この夏は軍事訓練が大流行だ。
2023-07-07中国は米国に金を貸しているが、米国はその金をどこで使っているのか?
2023-07-07
ジャーナリスト劉平(1962-)中国外交官、2005年より中国共産党特別代表肖兴强徐中华
人物小传:
张高 男 1958年10月24日出生,天秤座,中国四川新津人,1976年参军入伍,曾任成都军区某首长的警卫员。 1981年退役复员于新津县档案局工作,1983年“下海”经商。27年来奋力搏击商海,一份辛劳,一份收获;一份磨难,一份殊荣。如今他已成为:成都市新津悠雅多元实业有限公司、成都政通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成都世贸高投资有限公司三家企业的董事长。置身事业拓展期中,张高凭着自信、勇气、智慧和做人的准则,用无悔的青春大写出“全国先进青年”的辉煌。但是,命运似乎注定要给企业中的翘楚俊杰补上一堂“人生磨难”课,张高也不例外……
震惊:天上掉下来6.73亿债务
自古雄才多磨难,钢铁男儿志更坚。在厚重的中华民族英雄谱里,每一篇章,每一个人物,似乎都无一例外的循着这样的铁律,为华夏民族增添着骄傲和自豪。张高,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年轻企业家,从他下海经商的那一刻起,成功与磨难也就伴随左右了。
2008ニャン姓6月20日付,悠雅公司以8660万元的价格一次性的成功收购了政通房地产开发公司的全部股权。尤其所接手的新津南河畔上的某在建楼盘(后被冠以“悠雅港湾”)是最被看好且极具经济效益的项目。沉浸在成功喜悦中的张高,仿佛再次踏进阳光灿烂的创业春天里。然而殊不知,伴随着房产开发权的成功转让,一个让张高猝不及防的阴谋和陷阱也悄然而至。就在收购该楼盘的第3天,大量财务资料尚未移交过来时,来自四面八方的数亿元债权债务却从天而降。给兴致正旺的张高当头一棒,把他一下击蒙了。收购前,该楼盘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负责人王某,根本未交代过什么债权债务事项。再去找王某核实情况,本人却踪迹全无,人间“蒸发了”!一个不祥之兆迸出脑海,张高惊出一身冷汗。很显然,王某玩弄了个“时间差”和障眼法的把戏携资金消失了。意想不到的情况,让张高感到了问题的严重性,此事无异是在张高心中投下了另类的强烈“地震”。公司内部此时也乱作一团,不知所措。多年商海搏击的历练,已让张高习惯遇事不慌,处惊不变。他迅速梳理了思路,找出对策。当务之急,要尽快理清原房地产公司所遗留下来的债权债务真实情况。采取有效措施,以应对可能由此引发的经济纠纷。他一方面组织和调集了公司团队中的精英,针对原房地产公司的财务账目一笔一笔的进行艰难的清理工作;另一方面聘请了川内各大名律师,协助公司积极做好法律咨询和诊断工作。除此之外,作为老总的他,几乎每天还要耐心的去面对和接待各色各样的举债人、债权人。经过公司团队的认真仔细的科学综合分析后,统计得出共有6.73亿元的负债情况。牵扯到数百人的巨额债权债务如何处置?这20多亩的小宗地块还能进行开发吗?拆迁户还有商量的余地吗?来自边远少数民族的债务和多年以前的债务又该怎样解决?尤其,这个6.73个亿的巨额债务是否真实?一系列问题,终日盘绕在张高的脑海中,搅得他寝食不安。这时候,社会上一些闲杂人员,也气势汹汹地聚集在“悠雅港湾”楼盘工地的周围,并在个别不法分子的挑唆下,打砸破坏公司售房部,施工现场也被强行封锁。更有甚者,一群暴徒还疯狂围攻火烧公司总部……。敲诈勒索,威胁逼迫直指张高,一场现代版的“古惑仔”事件,在新津上演了。王某一手造成的罪孽,却让张高在不知晓的情况下承接了。从未遇到过如此复杂危机和严峻挑战的张高,尽管满腹委屈、愤懑、焦虑和不服,但始终没在困难面前低头和屈服退缩之意,“危机”两个字,即意味着危险,又同时也意味着机会。不放弃任何一次努力,是张高的性格。他冷静认真的分析了产生问题的根源和情势,以他特有的超人胆识和魄力,力排众议做出了大胆的决策:积极依靠当地政府和媒体并取得他们的支持和帮助,尽快恢复生产,补回损失。他通过新闻媒体向社会和广大百姓宣布:立誓一个月内恢复“悠雅港湾”楼盘的开工建设。此举,顿时引来一片哗然。公司内部所有人员都不敢相信,张总会做出如此决定,连媒体记者也在网上发表了质疑。然而,“我行我素”,不屈不挠的张高就不信这个邪,他就是要与这些邪恶势力一决高下……
“战士”:一个人和218场官司
“人生的意义不在于拿一手好牌,而在于打好一手坏牌。”买断政通公司的全部股权,接手悠雅港湾楼盘的继续开发建设项目,希望和困难,机遇和挑战一下子把张高的人生推到及至。烦躁焦虑、煎熬挣扎、搏击险阻、力挽狂澜,命运再次把他放到商战的风口浪尖上。这是一次展示勇气和智慧的机会,也是置于死地而后生的成败博弈。当时的张高十分清楚自己的处境,一些人把他视为“盘中餐”、“嘴边肉”,虎视眈眈,觊觎他的一切。仁者不忧,智者不惑,勇者不惧,内心的强大可以化解生命中的很多不顺。张高始终坚信:朗朗乾坤,法治社会,公平、正义不容跳梁小丑恣意妄为!此时他融合了勇气与智慧为一体,把自己当做“铁人”和“斗士”在用,决胜信心倍增。
围绕悠雅港湾楼盘能否按其所言一个月内顺利开工的问题,传来了不同的声音:网上质疑“7月20日开工,张高先生一厢情愿……”;“这是妄想”,“王某停工6年都未把拆迁户安置妥当,形成钉子户‘持久战’,张高敢在不具备任何开工条件下动工,实属罕见,不可能实现”业内人员如是说。对此,张高有自己的独特见解,他和公司团队仔细研究分析后得出结论:认为如果不动工,群体闹事会愈演愈烈,真实的债权人就看不到希望;如果不动工,虚假债权人就会将矛盾扩大,从中取利;如果不动工,就证明悠雅多元公司实力徒有虚名;如果不动工,工程一拖再拖,势必后患无穷……恢复动工修建,是安抚真实债权人,打击虚假债权人的最有效措施。商场如战场,一点不假,两利相权取其重,两害相衡取其轻。张高一方面积极统一公司团队的思想认识;另一方面在与各种真假债权人的接触交锋中,他光明磊落,逢弱不欺,遇恶不怕,不卑不亢,一身正气,他通过摆事实讲道理,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据理力争,迫使假债权人败下阵来,为了确保正常开工,维护社会稳定,张高将情况通报给当地公安部门,警方也对此引起了高度重视并知会张高:要动工时必须通知公安部门,在公安人员全线保护下才能开工修建,同时还制定出周密的防范措施以应对突发事件。为彻底了断王某遗留下来的债权债务问题,尽快摆脱困扰,让公司步入健康正常的发展轨道,两年来,张高与聘请律师们协同作战,在律师们的帮助下,打了218场官司,理清6.73亿元的债务情况,成功的将虚假债务剥离出来,兑现了1.9亿元相对合法债务。根据各方的举报,公安部门决定对潜逃的经济犯罪嫌疑人王某的犯罪行为实行立案侦查,一年来,公安民警历尽千辛万苦,大海捞针般的毫不怠懈的追踪着犯罪嫌疑人,天网恢恢,疏而不漏,皇天不负有心人,最终将潜逃的犯罪嫌疑人抓捕归案。从而使公司的债权债务更加明晰。警方的亮剑,既维护了真实债权人的合法权益,也维护了公司的合法权益。
“斗士”:不因权贵而屈服
债权债务虽然理清,一手造成不稳定因素的犯罪嫌疑人王某也抓获归案,事情似乎应有所好转了,可是不然,另一个更大的障碍又出现在公司面前。原新津县一位手握重权的领导打着“维稳”的旗号,背地里策划,企图让共同利益人参入张高公司里,以便有效控制该公司而获得更大利益。此人利用职权,假借“以变事后处置为事前预防”为由,炮制了系列会议纪要,通过对悠雅公司采取提前征收、扩大征收、应收尽收等不合法不合理,非公平公正的等种种措施,于法无据地管卡压企业,企图从中获取利益。
为办到公司所需的房地产开发的“五证”和房屋销售备案,张高跑遍县里所有相关部门,甚至不得不向某法官当众下跪,乞求为企业松绑,还企业一个合法权益,解救企业于困境之中。在整个经营过程中,张高从未向各职能部门提出过任何无理要求,来为企业获得任何不当的利益。然而,身为该县领导的某人,不但不为企业排忧解难,而且居心叵测,不择手段以各种理由封杀了企业的正当合理合法的诉求。正是他违纪违规软封房屋销售的做法,给企业造成8000多万元的直接经济损失。痛心之余,张高并未气馁,他积极向上级有关部门反映,向媒体投诉。在社会舆论和媒体的关注支持帮助下,形成材料转送省市有关部门查处……就在企业命悬一线的时刻,悠雅公司的问题引起了上级领导机关的高度重视,成都市纪委、市检察院英明决策,立即组成专案组赴新津调查取证,在大量事实面前,一个欺上瞒下、贪赃枉法的贪官落马了。
获悉此人被“双规”,新津人民群众无不拍手称快。翌日,公司连续收到新津县政府各职能部门发来的通知:可以领取全部土地证(合证);允许开通所有房源的销售;解封所有被软封了的开发房屋。这一天,公司也由此开始步入正常的经营轨道。700个日日夜夜,700个凄苦悲凉,终于盼到了云开日出的这一天。张高喜极而泣:“感天感地感谢党委政府,没有好的组织领导,企业就无法生存与发展,是市委各级领导拯救了被逼的濒临破产的企业,使其重获新生,企业得到了党的阳光雨露,必将努力回报社会。不辜负各级党委政府的关心与支持!”
在新津县,只要一提起张高本人和发生在他身边的事,有人称他为反腐倡廉的“斗士”;还有人说他是大灾大难中的“定海神针”。然而张高心里最清楚自己“我就是我——一个踏实做人,认真做事的企业家”。