”的加工贸易已从中国向东南亚转移;

现在,加工贸易的比重已从50%降至20%以内,而中国自己的产业链集群制造的东西占到了70%。

最后,中国毫无疑问吸引了全世界的资本投资。

即便在贸易战、逆全球化的背景下,中国每年吸引外资的数量仍在增长,这是经济规律使然。

我们整理精选了黄奇帆分享的精华内容如下:

显著降低进口关税

旨在鼓励国际商品进入中国

在过去的十年里,中国显著降低了进口关税。

2010年,中国的平均进口关税为26%、27%,而到了2015年,已降至15%,下降了超过10个百分点。

到2023年,关税进一步降低,大约降至6%左右。

预计在2024年和2025年,进口关税将降至5%以下。

发达国家的平均进口关税大约为5%,中国也将降至这一水平。

降低进口关税旨在鼓励国际市场商品进入中国市场,让中国消费者享受到世界各地优秀产品的成果。

在投资政策方面,中国过去几十年主要集中于引进外资。

当前的投资政策,既鼓励外资进入中国,也鼓励中国企业进行海外投资。

从2017年到2022年的五年间,中国每年的海外投资额超过1100亿美元,累计投资额接近6000亿美元。

同时,这五年内,中国平均每年引进的外资约为1600亿美元,总计引进外资达到8000亿美元。

总的来说,有进有出。

相比之下,从1980年到2010年的30多年里,中国的海外投资总额未超过5000亿美元,而现在五年的时间内就超过了这一数额。

这一变化与中国“一带一路”倡议和与世界发展融合的战略方针紧密相关。

国家开放度最重要看三件事

在内循环中国大市场的吸引下,加上中国更高水平、更高领域、更深层次的开放推动下。

中国这十来年,对外开放的经济趋势是令人兴奋的。

其成果和效果远超过去几十年。

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一个国家对外经济最重要的,就是这个国家的产品在全世界的出口结构。

第二,是这个国家制造业制造产品的方式对全世界的影响。

第三,国家的开放度也体现在,是不是吸引了全世界的资本投资。

这个资本投资不仅是炒外汇、炒股票的汇率上的这种热钱的投资,更重要是体现在FDI——外商工商企业的直接投资。

因为工商企业投资会带来资本、技术、产业链、装备和市场。

在这个意义上,体现一个国家的开放度的经济成果,最重要的就看这三件事。

中国出口结构正在发生

趋势性、根本性的变化

最近十年,中国的出口产品发生了基础性、根本性、结构性的变化。

2010年,中国的进出口是3万亿美元,其中出口约1.5万亿美元,

在当时有70%以上是劳动密集型的纺织品、服装、箱包、玩具和轻工产品。

其中,有20%多是机电产品、电子类产品。

而到了2023年,中国的进出口贸易额达到了6.3万亿美元,其中出口为3.3万亿美元。

不仅在出口量上比2010年增加了一倍多,更关键的是结构。

在这3.3万亿美元中,90%的产品是机电产品、电子产品,也就是近3万亿美元是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的产品。

劳动密集型产品的比重已从70%多降至10%。

如果从轻纺来说,你会觉得中国的轻纺萧条了。

但仔细想想,这种劳动密集型的产品,不就是六七十年代欧洲把它甩给了日本、韩国吗?

不就是七八十年代,日本、韩国把它甩给了中国吗?

那么现在,中国把这一块甩给了东南亚、印度。

这就是时代的变迁。

中国劳动力的成本比10年前要上升一倍以上,劳动密集型产品的竞争力下降是很正常的。

同时,东南亚的许多外资企业,都是中国的民营企业转移过去的。

中国政府对此从来不阻拦,因为这是亚洲一体化的自然结果。

这些企业在东南亚组装的产品,其原材料和关键部件可能来自中国。

因此,2019年,东南亚十国与中国的贸易额为6500亿美元。

而到了2022年,这一数字已超过1万亿美元,就这么几年,增长了50%,这是好事情啊!

中国的出口产品,比如造船——

在30多年前,世界造船业的50%由日本承担;10年前,50%是韩国造的;

而现在,中国的造船业占据了世界造船业的50%。

所以,以前我们说的,用10亿件衬衫去换一架波音飞机进口,这一时代已经过去了,已经转变为,中国一大堆装备、电子类产品出去,换回我们需要的粮食、猪肉,或者是地下的矿物质,或者其他的一些产品。

总之,出口产品结构的改变是趋势性、结构性的,并且是非常好的变化。

这是非常了不得的进步,是 40 年来中国开放当中最令人瞩目的成果。

中国加工贸易的比重

从50%下降到了20%以内

国际贸易,在生产方式方面,2010年,中国的工业规模已达到世界第一,但其中40-50%是加工贸易。

加工贸易的特点是从国外进口原材料和半成品,然后在国内进行组装出口。

举个例子,就是1000亿美元的出口,其中800亿是零部件、原材料、半成品买进来,组装一下再出去。

这个进出口贸易单子有1800亿,但GDP只有一百几十亿。

因为加工的过程还有水电气的抵扣,企业的利润、职工的收入以及国家税收加起来,只占出口贸易量的百分之十几。

所以加工贸易,它是只长个头不长肉。

只有在你没有好活可干的时候,同时你的劳动力又过剩,这时候搞一些是可以的。

但一旦强盛起来,这种事肯定要甩给别人。

现在,东南亚就是50%多的加工贸易,它两头在外。

一头从中国过去原材料、零部件、半成品,加工完了卖到欧美。

在2010年前,中国制成品中50%是加工贸易,30%多是一般贸易——

一般贸易就是相当于,国内自己的产业链做出来,然后出口;

还有10%左右是农产品、原材料、初级产品,这些不需要制造的商品。

现在,中国6万多亿美元进出口的产品中,加工贸易的比重已从50%降至20%以内。

一般制造,中国自己的产业链集群制造的东西占到了70%;

还剩下10%是农产品或者地下挖出来的原材料。

大家可以想象一下这些加工方式,这是我们中国自己的产业链集群,在这十年来扩链、强链、补链的成果,使得我们拥有了全世界最大的、最完整的产业链。

在这个意义上讲,这是中国制造、中国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的趋势性特征。

年均引进外资1600亿美元

近五年FDI实际上并未减少

另外,大家最关心的一点是引进外资。

大家总会感觉,这10年来,由于特朗普搞贸易战、搞撤资,拜登搞拉帮结派、搞地缘政治、搞逆全球化,中国的外资似乎应该是减少了。

这是凭本能的感觉。

但感觉来的东西不一定确切,必须理性地用国际贸易中的数据来分析才清楚。

在引进外资方面,80年代这10年,中国每年引进外资大体上在 400 多亿、500 亿不到;

90年代这10年,平均每年引进外资在800亿、900亿美元;

新世纪初的10年,也就是2000年-2010年,中国引进外资大概在1200亿美元。

大家会想,现在这10年似乎比以前要少。

但其实这10年,从2012年-2022年,我们每年引进外资在 1400 多亿美元,比过去十年平均每年增加20%。

另一个,大家又会讲到,是不是前五年比较高,最近的五年相对低,因为最近五年又是打贸易战,又是疫情。

但实际上,最近五年中国引进外资平均每年是1600亿美元。

而前几年,2010 年- 2016 年期间,大体上是 1300 亿美元左右。

这说明,即便是在这十年,在美国人搞逆全球化、打贸易战的背景下,做生意的人仍然在商言商,按市场经济规律办事,这个趋势是不会变的。

比如说美国特斯拉,这几年在上海先投了个 50 亿美元,跟着又第二期再来个 50 亿美元,一干就是 100 亿。

再比如说,苹果公司在中国投资了100 多亿美元,形成了每年1.7 亿个手机的规模,这十几年一直是这么干。

特朗普曾经在2017年的时候说,你为什么在中国搞这么大的投资?你不可以放在美国、巴西或者墨西哥吗?

库克很冷静地就跟特朗普说了一番话,他说我 20 年前,在美国有个很大的苹果工厂,又生产电脑,又生产手机,但不赚钱;

我在中国1.7 亿台手机卖 1700 亿美元,中国的制造成本低,40% 的毛利有 600 多亿美元,中国的企业拿走了 100 多亿,我可以从中国每年背回 500 亿美元。

你要一个总部在美国、生产基地在美国,但不赚钱的苹果。

还是要一个总部在美国,生产基地在中国每年能背回 500 亿美元的苹果?

特朗普做房产商的他不懂,就问库克,为什么会这样?为什么会这样?

库克就跟他说了一番话,总的意思就是,中国现在内循环的大市场是吸引世界资本到中国投资的最重要的筹码;

第二,大市场会带来制造业企业的单位固定资产投资下降、单位的物流成本下降、单位的科研开发成本下降、单位的采购成本下降,同时也会提高劳动生产力。

所以,中国制造业的综合制造成本低。

我们这十多年,尽管劳动力成本提高了,中国几十年来的人口红利中,低成本的劳动力这个红利逐渐淡出,

但是在规模效应下,中国制造业的综合制造成本六个下降,使得现在中国形成了重大的产地销的概念。

所谓产地销,就是外国人到中国投资,投资以后的产品全部销到全世界,不是在中国销售。

但为什么要放在中国来呢?因为中国制造成本低。

所以在这个意义上,大家可以理解,销地产、产地销综合效应使中国吸引全世界资本FDI投资的效应日益彰显。

这是中国对外开放出现的效应,这些效应让全世界的投资者、企业家,甚至包括对我们不友好的政客,都感受到这些效应的作用。

友好的人更多地跟中国合作,不友好的人更多地想办法打压中国。

但不管怎么说,这是经济规律,世界最终是要服从经济规律的。

版权声明: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涉及版权问题,敬请原作者联系我们。

The post 黄奇帆对最新经济形势的通盘思考 appeared first on 亚洲新闻周刊.

]]>
马光荣:今年超长期特别国债的特点、意义和配套措施 https://www.yzzks.com/latest-news/11264/ Tue, 14 May 2024 07:56:58 +0000 https://www.yzzks.com/?p=11264 今年超长期特别国债的特点、意义和配套措施 中国人民大 […]

The post 马光荣:今年超长期特别国债的特点、意义和配套措施 appeared first on 亚洲新闻周刊.

]]>
今年超长期特别国债的特点、意义和配套措施

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副院长 马光荣

超长期特别国债的特点

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从今年开始拟连续几年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专项用于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和重点领域安全能力建设(以下简称“两重”领域),今年先发行1万亿元。此前我国曾在1998年、2007年和2020年分别发行过三次特别国债,2023年四季度预算调整后也决定增发1万亿元普通国债。与普通国债及之前几次特别国债相比,此次拟发行的超长期特别国债有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期限为超长期。**长期债券通常是指10年期及以上债券。此次特别国债为超长期,期限至少在10年以上,预计部分可达到30年期甚至50年期。回顾历史,我国发行的30年期及以上国债是相对较少的,目前剩余期限在25年以上的国债存续余额总额也不足2万亿元。2020年的抗疫特别国债和2023年四季度的增发国债期限也大多在10年期及以下。

**第二,用途特别。**此次超长期特别国债明确专项用于“两重”领域。相比之下,2020年抗疫特别国债主要用于抗疫支出,2023年四季度增发国债主要用于灾后重建和防灾减灾。

**第三,管理特别。**此次超长期特别国债纳入政府性基金预算,不计入赤字,这与以往的特别国债是相同的,但与普通国债不同。例如,2023年四季度增发国债不是特别国债,纳入一般公共预算,计入赤字。此次特别国债计入政府性基金预算,也意味着其有专项用途,不能用于一般性支出,同时其还本付息来自专项收入。

**第四,从央地财政关系上看,中央主责。**此次超长期特别国债由中央自发自还,且由于“两重”领域很多属于中央事权与支出责任,因此相当一部分资金将由中央自用,其余部分资金转移支付给地方使用,也将由中央限定其详细用途。相比之下,2020年抗疫特别国债由中央付息,但央地共同还本,其中地方还本7000亿元,计入地方债务;中央还本3000亿元,计入中央债务,转移支付给地方使用。2023年四季度的增发国债尽管中央自发自还,但全部转移支付给地方政府使用。

超长期特别国债的意义

由于存在以上特点,此次拟发行的超长期特别国债既有利于当前提振内需、稳定宏观经济,又为高质量发展夯实基础。

**第一,是财政政策适度加力的重要举措,对稳定预期、拉动内需、提振经济具有重要意义。**从今年的赤字和举债规模上看,一般公共预算赤字和地方政府专项债额度分别比2023年年初预算提高1800亿元和1000亿元,仅微幅提高。但是加上万亿特别国债后,今年预算安排的政府举债规模比去年年初预算提高1.28万亿元,体现了财政政策适度加力。从财政支出强度上看,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安排同比增长4%,低于2023年实际增速(5.4%),由于特别国债计入政府性基金预算,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今年大幅增长(18.6%),一般公共预算和政府性基金预算合计支出增长7.9%,支出强度明显提升。从财政政策发力渠道来看,全口径财政支出占GDP的比重在30%左右,通过万亿特别国债提升今年财政支出强度,构成了拉动内需的重要力量。2023年我国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为2.8%,低于GDP增速(5.2%)。在政府投资较为密集的两大领域,2023年基建投资增速为5.9%,社会领域(主要是教育、卫生、文化领域)投资增速为0.5%,今年万亿特别国债用于“两重”领域投资,有助于今年投资增长的进一步恢复。

**第二,是合理利用财政政策空间的重要举措,对增强财政可持续性、统筹发展与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其一,我国政府债务结构中,中央债务占比为42.4%,与大多数国家中央债务为主形成了鲜明对比。当前中央债务比重较低、回旋余地大,相比地方财政有更大的举债空间。今年新发行的1万亿元特别国债由中央还本付息,一般公共预算赤字4.06万亿元中,3.44万亿元都是中央赤字,相比之下地方政府一般债限额增量保持不变、专项债限额增量仅比2023年提高1000亿元,通过中央适度加杠杆、地方稳杠杆,有助于防范化解地方债务风险。中央存在的举债空间,也为未来几年持续发行特别国债、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储备了空间。其二,此次特别国债是超长期,在今后较长的一段时期内,财政仅需支付利息,还本时间点大幅延后,有助于平滑债务偿付压力,增强财政可持续性。其三,依靠中央财政的信用,国债发行利率低于同期限地方政府债券,从而降低政府整体举债成本。在当前货币政策环境下,利用利率较低的窗口期进行举债,也有助于降低财政筹资成本。

**第三,是财政政策提质增效的重要举措,对于实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此次特别国债专项用于“两重”领域建设,将重点投向科技创新、城乡融合发展、区域协调发展、粮食能源安全、人口高质量发展等领域建设。以往这些领域因为社会公益性强、市场回报率低,民间投资意愿不强;同时,由于地方效益弱、全国整体效益强,地方政府投资积极性也不高。这些领域正是落实新发展理念,支撑创新、绿色、协调、开放和共享发展的重要方面。此次特别国债有利于补足这些领域的短板弱项,发挥政府投资对优化供给结构的关键性作用,通过财政政策提质增效牵引经济结构转型升级。

**第四,有利于丰富国债期限品种,增强国债在金融市场上的基础性功能。**其一,超长期国债是长期安全资产,金融市场上投资者对长期安全资产存在巨大需求,尤其是保险公司、养老金融机构有动力配置长期安全资产,但我国超长期国债规模偏低。今后超长期国债规模持续扩大,对于补足长期安全资产具有重要意义。其二,国债收益率曲线是利率市场的重要基准,超长期国债的缺乏也使得国债收益率曲线在长期限波段不完善。今后超长期国债规模的持续扩大,有利于完善国债收益率曲线,为全市场金融产品提供更好的定价基础。

超长期特别国债的配套措施

为了做好特别国债发行、使用和管理,更好发挥其在稳定宏观经济和推动高质量发展中的作用,需要重点做好以下配套措施:

**第一,加强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协调配合。**在此次特别国债的带动下,今年政府举债规模进一步扩大,需要央行创造良好的流动性环境,既要保障政府债券顺利发行,提供相对平稳的融资利率,又要缓冲政府债券发行对资金面的短期冲击,避免对银行体系稳健运行和民间投资产生“挤出效应”,确保实现国债发行对货币流动性的中性目标。此前央行在2023年四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明确提及“搭配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保障政府债券顺利发行”。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灵活适度、精准有效,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均对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协调配合指明了方向。

**第二,统筹用好各类资金,发挥好政府投资的“挤入效应”。**对于特别国债所支持的政府投资项目,除了财政资金投入外,应该进一步撬动各类社会资本参与投资,发挥财政投资的带动放大作用。对于有一定经营收入的准公益性项目,应该利用好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新机制,鼓励和支持民营企业参与投资,既补充政府资金的不足,又发挥政府投资对提振内需的带动放大效应,还可以引进民营企业市场化的项目运营方式,提高项目经营效益。应该发挥投贷联动机制作用,利用结构性货币政策、政策性金融等工具,引导金融机构加大融资支持力度。可以参照目前专项债的做法,将部分特别国债用作重大项目的资本金,进一步放大带动效果。

**第三,推进中央与地方财政关系改革,在“两重”项目建设上发挥好中央与地方两个积极性。**此次特别国债投向的“两重”领域,多数属于全国性公共物品,属于中央事权与支出责任,或中央与地方共同事权与支出责任。应该认识到,在“两重”项目支出上,应该适度加强中央事权与支出责任,防止事权过度下沉导致地方投入积极性不足的问题。同时,对于部分适合发挥地方信息与管理优势的项目,界定为中央与地方共同事权,明确央地各自支出责任。

**第四,强化项目和资金监管,实施好全过程预算绩效管理。**应该根据国家中长期发展规划,抓紧谋划和储备好符合特别国债支持条件的项目,做到“项目跟着规划走、资金跟着项目走”,推动资金尽快落实到项目,尽早形成实物工作量。应该实施“两重”项目的全过程预算绩效管理,做好事前绩效评估、绩效目标管理、绩效运行监控、绩效评价及结果应用,提高国债资金配置效率和使用效益,将特别国债投向的项目打造成政府投资项目预算绩效管理的“样板”。

原载《中国财政》2024年第8期

The post 马光荣:今年超长期特别国债的特点、意义和配套措施 appeared first on 亚洲新闻周刊.

]]>
路透社:美元一路狂飙,全球幸免于难? https://www.yzzks.com/latest-news/11258/ Tue, 14 May 2024 07:53:02 +0000 https://www.yzzks.com/?p=11258 作者Francesco Guerrera为专栏撰稿人 […]

The post 路透社:美元一路狂飙,全球幸免于难? appeared first on 亚洲新闻周刊.

]]>
作者Francesco Guerrera为专栏撰稿人,以下内容仅代表其个人观点

图 路透/Mohamed Abd El Ghany

美元正给世界投下长长的阴影。在美国颇具韧性的经济和利率上升的支撑下,美元大幅上扬。审慎的财政管理和较少的外币债务已经帮助大多数国家免受这种不平衡的影响。但是,如果美元继续上涨,大宗商品进口国和新兴市场就有很多要担心的了。

美元一路狂飙。自2021年以来,追踪美元兑美国主要贸易伙伴一篮子货币的加权指数上涨了约17%。仅今年迄今,美元兑日圆就上涨了10%,兑瑞典克朗上涨了近8%,即便中国政府采取严格的外汇管制,美元兑人民币也上涨了近2%。

美元飙升在很大程度上归功于美国非凡的经济表现。自2021年以来,美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年均增长3.4%。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数据显示,这是其2006年至2015年平均增速的两倍多,比几个发达经济体新冠疫情之前13年的平均增速快70%。通胀压力促使美国联邦储备理事会(美联储/FED)提高利率并将其维持在高位,这增强了美元计价资产对投资者的吸引力。

在以往的周期中,美元如此急剧的升值可能损害了那些依赖美国为其经济前行车轮增加润滑的国家。最具破坏性的例子是始于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泰国、马来西亚和印尼等国未能捍卫固定汇率,导致了资本外逃和长期衰退。

这次其他国家避免了厄运循环,主要有两个原因。首先,新冠疫情和俄罗斯入侵乌克兰带来的双重通胀冲击波及全球,促使各国央行几乎同时加息,从而降低了资本外逃的风险。事实上,一些央行在美联储之前就开始收紧货币政策。巴西央行于2021年3月开始加息,比美联储早了一年。巴西的官方借贷成本目前为10.5%,几乎是美国的两倍。

许多新兴市场也整顿了财政。与以往最大的不同是,以本币发行的债务所占比例急剧上升。根据经济合作暨发展组织(OECD)的数据,去年新兴市场各国政府新增借款3.9万亿美元,其中本币计价债务占95%。

与过去的差异再明显不过了。澳洲央行的研究发现,1996年,泰国近三分之一的长期债务以美元计价。根据Breakingviews对国际金融协会(IIF)数据的分析,如今这一比例不到1%。同期,巴西的美元债务占未偿借款的比例从69%降至4%。IIF的数据显示,总体而言,亚洲新兴经济体以美元计价的政府债务仅相当于GDP的2%,不包括阿根廷在内的拉美新兴市场国家以美元计价的政府债务相当于GDP的10.5%。

但这并不能使其他国家永远免受强势美元的影响。如果美元持续走高–不管是因为美联储维持高利率甚至进一步加息,还是因为又一个意外事件冲击全球–全球经济则可能会出现裂痕。最令人担忧的后果将是新兴市场出现债务危机。尽管许多国家现在以本国货币借贷,但大部分债务仍掌握在外国投资者手中。国际清算银行(BIS)对25个新兴市场的研究显示,2021年,外国人持有的未偿国内政府债务超过12%。如果算上外币债务,这一比例将超过25%。这些投资者随时可能逃离。

这正是2020年3月新冠大流行开始时发生的情况,当时基金经理们纷纷逃往美国公债这个避风港。根据国际清算银行另一项对16个新兴市场的研究,随着美元飙升,持有大量国内主权债券的美国投资者减持了10%的长期债券和近6%的短期债券。

巴西10年期公债收益率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从6.6%飙升至9.8%。巴西央行总裁坎波斯内托(Roberto Campos Neto)上月在IMF华盛顿会议上表示:“我们把外债换成了国内债务,大家都说:‘好了,现在你们不再面临美元冲击了’,但事实并非如此。猜猜谁买了这些内债?是外国投资者。”

对于依赖进口商品(尤其是大宗商品)的国家来说,强势美元的负面影响可能会更大。两者同时上涨并不常见–例如,在1990年和2002年两次海湾战争期间,油价上涨而美元下跌。但在过去三年里,标普全球编制的大宗商品价格指数上涨了近3.5%。如果这种模式继续下去,欧元区和日本等经济体将遭受本币贬值和以美元计价的大宗商品价格上涨的双重打击。

较贫穷的国家,比如撒哈拉以南非洲,也会因美元长期走强而损失惨重。这是因为他们没有太多进入国际资本市场的机会,而且依赖于通常以美元计价的贷款。有些国家已经陷入困境,比如加纳,该国大部分外债在2022年出现违约。“如果主要央行的货币政策在一段时间内保持限制性,自然会对货币的相对强势产生影响,”经合组织金融和企业事务主任Carmine Di Noia表示,“应严密监控出现外币债务危机的风险。”

当然,如果美联储因通胀降温或经济增长放缓而开始降息,美元可能会下跌。但新兴市场已经降低了各自的借贷成本,欧元区也可能在6月开始降息,因此在一段时间内,美元可能会比其他货币提供更有吸引力的回报。在美元回落之前,全球其他地区将不得不保持高度警惕。

The post 路透社:美元一路狂飙,全球幸免于难? appeared first on 亚洲新闻周刊.

]]>
笑阳|再忆大丰新建三两事 https://www.yzzks.com/latest-news/11196/ Mon, 13 May 2024 03:29:53 +0000 https://www.yzzks.com/?p=11196 大丰新建离开我们已过十周年了。在我们相识相知的十多载 […]

The post 笑阳|再忆大丰新建三两事 appeared first on 亚洲新闻周刊.

]]>
大丰新建离开我们已过十周年了。在我们相识相知的十多载,相继发生了很多有趣的故事,但有那么三两事,令我记忆犹新,回忆起来久久不能忘怀。

作者笑阳 右 和朱新建

1.敬仰朱爷的“训戒”

2002年春夏交际的一天,我前往南京石头城看望朱爷(朱新建,业内俗称朱爷)。“小财迷”招呼进屋后,朱爷见我一手拎着一件民国钧瓷大水盂,一手抱着两本大册页,顿时脸色突变,指着大水盂呵斥道:“你是没钱吃饭了么,用这玩意儿来换画,穷到这个地步啦?”当时我一下子愣住了,不知如何是好。朱爷见我有些尴尬,便解释说:“不是我不想给你画画,只是讨厌这种比较麻烦的交易。”朱爷接着又说:“我交朋友喜欢坦诚相待,你这种做法让我情何以堪?你若长期这样,别人也会有反感的,你要以自身的善良与真诚与我交流,我给你画画是没得问题的。但有一点你要牢记,关键是提高自身的能力与素养。”听完朱爷前前后后莫名的训斥和诚挚的告诫,我在回宜兴的路上思考良久。此后,我更加注重自身文化素养的渐修和觉悟,逐渐得到朱爷的赏识,才有了之后与朱爷长达六年的系列访谈,也因此诞生了当时在艺术界引起不小轰动的《大丰谈艺》一书,以及大丰新建全国巡回画展、专题论坛等系列文化交流活动。记得有一次,朱爷诚恳地对我说:“笑阳啊,你倾其所有来收藏我的画作,这是用全部家当同我在博弈呀!”当时我只是傻傻地笑笑。今天,很多道友以为我收藏朱爷的画作已发了“横财”。其实,从朱爷病倒到他的画作达到高峰期,我从未出售过朱爷一字一画,也就无以谈起“得利”了。有人说我“傻”,说朱爷作品高位时抛掉一些,改善改善生活多好。其实很多同行人不理解我的心思,钱可以改善人的基本生活,但难以提高人的精神品质。遥想当年唐太宗将王羲之的《兰亭集序》相伴终生,虽我未能到此地步,但敬仰朱爷画作之心结,倒是愈结愈深,可谓“爱不释手”直至“痴迷”。

2.送儿子“大画”

朱爷是位直率并一向真诚的艺术家,自从我第一次独自登门造访,到举家叩拜,朱爷总会笑呵呵地迎接我们的到来。记得2005那年,趁着暑假,我带上爱人和儿子石越专程去南京拜访朱爷,朱爷很激动。我们刚进客厅坐下,朱爷便上楼到画室拿出一张六尺对开的花鸟画,对我儿子说:“小越,这是你第一次来我家的礼物。”我爱人不由自主地感激道:“这礼物也太贵重了。”朱爷用地道的南京话说:“下次来就没得咯。”回到宜兴,石越的姑父看到这幅朱爷的大画,欲出数万元购买,被我们全家婉言回拒。毕竟钱财有价,而这份情感无价。朱爷就是这样一位洒脱之人,高兴起来,从不吝啬自己的画作。

3.留着卖个“好价钱”

自从我与大丰新建有了一定的感情基础,我也常把陶都宜兴的陶艺家带到南京朱新建寓所谈壶聊艺。记得2005年7月初,我和知名陶艺家吴鸣、无锡和尚画家一空山人一块去拜会朱爷。大家谈到了紫砂壶,记得朱新建当时随口说了一句,制壶的最高境界要做出“泥土的芳香”。

后来,为了证实他之所言,朱爷常来宜兴。每次来我都准备了一些紫砂的泥坯,他便在上面写写、画画、刻刻。等合作的紫砂作品烧好后,按照常规,要分一半给朱爷。我把出窑的作品挑选一些,亲自送到南京朱爷寓所。他看到后很开心,口中念叨:“不错,不错。”我便把带来的紫砂作品全部给他,他左看看,右瞧瞧,随口说:“还是留下一把壶自己平时用用,也就可以了。你把这些东西留着,以后卖个好价钱。”我非常吃惊朱爷的这种做法,别人是多拿一件好开心,朱爷是作品尽量让你留下好快活。从此,我对朱爷敬重与佩服更加深刻,可谓是五体投地,爱朱爷的艺术更是执迷不悟,如痴如醉。

4.我身体棒着呢?

2006年初,朱爷打电话给我,说最近添置了一套独栋别墅,再加装修现在就差钱了。我东拼西凑,甚至贷款一共凑齐五十万元,再加上我姐夫黄一明的三十万元,一共八十万送到朱爷府上,以支助的形式,订购他的画作。此后,朱爷在上海、北京、山东、南京等地举办个人画作巡展,忙得不亦乐乎,声名鹊起,订画者络绎不绝。每次到朱爷家中,我也不好意思提起订购画作之事,反倒是朱爷拉着我的手说:“我现在身体还棒着呢,以后还会画出更多的好画,我们先把别人口袋里的钱挣来,以后再把画出来的精品给你,还可以再给你多画三五张,不是更好么?”朱爷看我不言语,便加重语气说:“多送你十张、二十张的,总好了吧!”其实,就在我和姐夫黄一明订购朱爷画作的同时,我也介绍了宜兴陶艺家葛明祥等购买了朱爷的画作。此后,由于相当一段时间没收到朱爷的画作,葛明祥担心有什么闪失,说要凑凑份子,让我守在南京。半开玩笑地说:“朱爷晚上生下的蛋,第二天一早就能取走。”说实话,我倒是坚信朱爷的身体还棒着呢?谁知天有不测风云,2008年年初,朱爷身体突变,中风住院,我的心也悬了起来。一来挂念朱爷的身体;二来又担忧朱爷欠的那些画作,我又是牵线搭桥人,精神压力可全落在我的肩上呀!

5.有笑阳“一份子”

2008年初的冬天,很冷。朱爷来宜兴参加女作家卢嫈新书《铿锵玫瑰》新闻发布会,那天,上海“小种菜园”陈村等一帮大作家都来了。朱爷匆忙从南京赶至宜兴宾馆,已过中午十二点半。下午两点朱爷打电话给我,邀我一同前往雕塑家周刚的工作室,去看他俩合作的《金瓶梅》系列人物雕塑。那天上午还晴空万里,下午却飘起了雪花,到了周刚的工作室,朱爷迫不及待地在紫砂雕塑上彩绘,我在一旁给他们拍照留念,也就在这时,跟随朱爷一同前来的网名“老鼠”的画家,一个不小心,大衣衣角将一件“西门庆”雕塑带倒,折断一条腿和“小鸡鸡”。当时都不太在意,认为断了就断了,事后才慢慢觉得,这是朱爷生病倒下的前兆。记得下午四点多,朱爷对我说他饿了,我问怎么这么快就饿了,他说到了宜兴只顾着和朋友们说话了,没吃啥东西。不到五点,我们一起回到我主持的八面来风堂,我叫我爱人给朱爷下了一大碗排骨面,他吃完立马又来了精神。到了晚上,从南京陪朱爷一同前来的一家装潢公司老板邀请朱爷和“老鼠”一起去桑拿,我一向不喜欢这些地方,就没跟着去。第二天凌晨六点不到,那位装潢公司老板打来电话,告知朱爷的身体不舒服,让我立马赶去宜兴人民医院。我们陪着朱爷拍完片后,主治医生说:“他的情况非常危险,总动脉血管已经堵塞,必须马上进行急救,需要家属签字。”我当即给朱爷当时的妻子打电话,告诉她这个情况,她委托让我们三人(我、装潢公司老板、“老鼠”)代签,在宜兴开始急救。随后,主治医生说:“必须立马送大医院做大动脉手术。之后,我们与朱爷家人商议,决定把朱爷送往原南京军区总医院进行治疗。昏迷了一星期后,朱爷终于醒来了。三个月后,朱爷在家中身体逐渐康复,得到可以探望的指令,我便与陶艺家周刚、还有我姐夫黄一明,以及我爱人王国芬,一同赶往南京探望朱爷。一进门,朱爷就吃力地跟我们说话,断断续续地听到他在问:“笑阳你最近怎么样啦?八面来风堂现在怎么样了?”我听完不禁鼻子一酸,潸然泪下。这时周刚拿出他所作的一尊雕塑给朱爷看,朱爷问他可以卖多少钱,周刚回说三万一尊好吧!朱爷面对着周刚便说:卖掉以后,这里面一定要有笑阳的一份子,有八面来风堂的一份子。我和我爱人听后,热泪更是止也止不住。朱爷就是这样一位即使自己病重也总能想着别人的人,一腔真正艺术家真挚的情怀。朱爷的这几句朴实言语,深深扎在我们全家人的心里,足以感化、影响我们一家人一辈子。

6.莫谈“感情”两字

朱爷病倒以后,所有的事情都交由家中“小财迷”全权打理。我送去订购画作的五十万,也因为朱爷的病重未能兑现。当时我很焦灼,朱爷欠我的画可以暂时放在一边,但我担心陶艺家葛明祥(当时己患肠癌病危)等亲戚朋友的画作没着落,因为我是“介绍人”,画款大都是我独自亲手送到朱爷手上的,如果没有拿到订购的画作,有些事情就说不清楚了,而我又觉得很对不住这帮好朋友。好在朱爷身体逐渐康复,“小财迷”也积极处理此事。期间,“小财迷”陪朱爷来宜兴疗养,当着大家面拿出一套处理方案:首先付清葛明祥所定的画作,她拿出朱爷的右手画作,一平尺没少甚至多出一张小品交给了病重中的葛明祥。葛明祥在离世前,对这事很欣慰,我也如释重负。可没过多久,医院诊断出朱爷的病难以康复,“小财迷”在处理“旧账”方案也发生了变化,她把“欠画”一事推给了朱爷。一天,朱爷的护工老张给我打来电话说:“朱爷已经给你准备好了他的左手画,什么时候来南京取一下?”我带了些百合、笋干等宜兴土特产,便立即赶往南京。走进朱爷石头城那套老寓所,便看到他已经准备好了所有要给我的“画作”。那天朱爷非常开兴,他将所作的左笔画作一一展开给我看,我看完后忍不住称赞:“画得好啊,你一直是我们心中的书画大师。”朱爷听完傻傻地笑了,像个孩子。临走的时候,我不经意问了朱爷一句:“这个世上,谁与你感情最好呢?”不料朱爷听后脸色大变,握紧拳头猛捶了我胸口好几下,大声喊道:“走!走!出去!”我不得已离开朱爷的寓所。回程的路上,我一直在想为什么朱爷的情绪会突然之间一百八十度大逆转,是不是“感情”二字出了问题。此后,每当我去探望朱爷,所言都非常谨慎,因为他的开心就是我的快乐。我唯一惋惜的就是,朱爷与第二任妻子陈衍复婚移居北京之后,至他离开人世一直未曾相见。这也成为我此生的一件憾事。

石晓良简介:

笔名笑阳,艺名一壶道人,号民间陶夫。1963年生于陶都宜兴,1981年10月从戎,2001年12月军转自主择业。创八面来风堂、开“两地窑”文人陶,自封“堂主”、“总窑主”。初始起步制陶,三言两语撰文,境由心生起笔,纯属好玩藏古。“教授”不过客座,“会长”来自民间。常怀文化梦想,保持本来性情……现为江苏科技大学、苏州市职业大学、江苏理工学院、嘉兴学院、南京旅游职业学院等多所院校客座教授、专家委员会成员。主要著作及编著:《钟长生山水画欣赏》笑阳配诗(河北美术出版社)、《问雨扇画选》笑阳配诗(河北美术出版社)、《八面来风堂·中国画家第一回提名展画集》(河南美术出版社)、《朱新建国画·八面来风堂藏》、《宜兴陶与文人画》系列丛书(香港艺文出版)、《大丰谈艺》(四川美术出版社)等二十余部。相继在北京、上海、济南等多地举办个人壶画群展。

(无锡工艺职业技术学院专职教师 石越图文整理)

The post 笑阳|再忆大丰新建三两事 appeared first on 亚洲新闻周刊.

]]>
刘红军 | 从武警中将到砚文化推动者 https://www.yzzks.com/latest-news/11183/ Wed, 08 May 2024 01:52:22 +0000 https://www.yzzks.com/?p=11183 转自:砚文化公众号 武警部队原副司令员、中华炎黄文化 […]

The post 刘红军 | 从武警中将到砚文化推动者 appeared first on 亚洲新闻周刊.

]]>
转自:砚文化公众号

武警部队原副司令员、中华炎黄文化砚文化分会创会会长、砚文化志愿者刘红军中将。

沂蒙农家子弟当上了将军

“来世一趟,要为社会做点事情。”这是刘红军将军平日里常说的一句话。此话听去朴实无华简简单单,但却是刘红军一生实践的坐标。

刘红军出生在山东沂蒙革命老区一个普通农民家里,从小他的血管里流淌着沂蒙老区人倔强的血液,性格中熔铸了老区人改变贫穷命运的奋斗精神,从小学到高中,他学习成绩优秀,一心想考上名牌大学,可是文化大革命却让他的大学梦破碎了,所幸的是部队征兵又给他带来了机遇。“好男儿志在四方”,刘红军心想,“当兵保卫祖国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他的想法立即得到父母的支持,尽管他是家中唯一的男孩,父母也没有半点犹豫,送子当兵,这本来就是沂蒙老区的光荣传统。

从沂蒙山区到北京卫戍区,穿上军装、手持钢枪的刘红军一下子感到自己肩上的担子重了,责任大了,“保卫祖国”四个大字从此就牢牢铸就在他的心里。部队各级领导言传身教,让这个农家子弟眼界大开。他下定决心:“既然当了兵就一定要当一名好兵,绝不给家乡父老乡亲抹黑。”刘红军凭着这么一股子劲头,靠着自己踏实肯干,勤奋努力的工作,从一名普通战士渐渐走上领导岗位。他从战士到干部,再到卫戍区直属团参谋长,每一个脚印都走得那么踏实,踩的那么有力。

1982年根据国家需要,北京卫戍区部分部队改制组建为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北京市总队。1983年底,刘红军担任了武警北京市总队第十一支队参谋长。在他眼里,世界上没有做不好的事情,只有不去做的事情。他不认为自己比别人强多少,他只是觉得自己无论在什么岗位上,都要尽职尽责,无愧组织的安排和信任,凭真本事踏踏实实做事情。

此后,刘红军不断一路晋升:武警北京市总队副参谋长、参谋长、副总队长、总队长;又从北京总队调到武警总部任副参谋长,最高到武警部队副司令员。从一个列兵到中将,从一个农村娃成长为共和国将军,他被别人称为“福将”。然而,刘红军却说:“我的戎马生涯,其实非常坎坷不平。能有今天的荣誉,靠的是组织的培养、各级领导的帮助,也是自己努力奋斗的结果。我赶上了国家高速发展的好时代,经历了其中很多重大事件,这些都让我得到历练,增长了才干,让组织有了考验我的机会。”

文武兼备军旅生涯放异彩

刘红军就是这么一个虚怀若谷、率真坦诚的人,他只管把事情做好,不管别人怎么评价自己。他走过的路都留下了长长的一串脚印,踏实、坚定,不断走向成熟,走向巅峰。直到今天,刘红军回忆起几十年来自己所经历的重大事件,参与的重要工作,脸上依然绽放出自豪和幸运的光彩。

如今在国家重要外事礼宾活动中,鸣放礼炮是给予被接待方的最高礼遇。殊不知,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正是刘红军所在的团承担组建国家迎宾礼炮队任务,他担任首次鸣放迎宾礼炮现场第一总指挥员。那时,他们纯粹是白手起家,没有任何资料可借鉴,没有一个技术人员,时间紧,困难多,要求高。首先是鸣放礼炮,必须确保安全;其次是多门礼炮要在同一时间内发出同一声响;第三必须做到歌起炮响,歌落炮停,间隔均匀。面对时间紧任务重,刘红军的那股子沂蒙老区人的倔强劲儿上来了:“我就不信,咱还玩不转这小小的礼炮了?”他和战友们一起,攻克了一个又一个难关,连续战斗了二十多个日日夜夜,终于圆满地完成首次礼炮鸣放任务,让那隆隆的礼炮声响彻在迎宾现场的上空。迎宾礼炮,体现着中国人民的热情礼仪,展现着社会主义中国的精神风貌,同时也象征着一个古老民族朝着现代化迈进的坚定信念。

如今的天安门广场升国旗仪式,早已经成为北京的一道靓丽壮观的风景线,每天都有数万人观看升旗仪式。当我们激动于这个壮观场面的时候,你可曾知道,刘红军就是改革“天安门广场升旗仪式”的领头人。正是他带领干部战士反复研究、演练,最终报请党中央批准,确定了“平时为40人组成的国旗护卫队”、“节日和重大活动为100人组成的国旗护卫队及军乐团”的升国旗方案。从1992年开始到如今,五星红旗每天都庄严地升起在天安门广场上空。这个升国旗仪式,也成了爱国主义教育的最好课堂。

2011年9月9日 首届中国松花石(砚)创作精品展开幕式上讲话

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是担负国家赋予的国家内部安全保卫任务的部队,和平时期,武警部队担负主要目标执勤、处置突发事件、反恐、抢险救灾,保护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等多项任务。刘红军多次带领、指挥干部战士冒着生命危险,参与处置过多起国内突发事件,完成了多次反恐怖、抢险救灾等任务,在实践中总结了一些实在、可行、管用的经验,赢得了官兵的好评。

2008年8月,举世瞩目的奥运会在北京举行。我国承诺要把这届奥运会“举办成为一届历史上最出色的奥运会”。办得出色不出色,最核心问题是安全。“安全奥运”至少包括两层含义,一是防止恐怖及暴力活动等对人及奥运场馆设施构成的威胁;二是形成一个安全的人文环境。这项安保工作的重任,又落到刘红军身上,他担任了北京奥运会安保协调小组副组长。刘红军和他的战友们,周密部署,严阵以待,及时处置了那些“突发事件苗头”,确保了奥运会的安全召开和落幕。刘红军也被各级领导和干部战士誉为“安保专家”。

刘红军说:“我无论在哪个岗位上,都时时刻刻牢记祖国和人民赋予我的使命,即使困难再大,我也要尽自己最大努力去做,克服困难,完成任务。”刘红军说到做到了。

2011年7月14日聚砚斋在北京政协礼堂举行砚台展砚台展,原全国人大副委员长许嘉璐参观

砚文化更让将军情有独钟

毛泽东曾经说过,没有文化的军队是愚蠢的军队。换句话说,没有文化的领导也是愚蠢的领导。刘红军在工作繁忙之余,始终没有忘记学习和读书,也许正是因为胸怀对祖国的忠诚,不断学习,不断获取新的知识,才让他视野广阔、高屋建瓴,在运筹帷幄处理重大安保事件中充分展示他的智慧和才华。

刘红军不仅喜欢阅读领兵征战的书籍,还喜欢涉猎中国历史文化方面的诗书典籍,平时也提笔练习书法。写毛笔字自然离不开砚台,早在十年前,他偶尔翻阅一本与砚台有关的书《中国石文化》,书中介绍了十几种可以制成砚台的特殊石头的种类、材料、颜色、产地等多方面资料,使他产生了浓厚兴趣,尤其是砚石上雕刻的各种图案花纹,如山林湖泊、花鸟虫鱼、龙虎吉兽、古代英雄人物等,与砚石的颜色、形状、层次浑然一体,看似砚台,更似一件件玲珑剔透的艺术杰作,令刘红军拍案叫绝。他对那些砚石真可谓“一见钟情”,大有相见恨晚之意。

刘红军开始寻觅关于砚台方面的书籍,可惜鉴于当时的文化环境,砚台方面的书籍还不多见,而系统全面地介绍砚台的图书可以说是一个空白。这让刘红军倍感失落,但同时也促使他决定,自己收集资料进行整理,期待有朝一日出一本砚台大全之类的书。这就是刘红军的性格,只要认准的事情就一定要做成功。他开始有意识的收集各种砚台及其资料,并把每种砚台按产地、名称、材质、雕工乃至砚台上的铭文、文人墨客的评价、收藏价值等重新作了缩写,把这些资料藏到自家的专用盒子里。渐渐的,随着收集砚台数量的增加,存放砚台资料的盒子也一个一个积累起来。

刘红军每次出差闲暇之余,从不去什么酒吧歌厅,他最喜欢逛的地方就是当地的古玩市场,每每都能淘到他喜欢的砚台。很多时候,都是他从书本上发现新的砚种,立即找熟人朋友帮忙,花钱买回来。在买砚台问题上,刘红军从来不吝啬破费,为此,也没少挨老婆的“呲”,埋怨他瞎花钱。

到2010年,近十年间,刘红军收藏的砚台从“端砚”、“歙砚”、“洮砚”、“澄泥砚”四大名砚到地方小砚,多达上百个品种,1000多方砚台。功夫不负有心人,知识的积淀,给了刘红军更多的机会。他注册了“聚砚斋”,多年潜心编辑的《聚砚斋砚台博览》也出版了,书中收集了近百个砚台品种,近五百方砚台。系统介绍了各种砚台的产地、历史、材质特点、雕刻工艺、文人墨客的评价、及目前的研制发展情况。著名砚台收藏家阎家宪称赞刘红军“为砚倾倒,为砚痴狂,从一个侧面尽显他那不平凡的人生。”

在收集砚台过程中,刘红军学到了很多过去未知的历史文化知识。他开始懂得,石砚从一个方面承载着中华民族文化的发展史,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智慧和艺术,砚台“传万古而不朽,历劫难而如常,留千年而永存”。正是由于他对中国文化历史的深入了解,使他对文化历史博大精深的祖国更加热爱和崇敬,从而也就使他对肩负的保卫国家安全的神圣使命升华到一个新的境界。

2010年9月8日刘红军在上海世博会上接受联合国国际信息发展网组织总干事长丹尼尔.巴瑞奥颁发千年聚砚斋奖牌

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安保工作,让中国的安全稳定局面给全世界留下美好的形象。百年一遇的上海世博会,由于展期长、规模大、国际国内参与者数以千万计,安保工作面临诸多不确定因素,担负安保工作的武警部队承受着巨大压力。作为世博会安保协调小组副组长的刘红军常常是彻夜不眠,每一个安保的细小环节都不容放过。每当一次重大活动结束了,鲜花掌声骤起,刘红军拖着疲惫的身子一头倒在床上,此刻,他的心才稍微平静了下来;而另一项任务又接踵而来,他的神经又高度绷紧了,就这样他不知度过了多少高倍警觉、如履薄冰的日日夜夜。

上海世博会联合国信息发展网馆得知刘红军收藏砚台,专门邀请他参展世博会,举办首届中华砚文化高峰论坛。他所编著的《聚砚斋砚台博览》一书,以及砚台精品展,得到中外砚台专家、学者、收藏家的一致好评。在他策划的首届中华砚文化高峰论坛上,众多专家学者云集一堂,探讨砚文化发展之大业。刘红军获得了“中华传统文化著作金奖”、联合国经济和社会理事会授予的“千年聚砚斋”金牌。刘红军说:“这一切对我来说都是‘无心插柳’的事情,也正是这‘无心插柳’,又把我推向了弘扬中华砚文化的前沿阵地。”

退休不享清闲再战新征途

上海世博会结束后不久,刘红军光荣退出了领导岗位。下来做什么?刘红军的心里反复琢磨着……

经过上海世博会的砚文化主题日活动和首届中华砚文化高峰论坛的举行,给了刘红军很大的鼓舞,他开始积极走访砚台雕刻家、生产厂家、收藏家,希望能从他们身上学到更多的知识。刘红军先后去砚台产地拜访砚台雕刻大师、收藏家、企业家,虚心向他们请教。在这个过程中,刘红军接触了一批工艺美术大师、砚台的设计师、雕刻家,他们献身于砚台文化的执着精神给了刘红军很大的鼓舞,他们精湛的砚台雕刻技术和那些精美绝伦的作品,让刘红军感到极大的震撼,尤其是他们献身砚文化事业的人品更是让刘红军钦佩不已。在参观学习过程中,不少专家对刘红军说:现在就缺你这样的人,希望你能带领和组织大家把砚文化传播下去,给大家提供更大的交流平台,带领大家把具有五千年中华文明史的古老砚台文化传承下去,让她发扬光大。他们的话对刘红军的心灵撼动很大,他顿时感到自己身上的责任加重了,有好几夜不能成寐。

回京后,他对此着实做了一番深入思考。他想:以前自己只是喜欢砚台,从没想过要弘扬砚文化。现如今,自己是“门缝里吹喇叭——名声在外”了,那些国家级的大师、专家们又是如此信赖自己,我该怎么办呢?想想自己如今早已是衣食无忧,儿女都长大成人,自己也是当爷爷的人了,退休后国家依然给予了优厚待遇,本应是在家颐养天年了,又何必再出去自找苦吃呢?而且,周围的一些亲朋好友知道自己又“玩儿”上了砚台,风言风语也不少。自己的夫人看他整天风风火火的迷恋那些砚台,在外面跑得人也瘦了,家也不顾了,怨气不打一处来,甚至吓唬刘红军如果不听劝阻自己就离家出走。在家养老,那不是刘红军的个性。他这辈子没别的所图,就想干点事情。现在自己退休了,国家给的待遇也很高,趁现在身体好的时候,社会资源也比较丰富,如能为弘扬砚文化做点事情,也算对得起国家给自己的优厚待遇吧。他下定决心,排除一切干扰,做通夫人的工作,求得她的理解和支持。

夫人的工作做通了,后方稳定了,刘红军开始谋划未来:在北京召开中华砚文化第二届高峰论坛;在北京举办大型砚台展览;组织交流考察活动;筹建砚台博物馆……

俗话说:“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刘红军深知即使自己长着三头六臂,也无法干成这么多的事情,他必须网罗人才。可是,这年头儿,不给钱谁愿意白帮忙呀?出资雇人吧,刘红军又没钱。这时,他突然想到奥运会中的一个时髦名词“志愿者”,心想,我何尝不可以动员人们以志愿者的身份参加到弘扬中华砚文化的行列中来呢?他为自己大胆的想法而激动,于是整天忙着约见动员工作。刘红军首先动员了武警部队三位退休不久的老战友:少将张维业、张补旺、许世寛,这三位将军怀着同一颗赤诚的心,加盟到刘红军的砚文化大军,帮助“司令”分兵把守“阵地”。

接着,刘红军又聘请了北京故宫博物院、天津博物馆的砚台专家为“聚砚斋”高级顾问。刘红军认为,有了专家们参与,可以为我们把关,辨别砚台的真伪,我们举办各种砚文化活动才有坚实的基础。现在,刘红军周围聚集了一大批具有真才实学的砚台收藏家、理论家、雕刻家。除了砚台专家,还有一些国画家、书法家、作家以及其他一些砚台爱好者。更有一些具有眼光的新闻媒体也积极介入弘扬砚文化的大军,参与报道有关的展览和论坛活动,众人拾柴火焰高,有些企业老总也慕名登门,甘愿出资赞助,共襄弘扬砚文化发展大计。

队伍壮大了,弘扬中华砚文化事业也如火如荼的开展起来。刘红军不愧为统领过千军万马的将军,他通过组织参与几次吉林、北京等地的石砚展览活动,达到交流学习、鼓舞士气、团结锻炼队伍的目的。刘红军在一次全体砚文化“志愿者”会上讲了一段话,明确了他的远大抱负。他说:“我们要把眼光放得更远些,随着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对国际的影响力日益增大,但国外对我们的文化了解还太少。我们的文化影响力比起经济影响力,差距很大,而文化才是持久的甚至永恒的东西。在不久的将来,我们应该走出国门到海外去展示我们的国粹,让砚台作为我们的友好使者结交更多的朋友,传播弘扬我们的古老文化,为祖国的振兴和海峡两岸的和平统一尽一份力量。”

原载:中华儿女杂志  2011年第017期

The post 刘红军 | 从武警中将到砚文化推动者 appeared first on 亚洲新闻周刊.

]]>
无人区穿越之旅 https://www.yzzks.com/latest-news/11129/ Mon, 06 May 2024 08:33:42 +0000 https://www.yzzks.com/?p=11129 作者:亚丽 在自己的世界里,独善其身;在别人的世界里 […]

The post 无人区穿越之旅 appeared first on 亚洲新闻周刊.

]]>
作者:亚丽

在自己的世界里,独善其身;在别人的世界里,顺其自然。

于我而言,亦是如此。走出去,尽可能多地记录下美好的生活。因为,每当人们回望过去,常常遗憾地发现,那些原本深刻、令人难忘的记忆早已模糊甚至完全忘却,唯有文字、图片以及声像等,才能让过往的种种经历和美好记忆等得以留存、还原、定格为永恒。因此,我也特别喜欢通过旅行、拍摄和游记的方式,努力让自己的每一天都很独特,生活得惬意舒展。也只想趁着自己能多走动时,多做一些让自己开心的事情,多留下一些难忘并且值得珍藏的回忆……

蓉城最美人间四月天。处处草木青翠、花香四溢,风和日丽,正如古诗句“四月朱樱乍熟,甘露一般清味”所描述的那般怡情惬意,恰是人们踏青赏花观景、品味甘甜樱桃、尽享春意美景的绝佳时机。然而,久居蓉城的我却与古诗句“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心生共鸣,被“荒芜与繁盛之间,依稀看到生命的成长与倔强,一切美好都以不偏不倚恰到好处的姿态存在。”这样一段话深深触动,禁不住更加想往外面世界的精彩,再来一次新的逐梦、探险之旅。

4月10日在朋友邀约下,分别从成都、喀什两地一同飞往敦煌。

4月11日领队决定集体就地休整一天,对车辆检修、后勤物资采购。

4月12日上午9点半,首先到达光伏电站开始拍摄,紧接着前往玉门关标牌前拍照、视频,然后再顺沿着G215和S303一路奔向敦煌雅丹国家地质公园,开始尽情领略和拍摄黑戈壁的“千层酥”,“西海舰队”的落日景观,以及造型奇特、如梦如幻的沟谷垄槽、奇峰异石、风蚀地貌……

敦煌雅丹国家地质公园,位于甘肃省,西北黄土高原和戈壁滩的交汇之地,距敦煌市区185公里,东西长约20公里,南北宽约20公里,是地球上最大的雅丹地貌分布区之一,也被誉为“雅丹之乡”。敦煌雅丹地貌的形成经历了约30—70万年的岁月,造型独特、丰富多彩,其高密度集群型为世界罕见,是旅游摄影、拍摄影视剧和广告拍摄的绝佳外景场地。公园中最为壮观的当属“雅丹城”,这是一座由数以千计的雅丹地貌组成的壮美景观,仿佛是一座古老的城市遗址。

“雅丹”意为陡峭的土丘。又称“魔鬼城”,风沙飞舞、气势恢弘,奇幻无比,如梦如幻。雅丹地貌则是一种典型的风蚀地貌,又称风蚀垄槽,或者称为风蚀脊。在地质学上,是指经长期风蚀,由一系列风蚀垄脊、土墩、风蚀沟槽以及洼地等地貌组合而成的景观。它的形成主要有两个关键因素:一是发育这种地貌的地质基础,即湖泊沉积地层;二是外力侵蚀,即荒漠中强大的定向风的吹蚀和流水的侵蚀。如:在极干旱地区的一些干涸的湖底,常因干涸而裂开,风沿着这些裂隙吹蚀,裂隙愈来愈大,使原来平坦的地面发育成许多不规则的背鲫形垄脊和宽浅沟槽,也就是人们所说的雅丹地貌。雅丹地貌的形成复杂、历史悠久,如同自然之奇的魔法世界、鬼斧神工之作,堪称地质学的教科书,让人叹为观止。敦煌雅丹便属于早已干涸消失的大湖—古罗布泊的一部分,其成因亦然如此,大自然的雕塑工艺,超乎想象的神奇之美,让人目不暇接……

“天外来客”便是其中形态最为独特的柱状雅丹体。因其上部贴土层和下部沙质层的风化难易程度的巨大差异,最终形成了顶部粗大的块体高悬于下部细小的柱体之上,整体形状好似外来客眺望凝思,吸引着无数游人去探索它的奥秘!

“西海舰队”则拥有分布范围约5公里的一座座排列整齐、走向一致的雅丹垄岗群,恰似一艘艘排列整齐、整装待发的军舰一般,场面最为壮观,犹如舰队出海,威武雄壮,霸气豪放!

还有惟妙惟肖的“金狮迎宾”、“骆驼回眸”等等,数不胜数。

4月13日沙尘天气,满眼都是灰蒙蒙的天空。我们继续沿着G215前往青海省海西州茫崖市的冷湖镇,路的左侧便是苏干湖。

途中,邓公子为缓解大家一路奔波的劳累,便嬉笑着对大家说,“西藏是一种病,不去治不好。新疆是一种瘾,去了戒不掉。青海既能治好你的病又能戒掉你的瘾!”

在冷湖镇简单用完午餐,我们途经青海省海西州茫崖市冷湖风能发电厂,一进入“水墨江山”,丰田坦途在黑色戈壁上狂奔拉风,纵情体验了一把在广袤无垠戈壁滩上驾车狂飙的激情与速度;在一望无际、空旷辽阔的黑戈壁上,尽情航拍、开怀畅游,亲身感受迎风飘逸的航拍人与奇妙山川的完美融合。我们在刚刚经历完驰骋旷野戈壁时放荡不羁的心跳与狂野之后,深感原来眼中的“水墨江山”早已不是一幅完全高冷静谧、绵延起伏的巨幅卷轴画,而是既令人心生亲和,又倍感敬畏的梦幻仙境。

傍晚来临开始一起搭帐篷、撑桌椅、摆炉灶,一起动手摘菜、洗菜、切肉,精心烹制起令人期待的美味大餐。不知过了多久,待笋子烧排骨、冷吃兔丁、清炒白菜、白菜豆腐汤等一道道特色美味陆续摆上桌、齐备之后,便开始了令人愉快、回味无穷的晚餐模式。只见大家一边品尝美味,一边举杯斟酒,畅谈甚欢。席间,大家听闻从西双版纳来的杨老师说今日正值泼水节,于是一同举杯共祝这美好喜庆的日子。

夜幕降临、凉风习习,在邓公子和小王师傅为大家撑起的一顶顶温暖的小帐篷内,我们便以天为被、以地为床,与星月为伴,听着风的协奏曲,和衣而睡,共同期待下一个旭日东升。

4月14日风和日丽。清晨一轮红日正从“水墨江山”群峰中冉冉升起,随即也唤醒了大师们无限的热情,愚石、螺旋桨都纷纷拿起拍摄装备,朝着太阳升起的地方尽情追逐最佳的拍摄点位,以各尽所能、不断变换的空中姿势纵情收揽着旭日初升、穿云驾雾的独特美景!

待拍摄告一段落,幸福地享用起由邓公子和小王师傅精心准备的可口汤面与煮鸡蛋。餐后大家一起收拾所有“家当”,配合非常默契地将帐篷、睡装、食材、厨具、行李箱等逐一清点、收拢归置,期间产生的各种垃圾一同装袋妥帖后,便集体乘车出发。

沿着G215和G315,我们来到了俄博梁雅丹地貌核心景区。我们都被俄博梁风姿绰约、仪态万千、神型独特的雅丹地貌深深震撼到,无不惊叹大自然的神奇与任性!

在驱车前往俄博梁皲裂的盐碱地,有的地方翻墙越沟一冲而过,有的地方以倾斜45度的角度顺势在陡坡中穿行,一路搓板、跳坑、飞坡颠簸狂奔,待穿越完茫茫荒滩之后回到315国道。

其中“火星一号公路”,此路因途经中国最大、形态最丰富的雅丹地貌而得名,是中国第一条以星球命名的公路,北起冷湖镇,终至西台吉乃尔湖,全程96公里,因路况不好,行程大约需要两到三小时。从冷湖镇出发,在G315东面往西方向995公路的路碑处,有一个大大的零公里雕塑标识,从这里便可以进入“火星一号公路”。

途经冷湖石油基地遗址时,怀着对早期石油工人的敬仰,来到了他们曾为祖国奋斗,奉献青春,甚至一生的遗址实地拍照留影。谁曾想,五十年代后期,在柴达木盆地的戈壁滩上,曾经聚集了数十万石油大军,造就了年产240余万吨原油的我国第四大油田,冷湖油田。六十年代,随着油源逐步枯竭,石油大军也开始转移战场,最终使得原本具有较大规模且充满人间烟火气的石油小镇慢慢淹没在了漫天风沙中,化为一片废墟,也最终成为一代石油人的永久记忆。

傍晚驱车冷湖镇入住。欣喜的是在这个水比石油还贵的戈壁小镇的酒店里,大家居然来了个任性舒适的热水澡,畅快地消除了一身的疲惫倦意……

4月15日天气依旧晴好。迎着和煦耀眼的阳光,怀着敬畏、向往、激动、期待和些许怯意,我们又开始在颠簸的土路上穿越茫茫戈壁,沿着阿尔金山脉,在苍茫的戈壁与天际间,开启此行最为神秘的罗布泊创作与穿越之旅。 因为,在这里,既有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的点,中国科学院新疆分院彭加木神秘失踪点(东罗布泊),也有中西文明的交汇点—楼兰古国(西罗布泊)等着我们去探寻。

罗布泊,又名罗布淖,海拔780米左右,位于塔里木盆地东部的最低处,塔克拉玛干沙漠的最东缘,若羌县北部,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东南部,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东南部湖泊。因其形状宛如人耳,被誉为“地球之耳”,也被称作“死亡之海”,《山海经》中称之为“幼泽”,同时也有“湖泽、盐泽、蒲昌海、牢兰海、辅日海、临海、洛普池、罗布池”等其他多种名称。“罗布淖尔”是其蒙古语音的译名,意为多水汇集之湖,塔里木河、孔雀河、车尔臣河、疏勒河等皆汇集于此,曾是中国第二大咸水湖,面积约2400~3000平方公里。

在接近罗布泊界边空旷的平地上,大师们开始了拍摄。依稀记得,在进入罗布泊的途中,还有一段行驶在G314的沙石路上,此路尚未立项建设,但已形成基础路面,可以连通甘肃阿克塞至新疆若羌。沿途,我们一直在河床面上颠簸前行,也见到了酷似鸡血山的皲裂的盐碱地田块。

途经甘肃安南坝野骆驼国家保护区时,大家一起低头行礼,向保护区的工作人员致敬,向自然生灵致敬,向天地万物致敬!

中午时分,顺利到达新疆与甘肃交界的库木塔格沙漠,在体验沙漠飚车、骑驾刀峰的激情速度和惊心动魄的同时,还在行进途中欣喜地巧遇一只黄羊在保护区内悠闲漫步。

傍晚时分,顺利抵达沙漠腹心地带,美丽壮观、绵延无际的沙漠在蓝天白云、柔暖微风、和煦阳光照耀下金光闪闪、光影交错、美不胜收!摄影师们兴奋不已、为眼前的壮丽景观震撼折服,放出航拍小“飞机”饱揽沙漠群山,即兴创作风景大片。

傍晚时分,夕阳西下,天色绝美,风静柔暖,大家一边安营扎寨,一边准备晚餐,牛排、美酒、猪肚炖鸡、碧绿生菜等,一应俱全,正当大家开始慢慢享受丰盛的露天晚餐之时,在沙峰里又悄然升起了五彩斑斓的晚霞,仿佛专门为远道而来的我们增添一份浪漫意境,特意留下这生命中难以忘怀的美好时刻!待夜幕降临,满天繁星伴着一轮明月,一闪一闪,纯洁而又宁静,仿佛触手可及,从未有过的亲近,令人心旷神怡!

4月16日清晨起床,收拾行装,稍加洗漱,便迎着晨曦和朝阳出发,前往中国科学院新疆分院科考专家罗加木同志1980年科考失踪的纪念碑缅怀致敬!

沿途,我们来了一把飞沙走石的实景体验,满身满眼满嘴满脸都是小沙沙。驱车穿越,时而滚刀峰、跃鱼背、在风飞沙中穿行创作,时而以45度劲爆冲顶又以45度腹冲而下,时而以侧倾30度沿山脊挂臂而下,惊呼声声、心跳加速、却又乐此不疲,任随风儿把我们搬迁到远方,去感受不一样的天地情怀。其间美景难以言表,气势如虹,仿佛迈着漫妙柔美、妖娆轻盈的舞步,在阳光的照射下形成无比壮观的薄雾云沙、煙波浩渺,以排山倒海之势飞奔至心之所向的地方。终于明白,在浩翰沙海的探寻中,什么才是真正经过千百年日光、风沙、岁月的洗礼雕琢、打磨成润泽柔滑且神态各异的奇石尤物。

在风沙肆虐的茫茫戈壁,电影、小说、神话里的奇迹也纷纷呈现在我们的眼前,一株绿意盎然的生命之树和风蚀骨裂的咸盐碱田块地,令众人无比兴奋、惊叹不已,怀着对生命的崇敬,大家不畏风沙走石,纷纷与之合影留念,只为遇见你的奇缘和见证生命的力量与伟大。

穿越罗布泊,我们又来到了新疆与甘肃交界的界桩打卡留念,也就是新疆野骆驼国家级自然保护区010号界桩。

在这里,我们首次体验了担车状态。在S线冲跃山脊时因灰尘扬沙影响司机视线,松了油门妙停而动力不足,整车担在了刀峰上,上演了一出电影大片的惊险刺激,好在实战经验丰富的工作团队及时实施救援,我们也才懂得了从车挂钢绳弥补没有救援的穿越是没有灵魂的。

在第二次救援后,我们一行来到了甘肃省阿克塞多巴沟沙漠景区,开始在大风呼啸、飞沙走石中拍摄创作,尽显摄影人不惧风雨阳尘、只为创作献身的坚忍毅力!

傍晚时分顺利抵达目的地,我们便在峡谷中安营扎寨,露营,邓公子与春艳一起,为我们精心烹饪了丰富的佳肴。

4月17日大家在睡眼迷离中开心用完早餐—韭菜水饺之后便随即整装出发,离开沙漠,沿着阿尔金山脉,穿越中国阿克塞国际户外运动基地途步线,途经阿克塞,前往敦煌休整。午时抵达,餐后稍加休整之后来到了著名的中国敦煌世界地质公园——鸣沙山月牙泉景区。在这里,我们依靠有着“沙漠之舟”盛名的骆驼一路驮着,在鸣沙山环绕,真切体验滑沙项目的速度与尖叫,一睹月牙泉“神来之笔”的惊艳,酣畅淋漓地体验。

今天巧遇我的生日,于是,在邓公子的精心统筹和暖心安排下,我与所有的队友再次渡过了一个愉快而有意义的夜晚。

此行虽已结束,但是意犹未尽。我们一行能在罗布泊,四大无人区之一,寂静、空旷、辽阔的天际间,与烈日、风沙、干燥、星空、寒冷为伍,尽情饱揽祖国的大美山川、浩翰戈壁、月夜星空、万物灵性和大自然的神来之笔,实属此生一大幸事。内心满是感动、震撼和敬畏,也非常荣幸能与有缘且才华横溢的老师们一同完成这探险之旅、惊艳之旅、生死之旅。愿我们心向阳光、勇毅前行,在诗和远方的路上且行且珍惜!

天外来客

愚石拍摄

俄博梁

愚石拍摄

螺旋桨拍摄

扎营的河谷

愚石拍摄

库姆塔格沙漠

The post 无人区穿越之旅 appeared first on 亚洲新闻周刊.

]]>
为川菜文化传承弘扬加持助力,川菜文化研究院在蓉成立 https://www.yzzks.com/latest-news/11097/ Wed, 01 May 2024 08:12:03 +0000 https://www.yzzks.com/?p=11097 亚洲新闻周刊成都讯(首席记者 刘和平 摄影 周俊)“ […]

The post 为川菜文化传承弘扬加持助力,川菜文化研究院在蓉成立 appeared first on 亚洲新闻周刊.

]]>
亚洲新闻周刊成都讯(首席记者 刘和平 摄影 周俊)“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2024 年 4 月 29 日,一阵春雨铺天而下,把繁花似锦的成都,打扮的润泽饱满,妩媚动人。当日下午,来自全省各地从事餐饮川菜文化事业的近百位企业家、专家、名厨大师、协会会长们荟萃于四川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术报告厅,共同庆贺由四川省中华文化学院牵头创办的”川菜文化研究院”的成立。

成立仪式上,举行了川菜文化研究院成立筹备会暨执行委员会第一届第一次会议,

并通过成立了川菜文化研究院执行委员会以及川菜文化研究院《章程》。

会上,中共四川省委统战部副部长、四川省社会主义学院党组书记、常务副院长万群,对创办川菜文化研究院的目的、意义及工作方向做了宣讲。

四川省中华文化学院副院长夏鞍宁介绍川菜文化研究院筹备基本情况。

大会任命四川省食品文化研究会副会长刘亚鹏为川菜文化研究院首任院长,

夏鞍宁为川菜文化研究院执行院长;杨国钦等11人为川菜文化研究院副院长;

首任院长刘亚鹏向大会报告了川菜文化研究院2024 年工作计划及工作安排。

会议确定了川菜文化研究院主研方向及工作目标:

1.实施川菜文化价值研究计划;

2.实施川菜技艺保护传承计划 ;

3.实施川菜文化研学科普计划;

4.实施川菜高级人才培育孵化计划。

会议还确定了川菜文化研究院主要职责:

1.负责组织川菜文化相关研究工作,制定川菜文化研究计划,落实和确定年度研究方向和目标,进行广泛论证、调研和分析,形成 川菜文化研究报告和成果报告。

2、负责收集、整理川菜文化相关历史资料、信息,发掘川菜文 化厚重历史底蕴对现代餐饮业的影响力、助推力,加大川菜文化与诗、 书、画、摄影等艺术以及川酒文化、川茶文化的深度融合,实现川菜 文化与传统文化合体同源,相融发展。

3、负责研究院与政府、川菜企业、食文化学术机构等的沟通与协调,建立联络机制,促进川菜文化研究院在川菜文化研究领域的专业性和影响力。

The post 为川菜文化传承弘扬加持助力,川菜文化研究院在蓉成立 appeared first on 亚洲新闻周刊.

]]>
为什么在欧美没有长年卧病在床的老人?(深度好文) https://www.yzzks.com/latest-news/11076/ Mon, 29 Apr 2024 08:37:26 +0000 https://www.yzzks.com/?p=11076 不管哪本关于社会福利的书刊,都会提到在欧洲的人权社福 […]

The post 为什么在欧美没有长年卧病在床的老人?(深度好文) appeared first on 亚洲新闻周刊.

]]>
不管哪本关于社会福利的书刊,都会提到在欧洲的人权社福大国丹麦、瑞典等国,没有所谓的长期卧床的老人。

我不禁想知道其它国家的情况,因此在学会的邀请演讲中,请教了数位来自英国、美国、澳洲的医师,他们的回答是:在我们国家,也没有长卧在床的老人。

相对地,在日本的老人医院呢?不必我多说,长年卧病在床、无法行动,正在做中心静脉注射或经肠道营养的老人不计其数。非常不可思议,日本的医疗水准绝对不低,甚至可说比其它国家更加先进才对。

为什么其它国家没有卧床的老人呢?

Why are there no bedridden elderly in other countries?

我在瑞典找到了答案。2007 年,我和同为医师、专攻失智症医疗的妻子一起,经由塔克曼医师的引荐,有幸拜访位于斯德哥尔摩近郊的医院及老人照护设施。如我们的预想,诸院所中,连一位长卧的老人都没有。不仅如此,也没有任何一位高龄患者使用胃造口或经肠道营养法。

其原因在于,在欧美人的普遍认知里,高龄者到了临终期会自然而然失去食欲,这是天经地义的事情,使用经肠道营养或点滴等人工补充营养的方式为高龄者延命,也就是干涉他人的自然发展,反而被视为一种侵害人权与伦理的行为,更会被认为是在虐待老人。

当地并不会在高龄者开始无法进食时,给与经肠道营养或点滴,就算发生感染引起肺炎,也不会施打抗生素,仅投以内服药。当然也就不会有必要将患者的手脚绑起来。

单刀直入地说,大多数的患者在进入意识不明的长卧状态前,就自然地寿终正寝了,这样的社会不会制造出长期卧床的高龄患者。

民族性与社会观,左右临终生活品质

National Character and social views shape the quality of life at the end of life

◆欧美比较好,还是日本比较好?

高龄者的临终医疗观,是欧美比较好、还是日本比较好,无人能够下定论。但是,以某些状况来说,关节全都扭曲僵化、为了不要让胃造口的导管歪掉而将患者的双手绑起来……眼前所看到的高龄老人所受的种种待遇,实在很难让人感受到他们身为人类应有的尊严。

内人和我都已留下书面文件,清楚表达我们在临终期进入无法饮食的阶段时,均不愿接受胃造口等各种人工补给营养的延命医疗,不仅如此,也向子女们再三耳提面命,不可因一己之私,让我俩承受无效医疗之苦。

和国外自然寿终正寝的方式相比,日本的高龄者临终医疗,在患者已经不省人事的状态下,还要用点滴或经肠道营养来让肉体继续活下去,不管怎么想都太怪异了。

自从当初在瑞典偶然发现,当地高龄者在临终阶段也不会使用点滴或经肠道营养,为了用自己的眼睛一一确认外国的真实情况,我们夫妇踏上了旅行各国见习当地临终期医疗之旅。

瑞典、斯德哥尔摩——生命是为了享受人生而继续

Sweden, Stockholm,

  • –Life goes on to enjoy life

在开始之前,想要为大家仔细介绍展开这一连串旅行的契机,也就是先前提到的位在瑞典斯德哥尔摩郊区的高龄者照护机构。在2007年,我和先生一同前往瑞典。先生先出席欧洲人工呼吸器学会,结束后一起拜访瑞典的失智症治疗、照护院所,进行见习,则是我们这一趟的真正目的。

到了斯德哥尔摩,透过之前在日本见过面的安妮卡·塔克曼医师,为我们引荐了几家失智症专科医疗及照护机构。安妮卡·塔克曼医师是老年科的专科医师,她是在 1987 年首度于瑞典开设记忆治疗科的失智症治疗权威。

早发性失智症老人院—STOCKSANDGARDEN

为了早发型失智症所开设的安养收容院,当时有二十四位患者入住。看护师数量为一人,医师则每周来访一次。

创立两年以来,共有六位患者在此地过逝。一年里有三位患者因吸入性呛伤移送至医院,但都在短时间内回到安养院,在熟悉的温暖环境中离世。失智症是一种发展至末期会导致患者死亡的疾病,但就算到患者无法进食的状态,家属也不会用点滴或经肠道营养法来人工补给营养。

老人院的日常生活非常重视散步,因此有个用围篱隔起来的大庭院,庭院里还设有桌椅。带领我们参观各处的职员介绍:人活着就要享受生活,经常有社工或家属在这里为了住院的患者开庆生会或各种派对。

得到院所的邀请,我们留下和住院的患者们一同进晚餐。餐点内容有在瑞典很家常的炸鲱鱼排淋上浓稠的奶油白酱、烫熟的马铃薯、红萝卜丝等等,意外地相当简单朴素。但马铃薯十分香甜,说实话,吃起来的味道,比我们俩人住的北海道所产的马铃薯还好。

还有最令人惊讶的是,餐后竟端出了啤酒。酒精浓度仅2.5%的淡口味啤酒,只要没有酒精中毒,每天喝都没关系。在日本的话,怎么可能允许每天拿啤酒给年轻的早发性失智症患者饮用。

看来瑞典人嗜酒的生活特性,也充分带入了失智症治疗的过程中,院所在最大的可能范围里,尽可能减少因病痛从患者身上剥夺生活乐趣。活的时候尽情享受、死的时候干脆爽快,在这里见到的种种,不禁令人再度感到欧洲与日本大不相同的思考模式。

照护之家—BLOMSTER

这是一所民间私立的照护之家。在瑞典,照护之家的医疗护理度较高,需要正式医疗协助的高龄者适合入住这类型的机构。不但有医师会定时巡房,每一位入住者平均分配有 0.12 位护理师。每间房都有个人浴厕室,淋浴及盆浴设备也都齐全。

民营的照护之家BLOMSTER,外观充满温馨的气氛。

在这趟见习中,塔克曼医师非常体贴地做了各种安排,让我们能和各机构的入住者吃同样的餐点,实在是难能可贵的体验。

这里的午餐像一般的餐厅一样,有数种不同的主餐可供选择。当然,红酒也是任君饮用地附在套餐里。看到瑞典这些高龄入住者,忍不住也想让日本照护机构裡的老人家们也能每天喝上一点酒。事实上日本近来也有些安养照护院所有提供酒类给入住者,但肯这样做的院所仍然少之又少。

生命是为了享受人生而继续,真是至理名言。

◆失智症患者也能自由散步的国家

入住瑞典高龄者照护机构的人,除了仍能享受人生中的美食和美酒之外,还拥有可贵的自由。

由于失智症患者会迷路,因此在散步时会有看护员随行在侧,避免发生意外。在机构中认识的一名八十岁女性失智症患者,每天定时都要出门散步,但固执地拒绝看护随行。

硬要阻止她单独出门的话,她会打破窗子逃出去,因此机构在和家属会商之后,决定让她携带具有卫星定位功能的手机,允许她每天进行两小时的单独散步。

在日本的相关院所中,除了那些身体硬朗、脑子还清明的患者之外,绝不允许失智症患者单独出门散步,万一发生意外,院所将遭到管理失职的诉讼。

2007 年,一位失智症男性患者(当时九十一岁),家属及看护疲劳以至于不注意时,出门独自行动,意外死于交通事故。JR 东海铁路公司对其家属提出赔偿告诉,继而掀起严重的议题。由于一、二审时家属皆认同照护过失,因此最后判决死者九十一岁的妻子必须对 JR 东海铁路公司支付赔偿金。

如果最高法院也做出同样的判决定谳,无疑地,全日本的失智症患者将面临此后被彻底禁闭在家中的命运。这怎么可以呢!像这种因为失智症患者引发的损害事故,应当不是由家属进行赔偿,受害者(本案例中为 JR 东海铁路公司)应向社会性的赔偿制度求偿才对。

除了外出之外,日本对高龄者的行动还有许多其它的限制。例如有些医院,碰到长期卧床的高龄患者会有剧烈身体动作时,会用布条将他们的身体或手脚绑在床栏上。

医院常会有这类解释:乱动时脚卡进床栏里,有可能会骨折、一切以患者的安全为优先。相比之下,瑞典的国民却愿意承受一定的风险,以换取身为人的基本自由。民族性和社会观念的不同,也如此鲜明地反映在高龄者的医疗面上。

◆瑞典高龄者的医疗与福祉

瑞典在 1992 年曾进行保健福祉改革。这是因为整个社会系统都面临高龄化及金融危机,社会保障财政大为吃紧的关系。其改革的目的在于解除住院普遍化的问题以及提高高龄者的生活品质。

保健福祉改革最后将医疗划分给政府负责,而社福、福祉院所则交由各市、乡、镇负责,当时约有五百四十间长期照护院所转型为照护之家,改由各地方市、乡、镇系统负责管理营运。

当患者在医院的治疗告一段落后,各地方市、乡、镇公所不得不尽快为患者找到适当的收容院所,因为当患者迟迟不出院,自第五天开始,医疗费用规定必须由各地方市、乡、镇公所负担。这样一来,各地方市、乡、镇公所自然会加快速度为患者安排出院。

此外,患者的住院时间也比日本短很多,心肌梗塞大约五天、乳癌或骨折则在手术当天就会出院移往照护机构。但也因此,形成许多复健不完全而落入轮椅生活、检查不完全等各种问题,照护之家在无形间也被迫背负原本医院负责的范围。塔克曼医师严肃地说着。

在瑞典,入住照护院所的高龄者,通常也会在同一机构中进行安宁照护。并不像日本一般,视病况移送到其它院所或医院。例如发生肺炎时,患者通常只会服用院所内驻院医师开立的内服药。视症状轻重,在日本的做法下原本有痊癒机会的患者,很有可能在欧美的疗养院中会撑不过去。

不过少、也不过多的医疗环境是所有人的理想,而医疗环境则取决于该国本身的医疗制度,想要实现理想的医疗可说难上加难。瑞典的高龄者医疗可能介入得太少,但也有其优点所在。

譬如瑞典就不可能出现日本那样将患者绑在病床上的景象。在人生接近终点、已不再进食的人,医院也不会用点滴或经肠道营养干涉,患者就以自己能吃得下、喝得下的量为主,让生命依循自然的脚步逐渐枯萎、回归。和我国(日本)可说是对照组。

当入住者过逝后,医师也没有必要火速赶到现场,遗体会保管在照护院所中二至三天,医师在这期间内过来确认死亡开立证明即可。

原本我心想,瑞典不做延命医疗,所以平均寿命想来会比日本短,在经过调阅普查资料后发现,2012 年瑞典平均寿命为 81.7 岁,日本为 83.1 岁,意外地,落差远没有想像中大。

也就是说,日本在各阶段极力进行沉重的临终期医疗及延命措施之后,寿命也不过就延长了一年半而已。

我们总认为瑞典是高社福环境的社会,但在高龄者身上似乎并不通用。在高龄者不断增加的社会中,高龄族群的照护预算却不停地在削减。其原因就在于高龄者的生活环境与健康,并非国家的首要优先目标。

途经一所老人安养之家,院里正在为一名九十六岁的女性入住者庆祝生日。当时塔克曼医师说:在瑞典入住安养院,必须是病情已经进展到分不出是住在家里还是安养院里的患者。说实话,这位患者来得太早了。如果这个等级的人也能入住的话,那安养之家马上就会爆满了。

落实入住资格的审查制度下,瑞典的失智症家属协会曾相当不满地公开抨击:失智症患者几乎永远进不了公立照护院所,对居家照护失智症患者的家属来说是一种过重的负担。

我原本以为这里是一个高社福的国家,令人意外。实际上,八十岁以上高龄者入住照护院所的比例下降颇多,自 1980 年的 28%,下降至  2014  年的 14%。除了社会福利预算削减之外,为了能在熟悉的环境裡生活,高龄者照护的趋势已由移居至院所改为居家照护。

但是,社会需要照护院所、有许多老人殷殷期盼能得到照护服务,仍是不争的事实。

我们夫妇定居的北海道有许多高龄者照护院所,除了特别照护老人院之外,失智症患者只要病情不至重度,稍加等候就能够获得入院资格。意外地,日本的高龄者社会福利反而发达许多(当然日本也有很多都市并不具备如此完善的资源)。

2007 年在斯德哥尔摩见习的期间,失智症照护收容机构很少是独栋建筑,大多都是在一所庞大照护机构中的一角。因为独栋建筑的经济效率太差。

日本的社会高龄化发展迅速,高龄族群日益膨胀,医疗费用与福祉预算的不足已可预期。趁现在还用一定的预算完善高龄者医疗及福祉时,必须加快脚步研拟出未来的应对之策。

死亡有一万扇门,你在哪扇门前谢幕 Death has a million doors. which door do you take your bow at?

巴金:长寿对我是一种惩罚。Longevity is a punishment for me.

著名作家巴金最后的 6 年时光,都是在医院度过的。这 6 年里,他以院为家,整天躺在床上,过上了有口难言的日子,默默承受着“语不能言”的悲哀。

(图为巴金)

因为气管切开和帕金森氏病的折磨,他不能自己进食而靠鼻饲。为了吸痰,插管长期插在鼻子里,嘴合不拢,下巴脱了臼。后来还做了气管切开,用呼吸机呼吸使呼吸道畅通。

巴金想放弃这种生不如死的治疗。可是他没有了选择的权利。周围的人对他说,每一个爱他的人都希望他活,巴金不得不强打精神表示再痛苦也要配合治疗。但巨大的痛苦使巴金多次提到安乐死,被拒绝后他还向家人发过火,说不尊重他。

巴金还不止一次地说:“我是为你们而活。”“长寿是对我的折磨。

朱正纲:医生们,肿瘤患者们,请不要开刀,开一个死一个

“不要再开刀了,开一个,死一个。”2015 年起,原上海瑞金医院院长、中国抗癌协会常务理事朱正纲,开始去“拦刀”,他在不同的学术场合跟医生们说,不要轻易给晚期胃癌患者开刀。

按现在的普遍认识,手术切除是这类患者的最后希望。“先把大山(肿瘤主体)搬掉,再用化疗、放疗等把周围的小土块清理掉一样”。到今天,这种治疗观念已深植于全国大小医院,晚期病人跑到医院里,来一个,就开(刀)一个。

可怖的是,就跟踪一年看,晚期病人开刀后没多久就复发了,生存期很短。因为晚期肿瘤扩散广,转移灶往往开不干净,结果在手术打击之下,肿瘤自带的免疫系统受到刺激,导致它们启动更强烈的反扑。

近两年国外在肿瘤治疗方面,已经提出的“转化治疗”新概念,就是先“转化”肿瘤,把大肿瘤转成小肿瘤,把晚期肿瘤转化到中期、甚至早期,然后再开刀,达到手术切除甚至根治的结果。现在已经有转化治疗后,患者生存期都达到一年以上,生活质量也都不错的案例了

现在朱正纲现在更愿意称自己是“肿瘤医生”,外科医生更关注开刀漂不漂亮,拿不拿得下,肿瘤医生则更关注患者到底能活多久,活得好不好,这有本质区别。

“我不知道我能拦下多少刀。”朱正纲神色凝重地说。

罗点点:把死亡的权利还给本人,是一件非常重大的事!Giving the right to die back to the person is a very big deal!

罗点点是开国大将罗瑞卿的女儿。60 多岁的她曾做过 12 年医生,见识太多死亡。有一次,她与几个医生朋友聚会,谈论起死亡:“我们不希望在ICU病房,赤条条的,插满管子,像台吞币机器一样,每天吞下几千元,最‘工业化’的死去。”

几个朋友开玩笑,要不要弄一个俱乐部,叫“不插管俱乐部”,临终时绝不过度抢救,让身体自然死去。最后,十几个爱说笑的人在一间简陋的老人公寓,嘻嘻哈哈地宣告俱乐部成立了。

(图为罗点点)

直到有一天,罗点点无意在网上看到一份名为“五个愿望”的英文文件。

“我要或不要什么医疗服务。”

“我希望使用或不使用支持生命医疗系统。”

“我希望别人怎么对待我。”

“我想让我的家人朋友知道什么。”

“我希望让谁帮助我。”

这是一份美国有 400 万人正在使用的叫做“生前预嘱”的法律文件。它允许人们在健康清醒的时刻,通过简单易懂的问答方式,自主决定自己临终时的所有事务,诸如要不要心脏复苏、插气管等等。

罗点点开始意识到:把死亡的权利还给本人,是一件非常重大的事!她说:“我在想会不会有一个好的办法,让我们在生命最后的这一段时间,不要那么痛苦,不要那么惊慌失措,不要受那么多的罪。

罗点点更希望人们用一种温和的方式去面对死亡——尊严死。“所谓尊严死,就是指在治疗无望的情况下,放弃人工维持生命的手段,让患者自然有尊严地离开人世,最大限度地减轻病人的痛苦。

2006 年,罗点点试图借助网络舆论的传播,推广“生前遗嘱”和“尊严死”。她期望人们在还清醒时就写下预嘱,万一将来到了生命末期、没有恢复期望时,撤出维持生命的医疗措施,使自己自然地、有尊严地死亡。她给网站取名为“选择与尊严”。

开国元帅陈毅的儿子陈小鲁也加入这个团队。他回忆,父亲病重到了最后时间,已经基本没有知觉了,气管切开没法说话,全身都是插的管子,就是靠呼吸机输液强心针来维持。“只是在维持生命,他本人很痛苦,我们也很痛苦。”

“我当时就问了一句,能不能不抢救了?但医生问,你说了算吗?你们敢吗?”陈小鲁无言,这成了他一辈子最后悔的事情。

医生选择如何离开人间?和我们普通人不一样,但那才是我们应该选择的方式

2011 年的 11 月 23 日,一篇名为《医生选择如何离开人间?和我们普通人不一样,但那才是我们应该选择的方式》的文章,在美国社会和医学界引起了轰动和辩论。作者是一名医生,叫肯·穆尤睿(Ken Murray)。

文章很简单,肯·穆尤睿回忆说,就在几年前,一位名叫查理的非常有名望的骨科医生发现得了胰腺癌。给查理做手术的医生是个高手,不但医术精湛,还发明过一种特别的治疗方法,可以把胰腺癌患者的 5 年内存活率,从 5% 增加到 15% ,即:提高 3 倍!当然,其生活品质会在医疗过程中大受伤害,用咱老百姓的话来说就是,遭罪是免不了的。

然而,查理却拒绝了这位名医的治疗方案。第二天回到家,他关掉了自己的诊所,从此再也没有去过医院。查理把时间全用在了和家人一起享受人生的最后时光上,尽可能地找到最惬意的感觉和状态。

他完全没有做化疗和放疗,也没有再做任何手术。几个月以后,查理在自己的家里病逝,亲人们都陪伴在他的身旁。在生命的数量和质量之间,查理选择了质量。

查理的选择揭示了一个不为人知的秘密:虽然为尽天职,医生们不遗余力地挽救病人的生命,可是当医生自己身患绝症时,他们选择的不是“近水楼台先得月”——为自己使用最昂贵的药和最先进的治疗手段。

恰恰相反,他们作为一个特定的群体,却选择了最少的治疗!原因正是医生们的专业训练,让他们深深明白药物和手术的局限性,以及它们给患者带来的生活品质的摧残和巨大的痛苦。他们在人生的最后关头,集体选择了生活品质!

很多美国医生重病后会在脖上挂一个“不要抢救”的小牌,以提示自己在奄奄一息时不要被抢救,有的医生甚至把这句话纹在了身上。“这样‘被活着’,除了痛苦,毫无意义。”

然而颇具戏剧性的是,我们常常选择了痛苦而昂贵的抢救,徒劳地试图延续亲人将逝的生命;而掌握了最丰富医学知识和技术手段的美国医生们,却为自己选择了最好的临终方式:呆在家里,用最少的药物和治疗来改善生活品质,而不是延长生命!

真是太震撼了!

当面对不可逆转、药石无效的绝症时,英国医生一般建议和采取的是缓和治疗。

经济学人发布的《 2015 年度死亡质量指数》指出:英国位居全球第一,中国大陆排名第 71。

什么是死亡质量?就是指病患的最后生活质量。英国为什么会这么高呢?是因为当面对不可逆转、药石无效的绝症时,英国医生一般建议和采取的是缓和治疗。

上世纪 70 年代,缓和医学在英国成为一门医学专科。英国建立了不少缓和医疗机构或病房,当患者所罹患的疾病已经无法治愈时,缓和医疗的人性化照顾被视为理所当然的基本人权。

世卫组织提出的“缓和医疗”原则有三:

重视生命并承认死亡是一种正常过程;

既不加速,也不延后死亡;

提供解除临终痛苦和不适的办法。

缓和医疗既不让末期病人等死,不建议他们在追求“治愈”和“好转”的虚假希望中苦苦挣扎,更不容许他们假“安乐”之名自杀,而是要在最小伤害和最大尊重的前提下让他们的最后时日尽量舒适、宁静和有尊严

刘端祺:死亡就像一面镜子 Death is like a mirror

中国的死亡质量为什么这么低呢?在最后的日子里,病人常常得被动地接受这样的“待遇”:

一是过度治疗。有些病人甚至直到生命的最后一息仍在接受创伤性的治疗。

另一个极端是治疗不足,也就是说,病人受到的痛苦和不适直到死亡也没有得到充分的解脱。

尤其是前者,最让人遭罪。

北京军区总医院原肿瘤科主任刘端祺,从医40年至少经手了2000例死亡病例。

在那些癌症病人最后的时刻,刘端祺听到了各种抱怨。有病人对他说:“我只有初中文化水平,现在我才琢磨过味,原来这说明书上的有效率不是治愈率。为治病卖了房,现在我还是住原来的房子,可房主不是我了,每月都给人家交房租,我死的心都有。”

刘端祺记得有一位病人在博客里写道:“虽然医生天天加班,手机一刻也不敢关机,是很累,但你们不能理解我们生命被延长后的苦衷。能不能放下你们冰冷的刀剪,放弃你们职业性的套话,人性化一点,释放一点亲切和温馨,问问我们真正需要什么?比如,过问一下我的痛和苦、我的妻和母、我的生和死……”

对那种“生命不息,化疗不止”的观点,刘端祺一直持反对态度。刘端祺说,整个医院,他最不愿意去的就是ICU病房,尽管那里展示着最先进的设备。在那里,他分不清“那是人,还是实验动物”

有时候,刘端祺会直接对一些癌症晚期的病人说:“买张船票去全球旅行吧。”结果病人家属投诉他。没多久,病人卖了房来住院了。又没多久,这张病床就换上了新床单,人离世了。

The post 为什么在欧美没有长年卧病在床的老人?(深度好文) appeared first on 亚洲新闻周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